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縷

繁縷朗讀

繁縷中藥材詳解

《全國中草藥彙編》:繁縷

拼音注音
Fan Lǚ
別名

鵝兒腸、雞腸菜、合筋草、小被單草、園酸菜

來源

石竹科繁縷屬植物繁縷Stellaria media (L.) Cyr.,以全草入藥。夏秋采,曬乾或鮮用。

性味

甘、酸,涼。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化瘀止痛,催乳。用於腸炎,痢疾,肝炎,闌尾炎,產後瘀血腹痛,子宮收縮痛,牙痛,頭髮早白,乳汁不下,乳腺炎,跌打損傷,瘡瘍腫毒。

用法用量

0.5~1兩。外用適量,鮮草搗爛敷患處。

備註

(1)同屬植物澤繁縷Stellaria diversiflora Maxim.與前種相似,分佈於貴州省,亦作繁縷入藥。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中藥大辭典》:繁縷

拼音注音
Fan Lǚ
別名

蔜(《爾雅》),蘩蔞(《別錄》),滋草(《千金·食治》),鵝腸菜、鵝兒腸菜(《綱目》),五爪龍(《湖南藥物誌》),狗蚤菜(《廣西藥植名錄》),鵝餛飩(蘇醫《中草藥手冊》)。

出處

《本草圖經》

來源

方石竹抖植物繁縷莖、葉。4~7月花開時采收,曬乾。

生境分佈

生於原野及耕地上。全國各地都有分佈。

原形態

一年生草本,長15~60厘米。莖質柔軟,綠色,圓柱形,下部節上生根,上部叉式分枝,莖中有一條維管束,莖表一側有細毛一列。葉對生,卵形、橢圓形或披針形,長0.5~2.5厘米,寬0.5~1.8厘米,頂端銳尖,全緣;上部葉無柄,下部葉有柄。聚傘花序腋生或頂生,上開多數小花;花柄纖弱,一側有毛,花後漸次向下,至果實開裂時復直立;萼5片,卵狀長橢圓形,稍鈍頭,綠色,有腺毛,長4毫米許;花瓣5片,白色,短於萼或等長,2深裂,直達底部之邊緣:雄蕊10,花絲纖細,藥先端紫色後轉藍色;雌花3,子房卵形,花柱短。蒴果卵形,微長於宿萼,熟時先端5瓣裂。種子黑褐色,圓形,表面有鈍瘤。花期由春到秋。

性味

甘微鹹,平。

1《別錄》:"酸,平,無毒。"

2孟詵:"溫。"

3《綱目》:"甘微鹹。"

功能主治

活血,去瘀,下乳,催生。治產後瘀滯腹痛,乳汁不多,暑熱嘔吐,腸癰,淋病,惡瘡腫毒,跌打損傷。

1《別錄》:"主積年惡瘡不愈。"

2《藥性論》:"主治產後血塊,炒熱和童子小便服。"

3《本草拾遺》:"主破血,產婦煮食之,及下乳汁;產後腹中有塊痛,以酒炒,絞取汁溫服;又取暴干為末,醋煮為丸,空腹服三十丸,下惡血。"

4《本草圖經》:"揩齒宣露,干作未有益。"

5《貴州民間方藥集》:"解熱利尿,催生,催乳,活血去瘀。治跌打損傷,消傷腫,又治無名腫毒。"

6《中國藥植圖鑒》:"生葉揉汁,外用治瘡傷;莖葉拌鹽咬之,能治齒痛;醋和,或燒存性麻油調敷瘡及腫毒。"

7《湖南藥物誌》:"止小便利,遺尿,洗手足風丹,遍身癢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2兩;或搗汁。外用:搗敷;或燒存性研末調敷。

復方

1治產婦有塊作痛:蘩蔞草滿手兩把,以水煮服之。(《范汪方》)

2治中暑嘔吐:鮮繁縷七錢,杞木葉、腐婢、白牛膝各四錢。水煎,飯前服。(江西《草藥手冊》)

3治腸癰:新鮮蘩蔞二兩五錢。洗淨,切碎,搗爛煮汁,加黃灑少許,一日二回,溫服。(《現代實用中藥》)

4治淋:蘩蔞草滿手兩把,以水煮服之,可常作飲。(《范汪方》)

5治丈夫患惡瘡,陰頭及莖作瘡膿爛,疼痛不可堪忍,久不瘥者:蘩蔞灰一分,蚯蚓新出屎泥二分。以少水和研,緩如煎餅面,以泥瘡上,干則易之。禁酒、面、五辛並熱食等。(《千金·食治》)

6治癰腫,跌打傷:鮮繁縷三兩,搗爛,甜酒適量,水煎服;跌打傷加瓜子金根三錢。外用鮮繁縷適量,酌加甜酒釀同搗爛敷患處。(江西《草藥手冊》)

7烏髭發:蘩蔞為虀,久久食之。(《聖惠方》)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繁縷

拼音注音
Fan Lǚ
別名

(敖)、繁蔞、滋草、鵝腸菜、鵝兒腸菜、五爪龍、狗蚤菜、鵝餛飩、圓酸菜、野墨菜、和尚菜、烏雲草

出處

出自《本草圖經》。

1. 陶弘景:蘩萎,人以作羹。五月采,曝干,僥作屑,療系惡瘡有效,亦雜百草作之,不必止此一種。

2.《蜀本草》:《圖經》雲,蘩萎,葉青花白,采苗人藥。

3.《綱目》:繁縷即鵝腸,非雞腸也。下濕地極多,正月生苗,葉大如指頭,細莖引蔓,斷之中空,有一縷如絲,作蔬召脆。三月以後漸老,開細瓣白花,結小實,大如稗粒中有細子推口草篙子。吳瑞《本草》謂黃花者為繁縷,白花著為

