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龍草

降龍草朗讀

降龍草中藥材詳解

《全國中草藥彙編》:降龍草

拼音注音
Xianɡ Lonɡ Cǎo
別名

虎山葉、四台花、秤砣蛇藥

來源

苦苣苔科半蒴苣苔屬植物降龍草Hemiboea subcapitata Clarke,以全草入藥。秋後采,洗淨曬乾。

性味

微苦、澀,涼。有毒。

功能主治

解毒。用於蛇咬傷,瘡癤。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鮮草搗爛敷患處。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中藥大辭典》:降龍草

拼音注音
Xianɡ Lonɡ Cǎo
別名

秤桿蛇藥、冷水草

出處

《湖南藥物誌》

來源

為苦苣苔科植物降龍草全草。秋季采。

生境分佈

生於岩石陰濕處。分佈江蘇、浙江、貴州、四川、湖南、湖北、陝西等地。

原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基部伏地,有鬚根。莖四稜形,近光滑或微有細毛,有棕黑色斑點。葉對生,長橢圓形,長10~20厘米,寬6~10厘米,先端尖,基部漸狹,下延至柄的基部呈狹翼狀,全緣,上面散生白色短毛;葉柄長2~3.5厘米。花3~5朵集成近頭狀;花梗頂生或上端腋生,長2~3厘米,呈2歧分枝;苞片圓形;花萼6裂,裂片披針形,長約1匣米;花冠廣筒形,長3~4厘米,稍近2唇狀,淡紫紅色;雄蕊2;子房上位。蒴果線形,長2~4厘米。花期8~9月。

性味

甘,寒,無毒。(一說有毒)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利尿,止咳,生津。治傷暑,蛇咬,瘡癤。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外用:搗爛敷。

復方

1治熱性腹痛;降龍草水煎服。

2治外傷腫毒:降龍草苗搗爛,敷患處。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降龍草

拼音注音
Xianɡ Lonɡ Cǎo
別名

秤桿蛇藥、浸骨頭、冷水草、小梁藥、虎山葉、四台花、山蘭、散血毒蓮、雪汀菜、馬拐、牛耳朵、水泡菜、白雌雄草、降蛇草

英文名
Herb of Half-capitate Hemiboea
出處

出自《湖南藥物誌》

來源

藥材基源:為苦苣苔科植物降龍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Hemiboea subcapitata C. B. Clarke.

采收和儲藏:秋季采收,鮮用或曬乾。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00-2100m的山谷林下石上或溝邊陰濕處。

資源分佈:分佈於陝西、甘肅、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原形態

降龍草 多年生草本。莖高10-40cm,肉質,無毛或疏生白色短柔毛,散生紫褐色斑點,不分枝,具4-7節。葉對生;葉柄長0.5-5.5cm;葉片橢圓形、長橢圓形或窄橢圓形,長3-22cm,寬1.4-8cm,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楔形或下延伸至葉柄的兩側呈窄翼狀,全緣,上面散生短柔毛或近無毛,下面無毛或沿脈疏被短柔毛;鐘乳體窄條形。花3-5朵密集,稍呈頭狀,花淡紫紅色或粉紅色;花序梗長2-4cm,無毛;總苞圓形,直徑1.5-2.2cm;花梗粗壯,長2-5mm;萼片5裂,裂片披針形,長約1cm,干時膜質;花冠筒長2.8-3.5cm,外面疏被腺狀短柔毛,內面基部有一毛環,先端5淺裂,裂片圓鈍;雄蕊2,花藥頂端連著,退化雄蕊3,中央1個小;雌蕊長約3.4cm;子房線形,無毛,柱頭鈍。蒴果條形,稍彎,長1.5-2.2cm。花期9-10月,果期10-12月。

藥理作用

抑菌作用 降龍草莖葉煎劑,在試管內,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鏈球菌、白喉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和痢疾桿菌有時顯抗菌作用,對炭疽桿菌和大腸桿菌也有一定抑製作用[1]。

性味

味甘;性寒

注意

《貴州民間藥物》:「忌酸冷食物。」

功能主治

清暑利濕解毒。主外感暑濕;癰腫瘡癤;蛇咬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摘錄
《中華本草》

猜你喜歡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