有毒

《中藥大辭典》:茶子 拼音注音 Cha Zǐ 別名 茶實(《續名家方選》) 出處 《綱目》 來源 為山茶科植物茶的果實。 化學成分 種子含皂甙,水解得茶皂醇、茶皂
()
《中國藥典》:蒼耳子 拼音注音 Cānɡ ěr Zǐ 別名 蒼耳、老蒼子、蒼子、葈耳、蒼刺頭、毛蒼子、癡頭猛、羊帶歸 英文名 FRUCTUS XANTHII 來源 本品為菊科
()
《中藥大辭典》:蒼耳 拼音注音 Cānɡ ěr 別名 卷耳(《詩經》),葹(《楚辭》),苓耳(《毛詩傳》),地葵(《本經》),檯耳(《楚辭》王逸注),白胡荽(鄭玄),常檯(《廣雅》),爵耳、耳璫草(陸璣《詩
()
拼音注音 Chū Jī 別名 紅娘子、灰花蛾 來源 藥材基源:為蠟蟬科動物樗雞的成蟲。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ycorma delicatula White 采收和儲藏:7-8月捕捉,捕後蒸死或
()
《中國藥典》:常山 拼音注音 Chanɡ Shān 別名 黃常山、雞骨常山、雞骨風、風骨木、白常山、大金刀、蜀漆[葉] 英文名 RADIX DICHROAE 來源 本品為虎耳草
()
拼音注音 Chui Sui Rao Huā 別名 金腰帶、了哥王、雞斷腸、雀兒麻、山棉皮、野發麻、野棉花、雀子麻、地棉麻。 來源 藥材基源:為瑞香科植物細軸蕘花的花、
()
《中藥大辭典》:川烏頭 拼音注音 Chuān Wū Tou 別名 川烏(《金匱要略》) 出處 侯寧極《藥譜》 來源 為毛茛科植物烏頭(栽培品)的塊根。夏至至小暑間挖出全株,
()
拼音注音 Ci Penɡ Huā 別名 鐵海棠、番鬼刺、萬年刺、虎刺 來源 為大戟科植物鐵海棠Euphorbia milii Ch.des Moulins的莖葉。全年可采,曬乾或鮮用。 生境
()
別名 綠南星、天南星、白南星、南星七、螃蟹七、三甫蓮、蛇芋頭 來源 天南星科刺柄南星Arisaema asperatum N. E. Brown,以塊莖入藥。 生境分佈 湖北。 功能
()
《中藥大辭典》:側子 拼音注音 Ce Zǐ 別名 即子(《本經》),萴子(《說文》),萴(《太平御覽》)。 出處 《雷公炮炙論》 來源 為毛莨科植物烏頭子根之小者。 性味
()
拼音注音 Bao Yao Tenɡ 別名 四川白前、西川鵝絨籐 英文名 Deceiving Swallowwort 出處 始載於《中國高等植物圖鑒》。 來源 藥材基源:為蘿藦科植物
()
《中國藥典》:蓖麻子 拼音注音 Bi Ma Zi 英文名 SEMEN RICINI 來源 本品為大戟科植物蓖麻Ricinus communis L.的乾燥成熟種子。秋季採摘成熟果實,曬乾,除去果殼,
()
《中國藥典》:蓖麻油 拼音注音 Bi Ma You 英文名 OLEUM RICINI 來源 本品為大戟科植物蓖麻Ricinus communis L.的成熟種子經搾取並精製得到的脂肪油。 性
()
《全國中草藥彙編》:白降丹 拼音注音 Bai Jianɡ Dān 來源 學名:Hydrangyrum Chloratum Compositum。由汞與其它藥物加工製成。 注意 有毒。不供內服。 功
()
《中國藥典》:白附子 拼音注音 Bai Fu Zǐ 別名 禹白附子、獨角蓮、獨腳蓮、牛奶白附、雞心白附、疔毒豆、麻芋子、雷振子 英文名 RHIZOMA TYPHONII 來源
()
