鷃中藥材詳解

《中藥大辭典》:鷃

拼音注音
Yan
別名

鳸(《爾雅》),老扈(《左傳》賈逵注),鴳雀(《爾雅》郭璞注),鷃雀(《禽經》),籬鷃(《禽經》注),田雞、水雞(《醫林纂要》)。

出處

《本草拾遺》

來源

為三趾鶉科動物黃腳三趾鶉

生境分佈

分佈東北北部與中部、河北、山東、長江中下游、福建、廣東、廣西等地。

原形態

體長約16厘米。形似鵪鶉而較小。虹膜淡黃白色;上嘴微黑,嘴峰黃色。上體大都具褐色與栗黃色相雜的羽毛,胸部兩側及肋部有黑褐色的圓點。腳黃色,只有三趾。雌鳥頭頂和枕黑褐色,羽綠綴以淡黃色或栗色,從頭頂中部至後頸基部,有一灰黃白色的帶斑;頰及耳羽下方淡橙黃色;眼先及眼周淡黃色;耳羽淡黃褐色,上有黑色細紋;下頸及頸側具栗紅色斑塊;背和兩肩灰褐色,羽端有一黑色大斑,上貫棕色斑紋,四周密佈纖細的黑色斑點或波狀細紋;腰部至尾羽灰褐色,有黑色或栗色的小波狀細斑。翼形尖,翼上覆羽淡橄欖黃色,羽端淡黃色並具黑色圓斑;初級和次級飛羽橄欖褐色,外翈綴以淡黃色的羽緣。喉淡黃色,或白色而略沾栗色;胸橙栗色,下胸及下脅均呈麥稈黃色;胸側及上脅有黑色圓斑;腹部淡黃白色;尾下覆羽栗黃色;翼下覆羽橄欖褐色。雄鳥和雌鳥相似而小;下頸的栗色塊斑不顯著;頭側及眼上方淡黃色,雜以纖細的黑斑;上體有淡黃色斑點或條紋。下體較雌為淡。

常見於山坡灌叢、草原等處。行走迅速,不能遠飛。食物主要為野生植物的種子,亦吃小型的動物。

性味

甘,平,無毒。

功能主治

治諸瘡陰匿,煮食去熱。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鷃

拼音注音
Yan
別名

鳸、老雇、老扈、鴳雀、鷃雀、籬鷃、田雞、水雞、水鵪鶉、三斑鶉、黃地悶子、三爪爬

英文名
Button quail
出處

1.出自《本草綱目拾遺》;鷃不木處,可謂安寧自如矣。《莊子》所謂騰躍不過數切,下翔蓬篙之間者也。鷃,候鳥也。常晨鳴如雞,趨民收麥,行者以為候。

2.《春秋運斗樞》云:立春雨水鶉鵪鳴是矣。鵪與鶉兩物也,形狀相似,俱黑色,但無斑者為鵪也。今人總以鵪鶉名之。(性味以下出《綱目》)

來源

藥材基源:為三趾鶉科動物黃腳三趾鶉的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Turnix tamki(Blyth)

采收和儲藏:捕捉後,去除羽毛,剖腹去內臟,鮮用。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棲息於山坡灌叢,草原等處。性畏人,善隱蔽。行走迅速,少飛行。以雜草種子、軟體動物、昆蟲等為食。巢營於草叢灌木間。每窩產卵4枚,梨形,呈暗淡黃白色,並有紅棕色及紫色或暗黃色斑點。

資源分佈:廣泛分佈於全國各地。

原形態

黃腳三趾鶉,體長約16cm。頭頂和枕黑褐色,羽緣綴以淡黃色或栗色,有一灰白色帶斑從頭頂中部延伸到頸基處;頰及耳羽下方淡橙黃色;眼先及眼周淡黃褐色,有時略帶黑色細斑;耳羽淡黃褐色,其上有黑色細紋;下頸及參側具栗紅色塊斑;背和兩肩灰褐色,羽端有一黑色大斑,這黑斑有棕色斑橫過或圍繞著,四周更滿佈以纖細黑色斑點或波狀細紋;自腰部至尾羽暗灰褐色,有黑色或栗色的波狀細斑。翼上覆羽淡橄欖黃色,羽端淡黃色並具有黑色圓斑;初級或次級飛羽橄欖褐色;下胸及與脅均呈麥桿黃色;胸側及上脅有黑色圓斑;腹部淡黃白色,尾下覆羽栗黃色;翼下覆羽橄欖褐色。雄鳥較雌鳥體形小。虹膜淡黃白色;上嘴微黑,嘴峰黃色;腳黃色。

歸經

脾;胃經

性味

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主諸瘡腫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煮食,1只。

摘錄
《中華本草》

猜你喜歡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