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麻子

亞麻子朗讀

亞麻子中藥材詳解

《中國藥典》:亞麻子

拼音注音
Ya Ma Zi
別名

亞麻仁、胡麻子

英文名
SEMEN LINI
來源

本品為亞麻科亞麻屬植物亞麻Linum usitatissimum L. 的乾燥成熟種子。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植株,曬乾,打下種子,除去雜質,再曬乾。

性狀

本品呈扁平卵圓形,一端鈍圓,另端尖而略偏斜,長4~6mm,寬2~3mm。表面紅棕色或灰褐色,平滑有光澤,種臍位於尖端的凹入處;種脊淺棕色,位於一側邊緣。種皮薄,胚乳棕色,薄膜狀,子葉2,黃白色,富油性。無臭,嚼之有豆腥味。

貯藏

置陰涼乾燥處,防蛀。

炮製

除去雜質,生用搗碎或炒研。

鑒別

(1)取本品少量,加溫水浸泡後,表皮黏液層膨脹而成一透明黏液膜,包圍整個種子。

(2)本品橫切面:表皮細胞較大,類長方形,壁含黏液質,遇水膨脹顯層紋,外面有角質層。下皮為1~5列薄壁細胞,壁稍厚。纖維層為 1列排列緊密的纖維細胞,略徑向延長,直徑3~5μm,壁厚,木化,胞腔較窄,層紋隱約可見。頹廢層細胞不明顯。色素層為一層扁平薄壁細胞,內含棕紅色物質。胚乳及子葉細胞多角形,內含脂肪油及糊粉粒。糊粉粒直徑7~14μm,含擬晶體及擬球體1~2個。

(3)取本品粉末0.5g,置試管中,加水少許,試管中懸掛一條浸有10%碳酸鈉溶液的三硝基苯酚試紙,塞緊(試紙勿接觸粉末和管壁),置熱水浴中3~5分鐘,試紙顯磚紅色。

歸經

歸肺、肝、大腸經。

性味

甘、平。

注意

大便滑瀉者忌用。

功能主治

潤燥,祛風。用於腸燥便秘,皮膚乾燥瘙癢,毛髮枯萎脫落。

用法用量

9~15g。

摘錄
《中國藥典》

《全國中草藥彙編》:亞麻子

拼音注音
Ya Ma Zi
來源

亞麻科亞麻屬植物亞麻Linum usitatissimum L. 的乾燥成熟種子

性味

甘,微溫。

功能主治

潤腸通便、養血祛風。用於腸燥便秘;老人皮膚乾燥起鱗屑,過敏性皮炎,皮膚瘙癢;瘡瘍濕疹。

用法用量

1~3錢;外用適量,煎水熏洗患處。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中藥大辭典》:亞麻子

拼音注音
Ya Ma Zi
別名

胡麻子(《博濟方》),壁虱胡麻(《綱目》),亞麻仁(《國藥的藥理學》)。

出處

《本草圖經》

來源

為亞麻科植物亞麻種子。8~10月間果實成熟時割取全草,捆成小把,曬乾,打取種子,除淨雜質,曬乾。

生境分佈

主產內蒙古、黑龍江、遼寧、吉林。此外,四川、湖北、陝西、山西、雲南等地亦產。

原形態

植物形態詳"亞麻"條。

性狀

種子呈扁卵圓形,一側較薄,一端鈍圓,他端尖,並歪向一側,長約4~6毫米,寬約2~3毫米,厚約1.5毫米。表面棕色,平滑而有光澤;擴大鏡下可見微小的凹點,種臍位於尖端凹入部分,種脊淺棕色,位於一側邊緣。種皮薄,除去後,可見棕色薄膜狀的胚乳,其內面有2片一面平、一面突起的大形子葉,黃色,富油性,胚根朝向種子的尖端。浸在水中,表皮中的粘液膨脹而成一粘液套,包圍整個種子。嚼之帶粘液性,油樣,氣無。以色紅棕、光亮、飽滿、純淨者為佳。

