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蕨根

熊蕨根朗讀
  

熊蕨根中藥材詳解

《中藥大辭典》:熊蕨根

拼音注音
Xionɡ Jue Gēn
出處

《國藥的藥理學》

來源

為鱗毛蕨科植物狹頂鱗毛蕨根莖

生境分佈

生於灌木叢中或林下。分佈山東、浙江、江西、湖北、陝西、四川、雲南、廣西等地。

原形態

狹頂鱗毛蕨,又名:半邊草。

多年生草本,高40~80厘米。根狀莖塊狀,直立。葉柄長10~20厘米,稻稈色,被大形鱗片;鱗片赤褐色,長8-13毫米;線狀披針形、長橢圓狀披針形或廣卵形,先端長漸尖。邊緣作不規則的突起,上部葉柄及中軸上的鱗片細而狹;2回羽狀復葉,葉片長矩圓形至被針狀矩圓形,長30~60厘米,寬20~30厘米,下部稍狹;不生孢子囊群的羽片4~16對,長矩圓形至長矩圓狀披針形,有短柄;小羽片線狀披針形,略呈鐮刀狀,先端急尖或鈍,基部耳形,邊緣有鋸齒;著生孢子囊群的羽片5~9對,緊縮,各裂片上有孢子囊群1~3對,具囊群蓋。

化學成分

含綿馬酸等。

功能主治

1《國藥的藥理學》:"為絛蟲驅除藥。可為綿馬的代用品。"

2《廣西藥植名錄》:"葉:治跌打。根狀莖:治痢疾。"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2.5餞:或研末。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熊蕨根

拼音注音
Xionɡ Jue Gēn
別名

半邊草、毛頭黃

英文名
Lacerate Wood Fern
出處

出自《國藥的藥理學》

來源

藥材基源:為鱗毛蕨科植物狹頂鱗毛蕨的根莖或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Dryopteris lacera (Thunb.)O.Kuntze[Polypodium lacera Thunb.]

采收和儲藏:根莖全年均可采收。挖出後洗淨,去葉柄與鬚根;葉幼嫩時采。鮮用或曬乾。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400-800m的山坡林下陰濕處。

資源分佈:分佈於華東及湖北、陝西、四川、雲南、廣西等地。

原形態

植株高60-75cm。根莖短而直立,頂端和葉柄基部密被棕褐色、披針形鱗片。葉簇生;葉柄長25-40cm,禾稈色,向上沿葉軸和羽軸疏被棕色、披針形小鱗片;葉片紙質,長圓狀披針形,長25-35cm,中部寬20-25cm,兩面光滑,二回羽狀;羽片略斜展,卵狀披針形,長13-15cm,寬5-7cm,先端漸尖並為羽裂,一回羽狀深裂;小羽片7-9對,長圓形,圓鈍頭,有細鋸齒,除基部1-3對外,余均與葉軸合生,基部下側呈耳形;葉脈羽狀,側脈分叉。孢子囊群圓形,背生於小羽片的小脈上,在中脈兩側各腓成1行;囊群蓋圓腎形。

化學成分

根莖含綿馬酸(filixic acid),黃綿馬酸(flavasipidic acid),東北貫眾素(dryocrassin)。

歸經

脾經

性味

微苦;涼

功能主治

清熱;活血;殺蟲。主跌打損傷;痢疾;絛蟲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10g;或研末。

各家論述

1.《國藥的藥理學》:為絛蟲驅除藥。可為綿馬的代用品。

2.《廣西藥植名錄》:葉:治跌打。根狀莖:治痢疾。

摘錄
《中華本草》

猜你喜歡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