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排錢草

毛排錢草朗讀

毛排錢草中藥材詳解

《中藥大辭典》:毛排錢草

拼音注音
Mao Pai Qian Cǎo
別名

排錢草、疊錢草(《南寧市藥物誌》),麒麟片(《廣西中藥志》)。

出處

《廣西中藥志》

來源

為豆科植物鱗狸鱗地上部分。夏季采收。曬乾或鮮用。

生境分佈

生於林旁荒地,山野小林中。分佈廣東、廣西、福建等地。

原形態

鱗狸鱗又名:連裡尾樹。

小灌木,高0.5~1.5米。莖、枝密被黃色絨毛。3出復葉,小葉披針形或矩圓形,頂端小葉較長,長5~6厘米,寬3~4厘米,先端鈍或微缺,邊緣淺波形,基部楔形或近圓形,側生小葉較小,闊橢圓形或卵圓形,長3~4厘米,寬2~3厘米,基部偏斜;托葉1對,卵狀披針形。圓錐花序頂生,長15~25厘米,由多數傘形花序組成,每一傘形花序隱藏於2個長1~3厘米的圓形、葉狀的苞片內;花柄長2~3毫米,與萼同被短柔毛;萼5齒裂,外側2裂齒癒合為1;花冠蝶形,白色,旗瓣倒卵圓形,翼瓣長方形,龍骨瓣較翼瓣為小;雄蕊10,2體;子房線形,密被絹狀毛。莢果通常3節,長8~13毫米。花期7~9月。果期9~10月。

歸經

《廣西中藥志》:"入肺、脾二經。"

性味

《南寧市藥物誌》:"苦,平。"

功能主治

1《南寧市藥物誌》:"散瘀消腫,去濕滯風熱。治跌打,乳瘡,咳血,血淋,小兒牙疳及月內鎖喉,牙痛,頭瘡。"

2《廣西中藥志》:"治疳積,瘰疬。"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5~1兩。外用:搗敷。

復方

治風濕骨痛:毛排錢草根四兩,浸酒一斤。每服五錢至一兩,並外擦痛處。(《廣西中藥志》)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毛排錢草

拼音注音
Mao Pai Qian Cǎo
別名

排錢草、疊錢草、麒麟片。

英文名
Herb of Elegant Tickclover
出處

出自《廣西中藥志》

來源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鱗狸鱗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hyllodium elegans(Lour.)Desv.[Hedysarum eleans Lour.;Desmodium elegans(Lour.)Benth.]

采收和儲藏:夏季采收,鮮用或曬乾。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荒地林邊、山野小林中。

資源分佈:分佈於福建、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

原形態

鱗狸鱗 直立亞灌木,高0.5-1.5m。莖和枝均密被黃色絨毛。托葉1對,卵狀披針形;三出得葉;葉片厚革質,披針形或長圓形,頂端小葉較大,長5-6cm,寬3-4cm,先端賀鈍或微凹,基部楔形或近圓形,邊緣淺波狀,兩面均被絨毛,下面尤密,側生小葉較小,闊橢圓形或卵圓形,長3-4cm,寬2-3cm。圓錐花序頂生,長15-25cm,由多數傘形花序組成,葉狀苞片圓形,長1-3cm,傘形花序隱藏於內;小花梗長2-3mm;花萼筒狀,被短柔毛,萼5齒裂,外側2裂齒癒合為1;碟形花冠白色,旗瓣倒卵形,翼瓣長方形,龍骨瓣較翼瓣為小;雄蕊10,二體;子房線形,密被緝狀毛。莢果通常3節,長8-13mm,密被銀灰色絨毛。花期7-9月,果期9-10月。

歸經

肺;脾經

性味

味苦、澀、性平

功能主治

散瘀消積;止血;清熱下痢。主跌打瘀腫;衄血;咳血;血淋;風濕痺痛;慢性肝炎;濕熱下痢;小兒疳積;乳癰;瘰疬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

1.《南寧市藥物誌》:散瘀消腫,去濕滯風熱,治跌打,乳瘡,咳血,血淋,小兒牙疳及月內鎖喉,牙痛,頭瘡。

2.《廣西中藥志》:治疳積,瘰疬。

摘錄
《中華本草》

猜你喜歡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