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中藥材詳解

《全國中草藥彙編》:蝦

拼音注音
Xiā
來源

甲殼綱長臂蝦科沼蝦(青蝦、河蝦、大頭蝦)Macrobrachium nipponense de Haan;秀麗白蝦Palaemon exopalaemon modestus (Heller);中華小長臂蝦P. sinensis Solland;中國毛蝦Acetes chinensis;日本毛蝦A. japonicus,以入藥。

生境分佈

全國大部分地區。

性味

甘,溫。

功能主治

托痘瘡,下乳汁,壯陽道,為一種強壯補精藥。內服有托裡解毒之功。

治陰疽、惡核,寒性膿瘍(包括骨結核)流膿、流水、久不收口者:活蝦肉7~10只,生黃芪3錢,同煮湯服。

治腎虛,陽痿,腰腳痿弱無力:小茴香1兩,炒研末,生蝦肉3~4兩,搗和為丸,黃酒送服,每服1~2錢,每日2次。

治婦女產後乳汁缺少:活蝦適量,微炒,以黃酒拌食,連吃2~3天。

治小兒麻疹,水痘:活蝦煮湯服,能促其早透早回,經過順利,並可減少併發症。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中藥大辭典》:蝦

拼音注音
Xiā
出處

《別錄》

來源

為長臂蝦科動物青蝦等多種淡水蝦全體

生境分佈

我國南北各地均有分佈。

原形態

青蝦(《綱目》)

體形粗短,長4~8厘米,有青綠色及棕色斑紋。頭胸部較粗大,頭胸甲前緣向前延伸呈三角形突出的劍額,上緣平直,具11~14齒,下緣具2~3齒。劍額兩側具有柄的眼1對。頭部附肢5對,第1、2對成細長鞭狀的觸角,余3對變為1對大顎和2對小顎,為口器之組成部分。胸部有附肢8對,前3對成顎足,亦為口器的一部分,其他5對為步足,第1對及第2對步足,鉗狀,其中第1對甚小,第2對雄者特別強大,超過體的長度;雌者較短,僅為體長的3/4或5/6。後3對步足形狀相同,末端均呈爪狀。腹部7節,分節明顯,腹甲在分節處柔軟而薄,能彎曲自如。腹部附肢6對,第6對為尾肢,甚寬大,與尾節組成尾鰭。尾節短於尾肢,末端甚窄,末緣中央呈尖刺狀,後緣各具小刺2個,尾節背面有2對短小的活動刺。

生活於淡水湖沼、河流中,常棲息於多水草的岸邊。食性很雜,喜食小動物屍體或水草。

化學成分

青蝦食部每100克含水分81克,蛋白質16.4克,脂肪1.3克,碳水化物0.1克,灰分1.2克,鈣99毫克,磷205毫克,鐵1.3毫克,維生素A_260國際單位,硫胺素0.01毫克,核黃素0.07毫克,尼克酸1.9毫克。

藥理作用

犬靜脈注射青蝦肉提取物,可使淋巴中蛋白濃度升高、凝固性下降,胸導管淋巴流量顯著增進,血漿中有磷酸腺甙類(ATP)出現,而組織胺之增加不顯著。

歸經

入肝,腎經。

1《本草求真》:"入心、肝、肺。"

2《本草撮要》:"入足太陰、少陰、厥陰經。"

性味

甘,溫。

1《食療本草》:"平。"

2《綱目》:"甘,溫,有小毒。"

3《醫林纂要》:"甘鹹,溫。"

注意

《食療本草》:"動風,發瘡疥。"

功能主治

補腎壯陽,通乳,托毒。治陽痿,乳汁不下,丹毒,癰疽,臁瘡。

1孟詵:"小兒患赤白游腫,搗碎敷之。"

2《本草拾遺》:"主五野雞病。"

3《綱目》:"作羹,治鱉瘕,托痘瘡,下乳汁,法制壯陽道,煮汁吐風痰,搗膏敷蟲疽。"

4《食物宜忌》:"治疣去癬。"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或煮食。外用:搗敷或焙乾研末撒。

復方

1補腎興陽:蝦米一斤,蛤蚧二枚,茴香、蜀椒各四兩,並以青鹽化酒炙炒,以木香粗末一兩,和勻,乘熱收新瓶中密封,每服一匙,空心鹽酒嚼下。(《綱目》)

2宣吐風痰:連殼蝦半斤,入蔥、姜、醬煮汁,先吃蝦後吃汁,緊束肚腹,以翎探引取吐。(《綱目》)

3治無乳及乳病:鮮蝦米一斤,取淨肉搗爛,黃酒熱服,少時乳至,再用豬蹄湯飲之,一日幾次,其乳如泉。(《綱目拾遺》蝦米酒)

4治癰疽腫毒:蝦,新瓦上焙乾研末摻患處。(《泉州本草》)

5治血風臁瘡:生蝦、黃丹,搗和貼之,日一換。(《瀕湖集簡方》)

摘錄
《中藥大辭典》

猜你喜歡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