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藿香

山藿香朗讀

山藿香中藥材詳解

山藿香

《中藥大辭典》:山藿香

拼音注音
Shān Huo Xiānɡ
別名

血見愁、血芙蓉(《生草藥性備要》),野石蠶、野薄荷、仁沙草、苦藥菜、假紫蘇(《廣西中獸醫藥植》),皺面草、方枝苦草(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肺形草(《福建中草藥

出處

《峨嵋藥植》

來源

為唇形科植物山藿香全草。7~8月采收。

生境分佈

生於荒地、田邊、路邊及草叢中。分佈廣西、廣東、雲南、福建等地。

原形態

一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莖四稜,下部臥地生根.上部直立,有分枝,禿淨袁嫩枝被疏毛。單葉對生;葉片卵形或矩圓形,長3~6厘米,寬1.5~3厘米,紙質,先端短尖,邊緣有不規則的粗鈍齒,基部楔形;上面綠色,禿淨,主脈上具短毛;下面淺綠色,脈上有疏毛,老則漸次脫落,具腺點;葉柄長1.7~3厘米。腋生及頂生的疏散分枝總狀花序,長2.5~5厘米;花柄有短毛;苞片披針形;萼鍾狀,宿存,5裂,上唇2裂較大,下唇3裂,前端均尖,表面有粘質長毛及腺點,結果時較為膨大;花冠談紅色;雄蕊4,突出,花藥2室,卵圓形;雌蕊1,柱頭2裂。小堅果4枚,圓形,逕約1毫米,黃褐色,表面有微細皺紋。花期6~8月。果期8~10月。

化學成分

含酚類、氨基酸、有機酸、糖。

性味

辛,涼。

1《生草藥性備要):"味淡,性寒。"

2《福建中草藥):"苦微辛,微溫。"

功能主治

涼血散瘀,消腫解毒。治吐血,腸風下血,跌打損傷,癰腫,痔瘡,流火。

1《生草藥性備要》:"涼血,解熱毒,去瘀生新,理壓傷,敷痔瘡,治蛇咬,消腸風下血,煲肉食;洗白泡爛瘡,消乳癰。"

2《廣東中藥》Ⅱ:"散瘀,止血,涼血。治肺費吐血,跌打損傷,利小便。"

3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治療瘡癤腫。"

4《福建中草藥》:"活血行氣,消腫解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5~1兩(鮮品1~2兩);搗汁或研末。外用:煎水熏洗或搗敷。

復方

1治跌打:山藿香,九層塔、透骨消、黑心姜,煎服。(《廣東中藥》Ⅱ)

2治睪丸腫痛:山藿香葉一至二錢,研末,沖酒服。(《福建中草藥》)

3治關節風濕痛,流火(絲蟲病引起淋巴管炎):山藿香煎湯,先熏後洗。(《福建中草藥》)

4治肺癰,咳血,吐血,衄血:山藿香(鮮品)一至二兩,冰糖一兩,水煎服。

5治感冒發熱咳嗽:山藿香(鮮品)一至一兩五錢,水煎服。

6治狂犬哎傷:山藿香(鮮品)一斤,加少許開水搗爛絞汁,一次燉服。(4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藥手冊》)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山藿香

拼音注音
Shān Huo Xiānɡ
別名

血見愁、血芙蓉、野石蠶、野薄荷、仁沙草、苦藥菜、假紫蘇、皺面草、方枝苦草、肺形草、假午菜、粘毛石蠶、沖天泡、土紅蘇、皺面風、傑草、消炎草、四方草

英文名
Herb of Viscid Germander
出處

出自《峨嵋藥植》

來源

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血見愁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Teucrium viscidum Bl.