本品在很多地區作"胡麻子"入藥。考《本草》所載之胡麻,當是胡麻科植物脂麻,兩者不可相混。參見"黑脂麻"條。

化學成分

種子含脂肪油30~48%,蛋白質18~33%,粘質5~12%,糖12~26%,有機酸及維生素。此外,尚有少量的氰甙即亞麻苦甙。未成熟的種子含有澱粉,成熟時消失。

在常溫下壓搾得亞麻油為黃色的液體,氣特異,味淡,在空氣中質漸變濃,色漸加深,氣與味亦漸增強。油中主要成分含亞麻酸21~45%,亞油酸25~59%,油酸15~20%及棕櫚酸、硬脂酸等甘油酯。此外,尚含阿魏酸廿烷基酯。

藥理作用

種子含粘膠及油,故有潤滑、緩和刺激的作用,可用於治療局部炎症。對其內服治療消化道、呼吸道及泌尿道炎症,尚有不同意見。亞麻油有輕瀉作用。亞麻苦甙對小腸的分泌、運動功能據雲有調節作用;此甙可產生氰酸。本植物之氰酸含量可達0.17~1.5%;氰酸含量在O.008~0.08%時,對牲畜即屬危險。制亞麻油或亞麻纖維時,可因其中含有某種刺激性物質,引起非過敏性皮炎。

亞麻油含多量不飽和脂肪酸,故用來預防高脂血症或動脈粥樣硬化,但在動物(兔)身上長期飼以亞油酸,對血膽甾醇水平、動脈的粥樣病變並無特殊的保護作用(較向日葵油之效果差),臨床效果也不顯著。

歸經

1《本草經疏》:"足厥陰經血分。"

2《本經逢原》:"入陽明經。"

性味

甘,平。

1《本草圖經》:"味甘,微溫,無毒。"

2《滇南本草》:"味甘辛,性平,無毒。"

注意

胃弱、大便滑洩及孕婦忌服。

功能主治

治麻風,皮膚癢疹,脫髮,大便乾燥。

1《本草圖經》:"治大風瘡癬。"

2《滇南本草》:"治肺癆。"

3《中藥材手冊》:"通大小腸,解毒止痛。治腸熱、丹毒。"

4《藥材學》:"治肺癰吐膿血。"

5《昆明民間常用草藥》:"種子及根:平肝,順氣,通腸。治睪丸炎,疝氣,慢性肝炎,肝風頭痛,便秘。"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或入散劑。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復方

1治大風疾,遍身癮疹瘙癢:胡麻子、牛蒡子、枸杞子、蔓荊子各半兩(一處同炒,令煙出為度),苦參半兩,瓜蔞根、防風(去蘆)各半兩,白蒺藜半兩。上八味,同杵為末,每十五錢藥末,入輕粉二錢,一處拌勻。每服-錢生末,調茶下,空心、日午、臨臥各一服。服藥後五、七日間,先於齒牙縫內,出臭黃涎,渾身疼痛,次後,便利下膿血,此是病根。(《博濟方》醉仙散)

2治溢脂性脫髮:鮮柳枝、亞麻仁各一兩。煎服。(江西《中草藥學》)

3治咳嗽氣喘:亞麻仁、文旦皮,煎服。(江西《中草藥學》)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亞麻子

拼音注音
Ya Ma Zi
別名

胡麻子、壁虱胡麻、亞麻仁、大胡麻、胡麻仁。

英文名
Linseed,seed of Flax
出處

出自《本草圖經》

來源

藥材基源:為亞麻科植物亞麻Linum usitatissimum L.的種子。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inum usitatissimum L.

采收和儲藏:8-10月間果實成熟時割取全草,捆成小把,曬乾,打取種子,除淨雜質,曬乾。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本品適應性強,我國大部分地區有栽培。

資源分佈:分佈於東北及內蒙古、山西、陝西、山東、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原形態

亞麻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30-100cm或更高。全株無毛。莖圓柱形,表面具縱條紋,基部直徑約4mm,稍木質化,上部多分枝。葉互生;無柄或近無柄;葉片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1-3cm,寬2-5mm,先端漸尖,基部漸狹,全緣,葉脈通常三出。花多數,生於枝頂或上部葉腋,每葉腋生一花,直徑約15mm,花柄細弱,長約2cm;花萼5,綠色,分離,卵形,長約為花瓣的半數;花瓣5,藍色或白色,分離,廣倒卵形,長約10mm,寬約7mm,邊緣稍呈波狀;雄蕊5,花藥線形;子房上位,5室,花柱5,線形,分離,長約4mm。蒴果近球形或稍扁,直徑5-7mm。種子卵形,長4-6mm,寬約2mm,一端稍尖而微彎,表面黃褐色而有光澤。花期6-7月,果期7-9月。

