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天三七

景天三七朗讀

景天三七中藥材詳解

《全國中草藥彙編》:景天三七

拼音注音
Jǐnɡ Tiān Sān Qī
別名

土三七、牆頭三七、見血散、血山草、破血丹、六月淋

來源

景天科景天屬植物景天三七Sedum aizoon L.或橫根費菜S. kamtschaticum Fisch.,以全草入藥。春秋採挖根部,洗淨曬乾。全草隨用隨采,或秋季採集曬乾。

性味

甘、微酸,平。

功能主治

散瘀止血,安神鎮痛。用於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衄血,吐血,咯血,牙齦出血,消化道出血,子宮出血,心悸,煩躁失眠;外用治跌打損傷,外傷出血,燒燙傷。

用法用量

0.3~1兩,或鮮品2~3兩搗汁服,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中藥大辭典》:景天三七

拼音注音
Jǐnɡ Tiān Sān Qī
別名

土三七(《植物名實圖考》),八仙草(《南京民間藥草》),蠍子草(《江蘇植藥志》),血山草(《山西中藥志》),吐血草(蘇醫《中草藥手冊》),見血散、活血丹(《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出處

《江蘇藥材志》

來源

為景天科植物景天三七全草。夏、秋間開花時;割取地上部分,曬乾。

生境分佈

分佈江蘇、浙江、江西、安徽、遼寧、黑龍江、河北、山東、山西、陝西、福建、貴州等地。產於山西、浙江、江蘇等地。

原形態

景天三七,又名:長生景天、細葉費菜。

多年生肉質草本,無毛,高可達80厘米。根狀莖祖厚,近木質化,地上莖直立,不分枝。葉互生,或近乎對生;廣卵形至倒披針形,長5~7.5厘米,先端鈍或稍尖,邊緣具細齒,或近全緣,基部漸狹,光滑或略帶乳頭狀粗糙。傘房狀聚傘花序頂生;無柄或近乎無柄;萼片5,長短不一,長約為花瓣的1/2,線形至披針形,先端鈍;花瓣5,黃色,長圓狀披針形,先端具短尖;雄蕊10,較花瓣短;心皮5,略開展,基部稍稍相連。蓇葖果5枚成星芒狀排列。種子平滑,邊緣具窄翼,頂端較寬。花期6~8月。果期7~9月。

性狀

乾燥全草,莖呈青綠色,易折斷,中間空心,葉皺縮,上、下面均灰綠色,但大多已脫落。氣無,味微澀。亦有帶根者。以色綠、身干、無雜質者為佳。

化學成分

全草含生物鹼(1.4毫克/公斤鮮草)、齊墩果酸、谷甾醇、景天庚糖、蔗糖、果糖、蛋白質。另含黃酮類和有機酸。

藥理作用

景天三七注射液(水提醇沉澱法制得),景天三七白色結晶注射液(可能為有機酸)給小鼠(腹腔)、兔(靜脈)注射,可使血凝時間(毛細管法)縮短27%或54%;糖漿給兔灌胃也能縮短血凝時間(60%)及出血時間(37%)。

性味

《浙江民間常用草藥》:"性平,味甘微酸。"

功能主治

止血,化瘀。治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跌打損傷。

1《植物名實圖考》:"治吐血。"

2《山西中藥志》:"止血。治崩漏,便血。"

3《浙江中藥資源名錄》:"治跌打損傷。"

4《浙江民間常用草藥》:"安神補血,止血化瘀。"

5《山西中草藥》:"止血散瘀,消腫止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鮮品2~3兩)。外用:搗敷。

復方

1治吐血,咳血,鼻衄,牙齦出血,內傷出血:鮮土三七二至三兩。水煎或搗汁服,連服數日。

2治癔病,驚悸,失眠,煩躁驚狂:鮮土三七二至三兩,豬心一個(不要剖割,保留內部血液)。置瓦罐中燉熟,去草,當天分二次吃,連吃十至三十天。

3治白帶,崩漏:鮮土三七二至三兩。水煎服。(1方以下出《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4治跌打損傷:鮮景天三七適量。搗爛外敷。(《上海常用中草藥》)

5治尿血:景天三七五錢。加紅糖引,水煎服。(《山西中草藥》)

6治蠍子螫傷:鮮景天三七適量。加食鹽少許,搗爛敷患處。(《山西中草藥》)

