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菜子中藥材詳解

《中藥大辭典》:菠菜子

拼音注音
Bō Cai Zǐ
別名

刺蒺藜(《滇南本草》)

出處

《滇南本草》

來源

為藜科植物菠菜果實

化學成分

含蔗糖、棉子糖,水蘇糖。

歸經

入脾、肺二經。

性味

性微溫,味微辛甜。

功能主治

祛風明目,開通關竅,利腸胃。(性味以下出《滇南本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或研末。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菠菜子

拼音注音
Bō Cai Zǐ
別名

刺薐菜子

出處

出自《滇南本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藜科植物菠菜的葉種子。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pinacia oleracea L.

采收和儲藏:6~7月種子成熟時,割取地上部分,打下果實,除去雜質,曬乾或鮮用。

生境分佈

全國各地均有栽培,為常見蔬菜之一。

原形態

一年生草本。全株光滑,柔嫩多水。幼根帶紅色。莖直立,中空,通常不分枝。葉互生;具長柄;基部葉和莖下部葉較大,莖上部葉漸次變小,戟形或三角狀卵形,全緣或有缺刻,花序上的葉變為披針形。花單性,雌雄異株;雄花排列成有間斷的穗狀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花被片通常4,黃綠色,雄蕊4,伸出,花藥不具附屬物;雌花簇生於葉液,無花被,苞片縱折,彼此合生成扁筒,小苞片先端有2齒,背面通常各具1棘狀附屬物;花往4,線形,細長,下部結合。胞果硬,通常有2個角刺,果皮與種皮貼生。種子直立。花期4-6月,果熟期6月。

化學成分

種子含小龍骨素(polypodine)B,蛻皮甾酮(20-hydroxyecdysone)[1],α-菠菜甾醇(α-spinasterol),豆甾烯醇(stigmastenol)和豆甾烷醇(stigmastanol)[2]。

歸經

脾;肺經

性味

微溫;微辛甜

功能主治

清肝明目;止咳平喘。主風火目赤腫痛;咳喘

用法用量

內服:煎場,9~15g;或研未。

摘錄
《中華本草》

猜你喜歡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