性狀

性狀鑒別 種子卵圓形,扁平,長4-7mm,寬2-3mm。表面棕色或棕紅色,平滑,有光澤,一端尖而略偏斜,種臍位於下方的凹陷處,另一端圓鈍,種脊位於一側邊緣。種皮薄,胚乳棕色,菲薄,子葉2枚,黃白色,富油性。氣微,嚼之有豆腥味。種子用水浸泡後,外有透明粘液膜包圍。以飽滿、光滑、色棕紅者為佳。

顯微鑒別 種子橫切面:表皮外被角質層,細胞壁含粘液,遇水膨脹,顯層紋;下皮為1-5列薄壁細胞;纖維層1列細胞,壁厚,木化,層紋隱約可見;頹廢層細胞不明顯;色素層1列細胞,含棕紅色物質;胚乳及子葉細胞含脂肪油及糊粉粒;糊粉粒直徑7-14μm,含似晶體及擬球體1-2個。

化學成分

種子含脂肪油約30%-40%,油中主要成分為亞油酸(linoleic acid),亞麻酸(linolenic acid),油酸(oleic acid),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棕櫚酸(palmitic acid),並含牻牛兒基牻牛兒醇(geranylgerninol),多種甾類及三萜類化合物:膽甾醇(chole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豆甾醉(stigmasterol),谷甾醇(sitosterol),△6-燕麥甾醇(△6-avenasterol),環木菠蘿烯醇(cy-cloartenol),24-亞甲基環木菠蘿烷醇(24-methylene cycloartanol)及二十烷醇(eicosanol)的阿魏酸酯,此外尚含亞麻苦甙(linamarin)及粘液質。子葉及幼芽含9種甙及對-香豆酸(p-coumaric acid),咖啡酸(caffeic acid),阿魏酸(ferulic acid),芥子酸(sinapic acid)的酯,6種碳鍵黃酮甙。子葉及幼苗含光牡荊素-7-鼠李糖甙(lucenin-7-rhamnoside),葒草素-7-鼠李糖甙(orientin-7-rhamnoside),異葒草素-7-葡萄糖甙(isoorientin-7-glucoside)。

藥理作用

1.輕瀉作用:本品所含的亞麻苦甘對小腸的分泌、運動功能有調節作用。亞麻油有輕瀉作用。

2.降脂作用:本品含多量不飽和脂肪酸,曾用於預防高脂血症或動脈粥樣硬化,但效果不及向日葵油,兔長期飼以亞麻酸,未見明顯降血脂及改善動脈粥樣病變。

鑒別

理化鑒別 取本品粉末0.5g,置於試管中,加水濕潤,管中懸掛一條浸有10%碳酸鈉溶液的三硝基苯酚試紙,管口緊塞軟木塞(試紙勿接觸粉末與管壁),置於40-60℃水浴中,10min後,試紙呈磚紅色。(檢查氰甙)

歸經

肝;胃;大腸經

性味

味甘;性平

注意

胃弱、大便滑洩及孕婦忌服。

功能主治

養血祛風;潤燥通便。主麻風;皮膚乾燥;瘙癢;脫髮;瘡瘍濕疹;腸燥便秘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1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搾油塗。

各家論述

1.《本草圖經》:治大風瘡癬。

2.《滇南本草》:治肺癆。

3.《中藥材手冊》:通大小腸,解毒止痛。治腸熱、丹毒。

4.《藥材學》:治肺癰吐膿血。

5.《昆明民間常用草藥》:種子及根:平肝,順氣,通腸。治睪丸炎,疝氣,慢性肝炎,肝風頭痛,便秘。

6.《本經逢原》:亞麻性潤,專於解散風熱濕毒,為大麻風必用之藥,故醉仙散用之。

摘錄
《中華本草》

猜你喜歡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