采收和儲藏:7-8月采收,洗淨,鮮用或曬乾。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山地林下陰濕處。

資源分佈:分佈於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等地。

原形態

多年生直立草本。莖高30-70cm,上部被混生腺毛的短柔毛。葉柄長約為葉片長的1/4;葉片卵狀長圓形,長3-10cm,寬1.5-4.5cm,兩面近無毛或被極稀的微柔毛。假穗狀花序頂生及腋生,頂生者自基部多分枝,密被腺毛;苞片全緣;花長不及1cm;花萼筒狀鍾形,5齒近相等;花冠白,淡紅色或淡紫色,筒為花冠全長1/3以上,簷部單唇形,中裂片最大,正圓形,側裂片卵狀三角形;雄蕊伸出;花盤盤狀,淺4裂;花柱先端2裂。小堅果扁圓形,合生面超過果長的1/2。花期7-9月。

性狀

性狀鑒別 全草長30-50cm。根須狀。莖方柱形,具分枝,表面黑褐色或灰褐色,被毛,嫩枝毛較密;節處有多數灰白色須狀根。葉對生,灰綠色或灰褐色,葉片皺縮,易碎,完整者展平後呈卵形或矩圓形,長3-6cm,寬1.5-3cm,先端短漸尖或短尖,基部圓形或闊楔形,下延,邊緣具粗鋸齒,葉面常皺縮,兩面均有毛,下面毛較密;葉柄長約1.5cm。間見枝頂或葉腑有淡紅色小花,花萼鍾形。小堅果圓形,包於宿萼中。花、葉以手搓之微有香氣,味微辛、苦。

以葉多、色灰綠、氣香者為佳。

化學成分

全草含山藿香素(tercvin)[1],酚類,氨基酸,有機酸、糖[2]等。

藥理作用

同屬植物Teucriumscorodonia,毒性很低,能促進胃液分泌,加速腸運動,並有中度的解痙作用;還能促進受四氯化碳損害後的肝的再生,並有降壓作用。

歸經

歸肺;大腸經

性味

味辛;苦;性涼

功能主治

涼血止血;解毒消腫。主咳血;吐血;衄血;肺癰;跌打損傷;癰疽腫毒;痔瘡腫痛;漆瘡;腳癬;狂犬咬傷;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鮮品加倍;或搗汁;或研末,外用:適量,搗敷;或水煎熏洗。

各家論述

1.《生草藥性備要》:涼血,解熱毒,去瘀生新,理壓傷,敷痔瘡,治蛇咬,消腸風下血,煲肉食;洗白泡爛瘡,消乳癰。2.《廣東中藥》:散瘀,止血,涼血。治肺癆吐血,跌打損傷,利小便。3.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治療瘡癤腫。4.《福建中草藥》:活血行氣,消腫解毒。

摘錄
《中華本草》

《全國中草藥彙編》:山藿香

拼音注音
Shān Huo Xiāng
別名

血見愁(廣東、四川)、皺面草、方枝苦草、四方枝苦草

來源

為唇形科石蠶屬植物藿香Teucriumviscidum Blume,以全草入藥。夏季采收,洗淨,鮮用或曬乾。

生境分佈

生於荒坡、田邊或靠近石灰岩半陰的草叢中。我國南部各省區均有分佈。

原形態

一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莖四稜形,下部常伏地生根,上部直立,有分枝,嫩枝被疏毛。葉對生,具長柄;葉片紙質,卵形或矩圓形,長3~6厘米,寬1.5~3厘米,邊緣有粗鋸齒,兩面有毛,下面毛較密,葉面有皺折,故又稱「皺面草」。夏、秋開花,花成對,輪狀排列成腋生或頂生的總狀花序;花萼鍾形,被腺毛,齒裂小圓齒狀;雄蕊4個,二強。小堅果,圓形,包於宿萼中。

化學成分

全草顯酚類、氨基酸、有機酸、糖類的反應。

性味

苦、微辛,涼。

功能主治

涼血止血,散瘀消腫腹痛;外用治跌打損傷,淤血腫痛,外傷出血,癰癤疔瘡,毒蛇咬傷,風濕性關節炎。

用法用量

0.5~1兩;外用適量,鮮品搗爛外敷或煎水熏洗。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猜你喜歡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