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竹梅

吊竹梅朗讀

吊竹梅中藥材詳解

《全國中草藥彙編》:吊竹梅

拼音注音
Diao Zhu Mei
別名

花葉竹夾菜、紅蓮、鴨舌紅、金髮草、白帶草、紫背鴨跖草、紅竹殼菜、百毒散

來源

鴨跖草科水竹草屬植物水竹草Zebrina pendula Schnizl.的全草。全年可采,洗淨,鮮用或曬乾。

性味

甘,涼。

注意

體弱虛寒者和孕婦忌服。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涼血,利尿。用於肺結核咳嗽咯血,咽喉腫痛,急性結膜炎,細菌性痢疾,腎炎水腫,尿路感染,白帶,瘭疽,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3~5錢。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中藥大辭典》:吊竹梅

拼音注音
Diao Zhu Mei
別名

水竹草(《嶺南大學校園植物名錄》),金瓢羹、白帶草(《福建民間草藥》),吊竹菜、紫背金牛、血見愁(《南寧市植物誌》),雞舌黃、紅舌草、紅竹仔草(《泉州本草》),花葉竹夾菜(《廣西民間常用草藥》),二打不死、百毒散(《廣西中草藥》),鴨舌紅、紅鴨跖草(《福建中草藥》)。

出處

《福建民間草藥》

來源

為鴨跖草科植物吊竹梅全草

生境分佈

常栽培園地或盆內;野生於山邊、村邊和溝邊較由濕的草地上。福建、廣東、廣西等地有栽培。

原形態

多年生草本。莖稍柔弱,半肉質,分枝,披散或懸垂,長約1米,禿淨或被疏毛。葉無柄;橢圓狀卵形至矩圓形,長3~7厘米,寬1.5~3厘米,先端短尖,上面紫綠色而雜以銀白色,中部邊緣有紫色條紋,下面紫紅色,鞘的頂部和基部或全部均被疏長毛。花團聚於一大一小的頂生的苞片狀的葉內;萼片3,合生成一圓柱狀的管,長約6毫米;花冠管白色,纖弱,長約1厘米,裂片3,玫瑰色,長約3毫米;雄蕊6;子房3室。果為蒴果。花期不定。

化學成分

莖和葉含草酸鈣及樹膠。

藥理作用

葉和莖的煎劑及水提取物(加酒精除去沉澱者)對離體豚鼠迴腸有興奮作用,對離體大鼠子宮、離體兔心和十二指腸均無明顯作用,麻醉狗靜脈注射0.1克(生藥)/公斤也不影響血壓。水提取物在大鼠後肢灌流試驗中有舒張血管作用。

小鼠腹腔注射煎劑1克(生藥)/只,24小時內2只全部死亡,水提取物則無明顯毒性。

性味

《福建民間草藥》:"甘,寒,有毒。"

注意

《南寧市藥物誌》:"孕婦忌服。"

功能主治

治咳嗽吐血,淋病,白帶,痢疾,癰毒。

1《福建民間草藥》:"解熱,益陰,止血,療帶。"

2《南寧市藥物誌》:"外敷消毒癰。"

3《廣西中草藥》:"清熱解毒。治咳血,白帶,慢性痢疾。"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5~1兩(鮮者2~3兩);或搗汁。外用:搗敷。

復方

1治咳血:鮮吊竹梅二至三兩,豬肺四兩。酌加水煎成一碗,飯後服,日兩次。

2治淋病:鮮吊竹梅二至四兩。酌加水煎成一碗,飯前服,日兩次。

3治白帶:鮮吊竹梅二至四兩,冰糖一兩,淡菜一兩。酌加水煎成半碗,飯前服,日兩次。(1方以下出《福建民間草藥》)

4治慢性痢疾:花葉竹夾菜五兩,白米一兩。同炒至半成炭為度,水煎,分三次服。(《廣西中草藥》)

5治急性結膜炎:花葉竹夾菜二兩,野芥蘭一兩。共搗爛,外敷患眼。(《廣西中草藥》)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吊竹梅

拼音注音
Diao Zhu Mei
別名

水竹草、金瓢羹、白帶草、吊竹菜、紫背金牛、血見愁、雞舌黃、紅舌草、紅竹仔草、花葉竹夾菜、二打不死、百毒散、水竹草、金髮草、假石蠶、花葉竹節草、紅竹殼菜、鴨舌紅、紅鴨跖草、百書草、花蝴蝶、風眼草、銀白風眼草

英文名
Herb of Wanderingjew Zwebrina
出處

出自《福建民間草藥》

來源

藥材基源:為鴨跖草科植物吊竹梅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Zebrina pendula Schnizl.[Cyanotis zebrina Nees;C.vittata Linl.]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收,洗淨,曬乾或鮮用。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山邊、村邊和溝旁以及路邊較陰濕的劃地上。

資源分佈:分佈於福建、浙江、廣東、海南、廣西等地。原產墨西哥。

原形態

吊竹梅,多年生草本。長約1m。莖稍柔弱,半肉質,分枝,披散或懸垂。葉互生,無柄;葉片橢圓形、橢圓狀卵形至長圓形,長3-7cm,寬1.5-3cm,先端急尖至漸尖或稍鈍,基部鞘狀抱莖,鞘口或有時全部葉鞘均被疏長毛,上面紫綠色而雜以銀白色,中部和邊緣有紫色條紋,下面紫色,通常無毛,全緣。花聚生於1對不等大的頂生葉狀苞內;花萼連合成1管,長約6mm,3裂,蒼白色;花瓣連合成1管,白色,長約1cm,裂片3,玫瑰紫色,長約3mm;雄蕊6,著生於花冠管的喉部,花絲被紫藍色長細胞毛;子房3室,花柱絲狀,柱頭頭狀,3圓裂。果為蒴果。花期6-8月。

栽培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濕潤氣候,耐蔭,不耐寒。宜選擇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質壤土栽培。 栽培技術 用分株繁殖法。春季,挖出分株,按行株距18cm×10cm開穴栽植,淋水保苗。 田間管理 栽後經常澆水保溫,定期除草松土,每年追肥2-3次。

化學成分

全草分離到β-谷甾醇(β-sitosterol),3β,5α,6β-三羥基豆甾烷(3β,5α,6β-trihydroxyl stigmastane),琥珀酸(succinic acid),葉含4種乙酰花色甙,吊竹梅素(zebrinin)和單去咖啡酰基吊竹梅素(monodecaffeylzebrinin)等。

藥理作用

1.興奮平滑肌作用:葉和莖的煎劑及水提取物(加酒精除去沉澱者)對離體豚鼠迴腸有興奮作用,對離體大鼠子宮、離體兔心和十二指腸均無明顯作用,麻醉狗靜脈注射0.1g(生藥)/kg也不影響血壓。

2. 舒張血管作用:水提取物在大鼠後肢灌流試驗中有。

3. 毒性:小鼠腹腔注射煎劑1g(生藥)/只,24小時內2只全部死亡,水提取物則無明顯。

歸經

膀胱;肺;大腸經

性味

甘;寒;淡

注意

孕婦禁服。

功能主治

清熱利濕;涼血解毒。主不腫;小便不利;淋證;痢疾;帶下;咯血;目赤腫痛;咽喉腫痛;瘡癰腫毒;燒燙傷;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鮮品60-90g;或搗汁。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

1.《福建民間草藥》:解熱,益陰,止血,療帶。

2.《南寧市藥物誌》:外敷消毒癰。

3.《廣西中草藥》:清熱解毒,治咳血,白帶,慢性痢疾。

摘錄
《中華本草》

猜你喜歡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