來源

藥材基源:為石竹科植物繁縷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tellaria media(L.)Cry.〔Alsine mediaL.」

采收和儲藏:春、夏、秋季花開時採集,去盡泥土,曬乾。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田間路邊或溪旁草地。

資源分佈: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佈。

原形態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10-30cm。匍莖纖細平臥,節上生出多數直立枝,枝圓柱形,肉質多汁而脆,折斷中空,莖表一側有一行短柔毛,其餘部分無毛。單葉對生;上部葉無柄,下部葉有柄;葉片卵圓形或卵形,長1.5-2.5cm,寬1-1.5cm,先端急尖或短尖,基部近截形或淺心形,全緣或呈波狀,兩面均光滑無毛。花兩性;花單生枝腋或成頂生的聚傘花序,花梗細長,一側有毛;等片5,披外形,外面有白色短腺毛,邊緣干膜質;花瓣5,白色,短於萼,2深裂直達基部;雄蕊10,花藥紫紅色後變為藍色;子房卵形,花柱3-4。蒴果卵形,先端6裂。種子多數,黑褐色;表面密生疣狀小突點。南方,花期2-5月,果期5-6月。北方,花期7-8月,果期8-9月。

性狀

性狀鑒別 全草多扭纏成團。莖呈細圓柱形,直徑約2mm,多分枝,有縱稜,表面黃綠色。一側有一行灰白色短柔毛,節處有灰黃色細鬚根,質較韌。葉小對生;無柄,展平後完整葉片卵形或卵圓形,先端銳尖,灰綠色,質脆易碎。枝頂端或葉腋有數朵或1朵小花,淡棕色,花梗纖細;萼片5,花瓣5。有時可見卵圓形小蒴果,內含數粒圓形小種子,黑褐色,表面有疣狀小突點。氣微,味淡。

顯微鑒別 粉末特徵:暗綠色。1氣孔不定式,以下表皮為多。副衛細胞3-5個,多為4個。上表皮細胞垂周壁波狀彎曲,並有念珠狀增厚。2可見草酸鈣柱晶與方晶。

化學成分

全草含皂甙4.5%,主要皂甙元為棉根皂甙元(gypsogenin)[1]。又含黃酮類成分:葒草素(orientin),異葒草素(isoorrientin),牡荊素(vitexin),異牡荊素(isovitexin),異牡荊素7,2」-二-O-β-吡喃葡萄糖甙(isovitexin 7,2〞-di-O-β-glucopyra-noside)、異牡荊素-7-O-β-吡喃半乳糖甙-2〞-O-β-吡喃葡萄糖甙(isovitexin 7-O-β-D-galactopyranoside-2〞-O-β-glucopyranoside)[2],木犀草素(luteolin),芹菜素(apigenin),染料木素(genistein),6,8-二-C-葡萄糖基芹菜素(vicenin-2)〔3〕等。還含酚酸成分:香草酸(vanillic acid),對羥基苯甲酸( p-hydroxybenzoic acid),阿魏酸(ferulic acid),咖啡酸(caffeic acid),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另含酵母氨酸(saccharopine),氨基已二酸(aminoadipic acid)[4],抗壞血酸(ascorbic acid),去氫抗壞血酸(dehydroascorbic acid)[5],氨基酸(amino acids)[6]等。

歸經

肝;大腸經

性味

微苦;甘;酸;性涼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涼血消癰;活血止痛;下乳;。主痢疾;腸癰;肺癰;乳癰;疔瘡腫毒;痔瘡腫痛;出血;跌打傷痛;產後瘀滯腹痛;乳汁不下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鮮品30-60g;或搗汁。外用:適量,搗敷;或燒存性研末調敷。

復方

1治產婦有塊作病:蘩萎草滿手兩把,以水煮服之。(《范汪方》)2治中暑嘔吐:鮮繁縷七錢,根木葉、腐嫁、自牛膝各四錢。水煎,飯前服。(江西《草藥手冊》)3治腸癰:新鮮蒙萎二兩五錢。洗淨,切碎,搗爛煮汁,加黃酒少許,一日二回,溫服。(《現代實用中藥》)4治淋:蒙萎草滿手兩把,以水煮服之,可常作飲。(《范江方》)5治丈夫患惡瘡,陰頭及莖作瘡膿爛,疼痛不可堪忍,久不痊者:蒙萎灰一分,販鍘新出屎泥二分。以少水和研,緩如煎餅面,以泥瘡上,干則易之。禁酒、面、五李並熱食等。(《千金.食治》)6治癰腫,跌打傷:鮮繁縷三兩,搗爛,甜酒適量,水煎服;跌打傷加瓜子金根三錢。外用鮮繁縷適量,酌加甜酒釀同搗爛敷患處。(江西《草藥手冊》)7烏題發:蒙萎為整,久久食之。(《聖惠方》)

各家論述

1.《別錄》:主積年惡瘡不愈。

2.《藥性論》:主治產後血塊,炒熱和童子小便服。

3.《本草拾遺》:主破血,產婦煮食之,及下乳汁;產後腹中有塊痛,以酒炒,絞取汁溫服;又取暴干為末,醋煮為丸,空腹服三十丸,下惡血。

4.《本草圖經》:揩齒宣露,干作未有益。

5.《貴州民間方藥集》:解熱利尿,催生,催乳,活血去振。治跌打損傷,消傷腫,又治無名腫毒。

6.《中國藥植圖鑒》:生葉探汁,外用治瘡傷;莖葉拌鹽酸之,能治齒痛;醋和,或燒存性麻油調敷瘡及腫毒。

7.《湖南藥物誌》:止小便利,遺尿,洗手足風丹,遍身癢痛。

摘錄
《中華本草》

猜你喜歡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