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刺尖中藥材詳解

《全國中草藥彙編》:青刺尖

拼音注音
Qīnɡ Ci Jiān
別名

炮筒果、牛奶捶、雞蛋糕、梅花刺、槍子果、打槍果、阿那斯、狗奶子、蒙自扁核木

來源

薔薇科扁核木屬植物扁核木Prinsepia utilis Royle,以根、葉入藥。根全年可采;葉、果夏秋采。

性味

苦、辛,涼。

功能主治

根、葉:清熱解毒,活血消腫。用於淋巴腺炎,腮腺炎,乳腺炎,風濕性關節炎,痔瘡,跌打損傷,月經不調,貧血,牙齦出血。

果:健胃消食。用於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

0.4~1兩。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中藥大辭典》:青刺尖

拼音注音
Qīnɡ Ci Jiān
出處

《滇南本草》

來源

為薔薇科植物扁核木

生境分佈

生於山坡或溪谷兩岸灌木叢中及窪地、路旁。分佈雲南、貴州、四川、台灣等地。

原形態

扁核木,又名:梅花刺。

落葉灌木,高1~2米。枝具稜,灰綠色,常有白色粉霜,具枝刺,長8~20毫米。單葉互生或叢生,厚紙質至革質;狹卵形至披針形,長3~6.5厘米,寬1~2.2厘米,基部鈍圓或楔尖,先端漸尖或短尖,邊緣具細鋸齒,或幾為全緣,兩面無毛;葉柄長5~10毫米;托葉細小,宿存或脫落。總狀花序腋生或生於側枝頂端,有花3~8,白色;萼片5,近圓形;花瓣5,倒闊卵形或扁圓形;雄蕊多數多列;雌蕊1,子房上位。核果橢圓形,成熟時暗紫紅色,有粉霜,基部有花後膨大的萼片。花期3~4月。果期6~7月。

性味

1《滇南本草》:"性微寒,味苦。"

2《雲南中草藥》:"淡微辛,平。"

功能主治

攻毒,祛瘀。治癰疽瘡毒,骨折。

1《滇南本草》:"攻一切瘡毒癰疽,有膿出頭,無膿立消;散結核,嚼細用酒服。"

2《雲南中草藥》:"活血祛瘀,接骨消腫,補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外用:搗敷。

復方

1治骨折,槍傷:青刺尖葉適量,搗爛敷患處或配伍內服。(《雲南中草藥》)

2治貧血:青刺尖葉五錢,燉豬肺吃。(《雲南中草藥》)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青刺尖

拼音注音
Qīnɡ Ci Jiān
別名

扁核木、梅花刺

英文名
Leaf of Himalayan Prinsepia
出處

出自《滇南本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薔薇科植物扁核木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rinsepia utilis Royle

采收和儲藏:夏、秋間採葉,曬乾或鮮用。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000-2560m的山坡溪邊或灌木叢中。

資源分佈:分佈於台灣台灣、貴州、四川、台灣、西藏等地。

原形態

扁核木 常綠或落葉灌木,高1-5m。老枝粗壯,灰綠色;小枝被黃褐色短柔毛,常為粗刺狀,枝刺長達3.5cm,刺上生葉,近無毛。單葉互生;葉柄長約5mm;葉片卵形至狹長橢圓形,長3.5-9cm,寬1.5-3cm,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邊緣有鋸齒或全緣,花兩性;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萼筒杯狀,上部5裂,裂片半圓形或寬卵形,邊緣有齒;花瓣5,白色,基部有短爪;雄蕊多數,2-3輪著生於花盤上;心皮1,子房上位。核果長倒卵形或橢圓形,長1-1.5cm,暗紫紅色,有粉霜,宿萼反折,核平滑,紫紅色。花期4-5月。果期8-9月。

性狀

葉多皺縮、破裂,完整葉片呈狹卵形至披針形,長3-6cm,寬1-2.5cm,先端漸尖。邊緣具細鋸齒或全緣,基部鈍圓或楔尖。外表暗綠色,兩面無毛。葉柄長5-10mm,上有宿存細小托葉。質脆易碎。氣微,味微苦。

化學成分

莖含左旋-表兒茶精(epicatechin),β-谷甾醇-β-葡萄糖甙(β-sitosteryl-β-glucoside),青刺尖木脂醇(prinsepiol)。

歸經

心;肝;腎經

性味

苦;辛;寒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活血散結。主乳癰,痄腮,痔瘡,瘰疬,跌打損傷,月經不調。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

1.《滇南本草》:攻一切瘡毒癰疽,有膿出頭,無膿立消;散結核,嚼細用酒服。

2.《雲南中草藥》:活血祛瘀,接骨消腫,補虛。

摘錄
《中華本草》

猜你喜歡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