臨床應用

治療各種出血:觀察各種類型出血共346例,總有效率為90.8%,顯效率為76.9%。臨床證明,對內科各種出血(包括消化道、肺及支氣管出血及血液病出血等)有較好的止血效果,尤以對潰瘍病合併上消化道出血者療效最為滿意,約90%左右的病例在用藥5天(中等出血)或7天(大出血)內大便隱血即轉為陰性;對婦科各種出血也有一定療效;對外科手術出血也有些作用。此外,對部分病人有提升血小板和白血球的作用。制劑及用法:一糖漿-每毫升相當原生藥2克,每日3次,每次15~20毫升。二注射液-每毫升相當於原生藥3克。肌注2~4毫升,每日2次;靜注10~20毫升,每日1~2次。注射劑以靜注療效較好,適宜於出血量較大者;肌拄宜用於小量出血者。注射液對手術止血有一定作用,若在術前使用,可減少術中出血。副作用:除部分病人服糖漿劑後見上腹不適與注射劑肌肉注射後有局部疼痛外,未見其他不良反應。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景天三七

拼音注音
Jǐnɡ Tiān Sān Qī
別名

費案、土三七、八仙草、血山草、馬三七、白三七、胡椒七、曬不干、吐血草、見血散、活血丹、牆頭三七、養心草回生草、九頭三七。

英文名
Aizoon Stonecrop Herb
出處

出自《江蘇藥材志》

來源

藥材基源:為景天科植物費菜、橫根費菜的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Sedum aizoon L.2.Sedum kamtschaticum Fisch.

采收和儲藏:春、秋季採挖根部,洗淨曬乾。全草隨用隨采,呀秋季後曬乾。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1.生於溫暖向陽的山坡岩石上或草地。

2.分豈有此理於吉林、內蒙古、河北、山西等地。

資源分佈:1.分佈於黑龍江、吉林、內蒙古、山西、陝西、寧夏、甘肅、青海、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北、四川等地。

2.生於多石的山坡上。

原形態

1.莖直立,圓柱形,粗壯,不分枝,有時從基部抽出1-3條,基部常紫色。葉互生或近於對生;葉片長3.5-8cm,寬1.2-2cm,先端鈍或稍尖,基部楔形,幾無柄,邊緣有不整齊的鋸齒。聚傘花序頂生,花枝平展,多花,花下有苞葉;棗片5,線形至披針形,不等長,長約為花瓣的1/2;花瓣5,黃色,長圓形呈橢圓狀披針形,長6-10mm,先端有短尖;雄蕊10,2輪,均較花瓣短;鱗片5,正方形或半圓形;心皮5,稍開展,卵狀長圓形,長6-7mm,先端突狹成花柱,基部稍合生,腹面凸起。蓇葖果,黃色或紅棕色,呈星芒狀排列。種子細小,褐色,平滑,橢圓形,邊緣有狹翅。花期6-7月,果期8-9月。

2.橫根費菜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粗而木質,有分枝。莖斜上,高15-40cm,有時被微乳頭狀突起。葉互生或對生,稀為3葉輪生,幾無柄;葉片倒披針形、匙形至倒卵形,長2.5-7cm,寬0.5-3cm,先端圓鈍,基部漸狹,上部邊緣有疏鋸齒或疏圓齒。聚傘花序,頂生;萼片5,披針形,長3-4cm;花瓣5,黃色或橙黃色,披針形,長6-8cm,先端有短尖,背面有龍骨狀突起;雄蕊10枚,較花瓣稍短;鱗片5,細小,近正方形;心皮5,與花瓣同長或稍短,直立,基部有2mm合生。蓇葖果,上部星芒狀開裂,腹面淺囊狀突起。種子細小,倒卵形,褐色。花期6-7月,果期8-9月。

栽培

生於多石的山坡上。分佈於吉林、內蒙古、河北、山西等地。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濕潤氣候,耐旱又耐嚴寒,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以砂質壤土和腐殖質壤土生長較好。

栽培技術 採用分株和扦插繁殖。分株繁殖:適宜於春季和秋季進行,分株後按行株距30cm×30cm栽種,每穴1株。扦插繁殖:北方可在7-8月,截取地上莖,插於扦插床中,扦插過程中要保持土壤濕潤,溫度在20-30℃,約4-5d生根,生根後可移於大田。生長期間注意松土除草,雨季宜注意排水。

性狀

性狀鑒別 (l)費菜根莖短小,略呈塊狀;表面灰棕色,根數條,粗細不等;質硬,斷面暗棕色或類灰白色。莖圓柱形,長15-40cm,直徑2-5mm;表面暗棕色或紫棕色,有縱校;質脆,易折斷,斷面常中空。葉互生或近對生,幾無柄;葉片皺縮,展平後呈長披針形至倒披針形,長3-8cm,寬l-2cm;灰綠色或棕褐色,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上部有鋸齒,下部全緣。聚傘花序頂生,花黃色。氣微,味微澀。

