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箭

一支箭朗讀

一支箭中藥材詳解

《中藥大辭典》:一支箭

拼音注音
Yi Zhī Jian
別名

青籐(《分類草藥性》),蛇咬子(《四川中藥志》)。

出處

《草木便方》

來源

為瓶爾小草科植物一支箭狹葉瓶爾小草等的帶根全草。春、夏採挖帶根全草,洗淨泥沙,陰乾或鮮用。

原形態

1一支箭

多年生小草本,高15~20厘米。根狀莖短,呈圓柱形。營養葉單一,卵圓形。長3~6厘米,寬2~3厘米,先端鈍或有小突尖,全緣,基部闊楔形,側脈網狀,不與中脈平行;孢子葉自營養葉基部抽出,線形穗狀,先端尖;孢子囊約30~60對,排成2列;孢子蒼白色,近於平滑。

生於溝邊、草地等陰濕處。分佈福建、台灣、廣東、安徽、江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2狹葉瓶爾小草

多年生小草本。高10~16厘米。根莖短而直立,簇生多數細長的肉質根。葉單生或2~3葉同自根部生出,總柄長8~13厘米,纖細。營養葉自總柄基部以上3~6厘米處生出,長2~5厘米,寬3~10毫米,倒披針形或長圓倒披針形,先端微尖或稍鈍,基部狹楔形,全緣,葉脈網狀;孢子葉自營養葉的基部生出,有長柄,高出營養葉,孢子囊穗呈狹線形,長2~3厘米。

生於河灘、草地陰濕處.分佈東北、河北、陝西,湖北、江蘇、台灣、江西、四川、雲南等地。

此外,同屬植物心臟葉瓶爾小草和鈍頭瓶爾小草亦同等入藥。兩種的主要特徵是:前種營養葉寬卵形,基部心臟形,有短柄;後種營養葉廣卵形,無柄。

性味

苦甘,涼。

1《草木便方》:"苦。"

2《分類草藥性》:"味甘,平,無毒。"

3《陝西中草藥》:"甘辛,涼,有小毒。"

4《四川常用中草藥》:"苦,平。"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活血散瘀。治乳癰,疔瘡,疥瘡身癢,跌打損傷,瘀血腫痛。

1《草木便方》:"清熱毒,除風熱。治腎囊種痛,疔腫惡毒,胸腹宿血,蛇毒。"

2《分類草藥性》:"治癢子,消瘡毒,跌打損傷,腫毒。"

3《四川中藥志》:"清熱解毒,消癰腫。治犬傷,疥瘡。"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5~1兩。外用:搗敷。

復方

1治疥瘡身癢:一支箭、蒲公英、魚鰍串、側耳根,燉鱔魚服。(《四川中藥志》)

2治癰腫初起:一支箭、魚膽草、鏵頭草、野煙葉,搗爛敷。(《四川中藥志》)

3治乳癰:一支箭、蒲公英各適量,搗爛外敷。

4治癤瘡癰腫:一支箭、熟大黃各一錢五分,對經草四錢,柴胡二錢。水煎服。

5治毒蛇咬傷,無名腫毒:一支箭鮮品適量,搗爛外敷。(3方以下出《陝西中草藥》)

6治小兒疳積:一支箭、使君子、雞內金,煎服。(江西《中草藥學》)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一支箭

拼音注音
Yi Zhī Jian
別名

青籐、蛇咬子、小青籐

英文名
Adder's Tongue Herb,Herb of Adder Tongue,Herb of Common Adder's Tongue Fern, Herb of Pedunculate Adder's Tongue,Herb of Reticulate Adder's Tongue
出處

出自於《草木便方》

來源

藥材基源:為瓶爾小草科植物尖頭瓶爾小草、鈍頭瓶爾小草、一支箭、狹葉瓶爾小草及心臟葉瓶爾小草的帶根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Ophioglossum pedunculosum Desv.2.Ophioglossum petiolatum Hook.3.Ophioglossum thermale Kom.[O.angustatum Maxim.;O.vulgatum L.var.thermale C.Chr.]4.Ophioglossum reticulatum L.

采收和儲藏:春、夏季採挖帶根全草,去泥土,洗淨,陰乾或鮮用。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1.尖頭瓶爾小草生於海拔1000m左右的開闊山坡灌叢中。

2.鈍頭瓶爾小草生於海拔2500-3000m的山坡草叢中。

3.狹葉瓶爾小草生於山地草坡或溫泉附近。

4.心臟葉瓶爾小草生於海拔1600m以下的密林下。

資源分佈:1.尖頭瓶爾小草分佈於西南及安徽、江西、福建、台灣、廣東等地。

2.鈍頭瓶爾小草分佈於西南及陝西、台灣等。

3.狹葉瓶爾小草分佈於東北、河北、陝西、江蘇、江西、四川、雲南等地。

4.心臟葉瓶爾小草分佈於西南及陝西、甘肅、江西、福建、台灣、河南、湖北、廣西等地。

原形態

1.尖頭瓶爾小草多年生小草本,植株高15-25cm。具短而直立的根莖和肉質簇生的粗根。葉單一;總柄纖細,長10-20cm;營養葉自總柄下部約6-10cm處生出;葉片草質,卵圓形,長3-6cm,寬2-2.8cm,近基部最寬,近圓楔形,略下延,全緣,先端圓鈍或有小突尖;葉脈網狀。孢子葉自營養葉基部抽出,具長柄,高出營養葉。孢子囊穗條形,長3-4cm,先端具突尖,從總柄頂端生出有8-16cm長的柄。

