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珧柱

江珧柱朗讀

江珧柱中藥材詳解

《中藥大辭典》:江珧柱

拼音注音
Jiānɡ Yao Zhu
別名

馬甲柱(《閩中海錯疏》),角帶子(《本草求原》)。

出處

《本草從新》

來源

為江珧科動物櫛江珧後閉殼肌。全年都可捕捉。捕得後,剖取肉柱,鮮食;或加工為干製品,俗稱"干貝"。

生境分佈

生活於淺海泥沙底。我國南北沿海都有分佈。

原形態

櫛江珧(《宛委錄》),又名:珧(《爾雅》),玉珧(《爾雅》郭璞注)。

貝殼2片,大型,長可達30厘米,略呈三角形或扇形。殼頂尖細,位於殼之最前端,殼後端寬大。背緣直或略彎;腹緣前半部較直,至後半部逐漸突出。後緣直,或略呈弓形。近腹緣的殼表光滑,其他部分均有放射肋,肋上有三角形小棘。幼小個體,殼質薄,透明,隨年齡增長而逐漸加厚。殼表顏色亦隨年齡而不同,幼小個體多呈白色或淡黃色;較大者呈淡褐或褐色;老者則呈黑褐色;頂部常被磨損而露出珍珠光澤。生長紋在殼背處細而不明顯,至腹面較粗,多呈褶襞狀。殼內面色與殼表略同。韌帶淡褐色,長與背緣相等。前閉殼肌痕小,長橢圓形,位於殼頂內面;後閉殼肌痕大,略呈圓形,位於貝殼中部。外套痕略顯,肉質部較殼小。足小,呈棒狀。足絲淡褐色,極細軟。

性味

甘鹹,平。

1《本草從新》:"甘鹹,微溫。"

2《本草求原》:"甘,平,無毒。"

功能主治

滋陰補腎,調中。

1《本草從新》:"下氣調中,利五臟,療消渴,消腹中宿食。"

2《本草求原》:"滋真陰,止小便。"

3《隨息居飲食譜》:"補腎。與淡菜同。"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江珧柱

拼音注音
Jiānɡ Yao Zhu
別名

馬甲柱、角帶子、江瑤柱

英文名
Pinnapectinata
出處

1.出自《本草從新》。

2.《閩中海錯疏》:江珧殼色如淡菜,上銳下平,大者長尺許,肉白而韌,柱圓而脆。沙蛤之美在舌,江珧之美在柱。四明奉化縣者佳。

來源

藥材基源:為江珧科動物櫛江珧的後閉殼肌。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inna(Atrina)Pectinata Linnaeus

采收和儲藏:冬季至春季采捕,捕得後,除去肉,取後閉殼肌,鮮用或加工為干製品,俗稱「干貝」。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活於低潮線附的至水深30-40m的泥沙質海底。以貝殼的前端插入泥沙內,僅後端1/3露出沙面。生殖期5-9月間,雌雄異體,性成熟時的生殖腺,雌性為橙紅色;雄性為乳白色,體外受精。

資源分佈:我國黃海、渤海、東海、南海均有分佈。

原形態

櫛江珧,貝殼略呈三角形或扇形,殼質稍薄而脆,高75-176mm,長170-335mm,殼頂細尖,位於殼的最前端,殼後端寬大。背緣直或略凹,腹緣前部較直,近殼頂處有一稍凹陷的足絲孔。往後漸突,後緣略彎或呈截形。殼無中央裂縫,表面有10餘條放射肋,肋上具有略斜向後的三角形小棘。但有些個體(如較老者)放射肋不明顯,棘無或不明顯。生長線顯著,細密,至腹緣呈褐襞狀。殼類色澤,幼體呈淡黃褐色,或體內黑褐色。殼頂常被磨損而顯露出貝殼內面前半部相同的珍珠樣光澤。韌帶淡褐色,與殼背緣幾等長。近殼頂內面的前閉殼肌痕小,呈橢圓形;貝殼中部的後閉面痕大,呈馬蹄形。外套痕略顯,與殼緣相距甚遠,在肛門背側有一粗在外套腺,末端呈球形。足小,呈棒狀。足線褐色細軟,極發達。

化學成分

1.旗江珧,含蛋白質,酸性粘多糖(acid mucopolysaccharides),硫氫化物(sulfhydryls),二硫化物(disulfides)。

2.細長裂江珧內臟含江瑤青毒素(pinnatoxin)。

歸經

脾;腎經

性味

味甘;鹹;性平

功能主治

滋陰補腎;調中消食。主消渴;小便頻數;宿食停滯

用法用量

內服:煮食,適量。

各家論述

1.《本草從新》:下氣調中,利五臟,療消渴,消腹中宿食。

2.《本草求原》:滋真陰,止小便。

3.《隨息居飲食譜》:補腎。與淡菜同。

摘錄
《中華本草》

猜你喜歡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