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京豆

野京豆朗讀

野京豆中藥材詳解

《全國中草藥彙編》:野京豆

別名

勒勒葉

來源

豆科野京豆Fordia microphylla Dunn,以根入藥。

生境分佈

雲南。

性味

苦,寒。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截瘧。主治間日瘧,惡性瘧,感冒,咽喉炎,扁桃體炎。

用法用量

0.5~1兩。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中華本草》:野京豆

拼音注音
Yě Jīnɡ Dou
別名

勒勒葉。

英文名
Smallleaf Fordia
出處

始載於《新華本草綱要》。

來源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小葉干花豆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Fordia microphylla Dunn ex Z.Wei

采收和儲藏:秋季采收,切段曬乾。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800-2000m的山谷岩石坡地或灌叢中。

資源分佈:分佈於廣西、貴州、雲南等地。

原形態

小葉干花豆 直立灌木,高達2m。老莖黑褐色,散生凸起的小皮孔。奇數羽狀復葉互生,集生枝梢,長15-20cm;葉柄長3-5cm,葉軸上具淺溝;托葉三角狀披針形,早落;小葉8-10對,卵狀披針形,中部葉較大,最下部1-2對小葉較小,長2.5-6cm,寬約1.5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或圓鈍,上面被平伏細毛或無毛,下面密被平伏細毛或絨毛。總狀花序著生於當年生枝的基部葉腋,花2-5朵簇生;苞片小,刺毛狀;花萼杯狀,密被平伏柔毛;花冠紅色至紫色,旗瓣近正方形,翼瓣和龍骨瓣均與旗瓣近等長;子房線形。莢果棍棒狀,扁平,長3.5-6cm,革質,無毛,有種子1顆,偶有2顆。種子扁圓形,棕色,光滑。花期4-6月,果期7-9月。

歸經

肺經

性味

苦;寒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截瘧。主風熱感冒;咽喉腫痛;瘧疾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根:味苦,性寒,有清熱解毒,截瘧的功能。用於間日瘧、惡性瘧,感冒、咽喉炎、扁桃體炎。

摘錄
《中華本草》

猜你喜歡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