2.鈍頭瓶爾小草植株具短直立的根莖。根簇生,肉質而粗壯,呈水平橫走如匍匐莖,從先端生出新植株。總葉柄長9-15cm,營養葉草質,單生,自總柄上部抽出,寬卵形,長3-5cm,寬2-3cm,先端鈍圓,全緣,基部圓形並下延,無柄;網狀脈明顯。孢子葉自營養葉基部抽出,長6-9cm。孢子囊穗線形,長2.5-3cm。

3.狹葉瓶爾小草植株高10-20cm。根莖短而直立。根肉質,簇生,纖細,不分枝。葉單生或2-3片同由根部分出。總葉柄纖細,長3-6cm,綠色或埋於土中的部分呈灰白色。營養葉草質,從總柄下部3-6cm處生出,倒披針形或長圓狀倒披針形,長2-5cm,寬3-10mm,基部狹楔形,全緣,先端微尖或稍鈍;葉脈網狀。孢子葉自總柄頂端抽出,具5-7cm長的柄,高出營養葉。孢子囊穗狹線形,長2-3cm,先端具小突尖,由15-28對孢子囊組成;孢子灰白色。

4.心臟葉瓶爾小草植株高15-45cm。根莖短而直立,圓柱形。根肉質而長。具總柄1-2個,長6-14cm;每總柄有營養葉1片,近圓形或寬卵形,長5-7cm,寬4.5-6cm,基部心形,邊緣全緣,先端尖或鈍,有柄。孢子葉自總柄上端抽出,長8-25cm。孢子囊穗狹線形,長3.5-6cm。

性狀

性狀鑒別 (1)尖頭瓶爾小草 全體捲縮狀。根莖短。根細小,圓柱形,彎曲,黃棕色。葉2-3枚,總葉柄長10-20cm。營養葉展開後呈卵圓形,長3-6cm,寬2-2.5cm。先端鈍或稍急尖,基部圓楔形或闊楔形,柄長5-10mm,兩側有狹翅,草質,表面綠黃色,葉脈網狀。孢子囊穗條形,長2.5-305cm,先端尖,從總柄頂端生出,有8-15cm長的柄。質柔軟,難折斷。氣微,味淡。

(2)鈍頭瓶爾小草 總葉柄長9-15cm。營養葉矩圓形或廣卵形,長3-5cm,寬2-3cm,先端鈍圓,基部圓形或略下延,無柄,草質,葉脈網狀。

(3)狹葉瓶爾小草 總葉柄長3-6cm。營養葉披針形或倒披針形、狹橢圓形,長2-5cm,寬0.3-1cm,先端漸尖,基部漸狹,無柄,草質,網脈不明顯。

(4)心臟葉瓶爾小草 總葉柄長4-10cm,營養葉卵形或近圓形,長5-7cm,寬4-5.5cm,先端尖或鈍,邊緣波狀,基部心形,有短柄,草質,網脈明顯。

化學成分

鈍頭瓶爾小草根含半胱氨酸(cysteine)和鳥氨酸(ornithine)等。地上部分含丙氨酸(alanine),精氨酸(arginine),二氨基丁酸(diaminobutyric acid),谷氨酸(glutamic acid),賴氨酸(lysine),絲氨酸(serine),蘇氨酸(threonine).狹葉瓶爾小草含二脂酰甘油基三甲基高絲氨酸(diacylglyceryltrimethylhomoserine)。

歸經

肝經

性味

苦;甘;微寒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活血散瘀。主癰腫瘡毒;疥瘡身癢;跌打損傷;瘀血腫痛;毒蛇咬傷;燒燙傷;瘀滯腹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煎水洗;或研末調敷。

復方

1.治疥瘡身癢:一支箭、蒲公英、魚鍬串、側耳根,燉鱔魚服。(《四川中藥志》)2.治癰腫初起:一支箭、魚膽草、鏵頭草、野煙葉,搗爛敷。(《四川中藥志》)3.治乳癰:一支箭、蒲公英各適量,搗爛外敷。4.治癤瘡癰腫:一支箭、熟大黃各一錢五分,對經草四錢,柴胡二錢。水煎服。5.治毒蛇咬傷,無名腫毒:一支箭鮮品適量,搗爛外敷。6.治小兒疳積:一支箭、使君子、雞內金,煎服。(江西《中草藥學》)

各家論述

1.《草木便方》:清熱毒,除風熱。治腎囊腫痛,疔腫惡毒,胸腹宿血,蛇毒。2.《分類草藥性》:治癢子,消瘡毒,跌打損傷,腫毒。3.《四川中藥志》:清熱解毒,消癰腫。治犬傷,疥瘡。

摘錄
《中華本草》

猜你喜歡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