拼音注音 Bai Yao 別名 白藥草烏 來源 藥材基源:為毛茛科植物無距賓川烏頭的塊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conitum duclouxii Levl.var.ecalcaratum Fletcher et
()
《中藥大辭典》:白籐 拼音注音 Bai Tenɡ 別名 大發汗、白花籐、大毛豆、斷腸葉(《雲南中草藥選》)。 出處 《雲南中草藥選》 來源 為豆科植物滇桂崖豆籐的
()
《中藥大辭典》:白花蛇頭 拼音注音 Bai Huā She Tou 出處 《綱目》 來源 為蝮蛇科動物五步蛇的頭部。 毒性 《綱目》:"有毒。" 功能主治 《綱目》:"治
()
《全國中草藥彙編》:白花蛇 拼音注音 Bai Huā She 來源 五步蛇Agkistrodonacutus(Gunther)的幼蛇乾燥屍體。 歸經 歸肝經。 性味 甘、鹹,溫;有毒。 功能主
()
《中藥大辭典》:白花籐 拼音注音 Bai Huā Tenɡ 出處 《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 為毛茛科植物白花籐的根。夏、秋采根鮮用,或曬乾用。 生境分佈 生於丘陵
()
拼音注音 Bai Bei Sān Qī Jīnɡ Ye 出處 《雲南中草藥》 來源 為菊科植物白子菜的莖葉。夏、秋采收。 原形態 植物形態詳"白背三七"條。 性味 《
()
《中國藥典》:白果 拼音注音 Bai Guǒ 別名 白果仁 英文名 SEMEN GINKGO 來源 本品為銀杏科植物銀杏(白果樹、公孫樹)Ginkgo biloba L.的乾燥成熟種子。秋季
()
《中藥大辭典》:巴豆油 拼音注音 Bā Dou You 出處 《綱目》 來源 為大戟科植物巴豆種仁中的脂肪油。植物形態詳"巴豆"條。 性狀 為黃色或黃褐色液體,有粘
()
《中藥大辭典》:巴豆葉 拼音注音 Bā Dou Ye 別名 雙眼龍葉(《嶺南採藥錄》),大葉雙眼龍葉(《嶺南草藥志))。 出處 《南寧市藥物誌》 來源 大戟科植物巴豆的葉片
()
《全國中草藥彙編》:半夏 拼音注音 Ban Xia 別名 三葉半夏、三葉老、三步跳、麻玉果、燕子尾 英文名 RHIZOMA PINELLIAE 來源 本品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
()
《全國中草藥彙編》:包袱七 別名 小八角蓮、半碗水、鐵骨散 來源 小檗科包袱七Dysosma difformis (Hemsl. et Wils.) T. H. Wang,以根狀莖及根入藥。 生境分佈 湖北
()
《全國中草藥彙編》:八角蓮 拼音注音 Bā Jiǎo Lian 別名 一把傘、六角蓮、獨葉一枝花、獨腳蓮[江西]、一碗水[陝西]、八角七、八角兵盤七、鬼臼 來源 為小檗
()
《中藥大辭典》:八角楓根 拼音注音 Bā Jiǎo Fēnɡ Gēn 別名 白龍鬚(《簡易草藥》),白金條(《分類草藥性》),白筋條(《四川中藥志》)。 出處 《簡易草藥》 來源
()
拼音注音 Bā Xiān Guo Hǎi 英文名 Yunna Cryptocoryne 出處 始載於《新華本草綱要》。 來源 藥材基源:為天南星科植物八仙過生活費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
()
拼音注音 ā ěr Tai Rui Xiānɡ 別名 尖瓣瑞香(《中國高等植物圖鑒》)。 英文名 root of Altai Daphne 出處 始載於《新疆中草藥》。 來源 藥材基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