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魚中藥材詳解

《中藥大辭典》:油魚

拼音注音
You Yu
別名

泉水魚(《中國經濟動物誌·淡水魚類》)。

出處

姚可成《食物本草》

來源

為鯉科動物擬圓唇魚

生境分佈

分佈長江上游及岷江、西江中上游。

原形態

體略長,前部圓,後部側扁。體長約20餘厘米。頭的背部成弧形。吻端圓鈍,吻皮向前伸展,聯成上唇,其間並無分界線。下唇後面有一小部為小角質突起所蓋,口張開時吻皮及下唇內面外翻成喇叭形,口即在此喇叭口之正中。唇後溝限於口角處。須2對,吻須與眼徑等長,唇須很小。眼小,位於頭側稍上方。下嚥齒3行,齒端呈斜面。鱗中等大,腹部鱗較小,且陷藏於皮下,側線鱗45~47。背鰭Ⅱ8,無硬刺,起點在腹鰭起點之前。臀鰭Ⅲ5。體上部為黑色或青黑色,腹面灰白色,各鰭微黑,體側鱗絕大部分有黑色邊緣,從鰓孔之後至胸鰭前,黑色的斑塊較粗而聯成一大形黑斑。

生活於山溪或具流水的巖洞以及江河有泉源的地方。食物以硅藻和水生昆蟲的幼蟲為主。產卵期3~4月。

性味

味甘,無毒。

功能主治

補益元氣,和養臟腑。治洩痢久不得瘥。又治吐血,女子崩中。

用法用量

內服:煮熟當菜食。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油魚

拼音注音
You Yu
別名

泉水魚

英文名
spring-water fish
出處

姚可成《食物本草》;油魚,生雲南大理府鄧川州南。長僅二、三寸,中秋則肥美,其味更勝於公魚。(性味以下出姚可成《食物本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鯉科動物泉水魚的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seudogyrinocheilus procheilus(Sauvage et Dabry)[Pseudogyrioncheilus procheilus (Sauvage et Dabry)]

采收和儲藏:四季均可捕撈,捕後,除去鱗片及內臟,洗淨,鮮用。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活於山溪、流水的巖洞及江河有泉源處。以藻類、其他小動物及有機物質為食。生殖期3-4月。

資源分佈:分佈於 長江上游、岷江、西江中上游。

原形態

泉水魚,體稍長,前部圓,後部側扁。體長20-28cm。頭的北部呈弧形。吻端鈍圓,吻皮向前突出,下垂,蓋於上頜之前,為口前室的前壁,其後緣呈「八」字形,在口角處與下唇相聯。口張時呈喇叭形,須2對,頜須較小,眼小。下嚥齒3行,齒端呈斜面,鱗中等大,腹鱗變小,並陷藏於皮下。側線藏於皮下。側線鱗45-48。背鰭3,8,無硬刺,臀鰭3,5。體上部黑或青黑色,腹面灰白色。各鰭微黑。體前側有較粗大的黑斑。

歸經

脾;腎經

性味

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

益腎健脾;止血。主久痢;吐血;崩漏

用法用量

內服:煮食,100-200g。

摘錄
《中華本草》

猜你喜歡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