(2)橫根費菜 根莖橫走,木質,較細長。莖簇生。葉匙形至倒卵形。花橘黃色。

顯微鑒別 費菜根橫切面:木栓層為10餘列細胞,棕色。皮層較薄。韌皮部寬廣。形成層成環。木質部導管類圓形,直徑約至56μm,多單個散在,分佈較密。本品薄壁細胞含草酸鈣砂晶。

化學成分

1.-谷甾醇(β-sitosterol),熊果酸(ursolic acid),熊果酚甙(arbutin),氨醌(hydro-quinone)和消旋-甲基異石榴皮鹼(methylisop elletierine),左旋景天寧(sedinine),消旋景天胺(sedamine)。

2.橫根費菜 全草含有楊梅樹皮素-3-葡萄糖甙(myri-cetin-3-β-D-glucopyranoside),楊梅樹皮素-3-半乳糖甙(myricetin-3-O-β-D-galactopyranoside),楊梅樹皮素-3-O-β-D-(6〃-O-沒食子酰基)-葡萄糖甙[myricetin-3-O-β-D-(6〃-O-galloyl)-glu-copyranoside]和楊梅樹皮素3-O-β-D-(6〃-O-沒食子酰基)-半乳糖甙[myricetin-3-O-β-D-(6〃-O-galloyl)-galactopyranoside],熊果酚甙(arbutin)和氫配(hydroquinone)。

藥理作用

1.對小鼠的凝血時間亦有類似影響,並謂與仙鶴草素注射液的縮短凝血時間差不多。

2.

鑒別

理化鑒別 取本品粉末4g,加水適量,煮沸10min,濾過。濾液濃縮至6ml,加等量醋酸乙酯提取,提取液置水浴上蒸乾。殘渣加水2ml使溶解,溶液分為2份,一份加碳酸鉀少量,片刻後顯黃綠色;另一份加濃氨液2滴,顯橙紅色。(檢查沒食子酸)

歸經

心;肝;脾經

性味

平;甘;微酸

功能主治

散瘀;止血;寧心安神;解毒。主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紫斑;外傷出血;跌打損傷;心悸;失眠;瘡癤癰腫;燙火傷;毒蟲螫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鮮品絞汁,30-60。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研末撒敷。

復方

1治吐血,咳血,鼻衄,牙齦出血,內傷出血: 鮮土三七二至三兩。水煎或搗汁服,連服數日。2治癔病,驚悸,失眠,煩躁驚狂: 鮮土三七二至三兩,豬心一個(不要剖割,保留內部血液),置瓦罐中燉熟,去草,當天分二次吃,連吃十至三十天。3治白帶,崩漏: 鮮土三七二至三兩。水煎服。 (1方以下出《浙江民間常用草藥》)4治跌打損傷: 鮮景天三七適量。搗爛外敷。 (《上海常用中草藥》) 5治尿血: 景天三七五錢。加紅糖引,水煎服。 (《山西中草藥》)6治蠍子螫傷: 鮮景天三七適量。加食鹽少許,搗爛敷患處。 (《山西中草藥》)

臨床應用

治療各種出血。觀察各種類型出血共346例,總有效率為90.8%,顯效率為76.9%。臨床證明,對內科各種出血(包括消化道、肺及支氣管出血及血液病出血等)有較好的止血效果,尤以對潰瘍病合併上消化道出血者療效最為滿意,約90%左右的病例在用藥5天(中等出血)或7天(大出血)內大便隱血即轉為陰性;對婦科各種出血也有一定療效;對外科手術出血也有些作用。此外,對部分病人有提升血小板和白血球的作用。

制劑及用法:1.糖漿--每毫升相當原生藥2g,每日3次,每次15-20ml。

2.注射液--每毫升相當於原生藥3g。肌注2-4ml,每日2次;靜注10-20ml,每日 1-2次。注射劑以靜注療效較好,適宜於出血量較大者;肌注宜用於小量出血者。注射液對手術止血有一定作用,若在術前使用,可減少術中出血。

各家論述

1.《植物名實圖考》:治吐血。

2.《山西中藥志》:止血。治崩漏,便血。

3.《浙江中藥資源名錄》:治跌打損傷。

4.《浙江民間常用草藥》:安神補血,止血化瘀。

5.《山西中草藥》:止血散瘀,消腫止痛。

摘錄
《中華本草》

猜你喜歡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