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草藥彙編》:牛筋草 拼音注音 Niu Jīn Cǎo 別名 蟋蟀草、路邊草、鴨腳草、蹲倒驢、牛頓草、千人踏 來源 為禾本科蟋蟀草屬植物牛筋草Eleusine indica
()
《全國中草藥彙編》:牛尾菜 拼音注音 Niu Wěi Cai 別名 牛尾蕨、土春根、牛尾結、馬尾伸筋、七層樓、金剛豆籐、草菝葜 來源 百合科菝葜屬植物牛尾菜Smilax r
()
拼音注音 Niu Wěi Shēn 別名 粘山藥、粘狗苕、粘芋、黃藥、黏粘粘 出處 《植物名實圖考》謂:「薯蕷,《本經》上品,即今山藥……雲南有一種,根長尺餘,色白而扁,葉圓
()
《中藥大辭典》:牛喉嚨 拼音注音 Niu Hou Lonɡ 出處 《千金·食治》 來源 牛科動物黃牛及水牛的喉嚨。 功能主治 治反胃吐食。 1《千金·食治》:"主小兒
()
《中藥大辭典》:牛口涎 拼音注音 Niu Kǒu Xian 別名 牛涎(《千金方》) 出處 《本草拾遺》 來源 為牛科動物黃牛或水牛的唾涎。 功能主治 治噎膈,反胃嘔
()
《中藥大辭典》:牛乳 拼音注音 Niu Rǔ 出處 《本草經集注》 來源 牛科動物黃牛或水牛的乳汁。 歸經 1《要藥分劑》:"入心、肺二經。" 2《本草再新》:"入肺
()
拼音注音 Niu Da Li 別名 豬腳笠、山蓮藕、金鐘根、倒吊金鐘、大力薯 來源 為豆科崖豆籐屬植物美麗崖豆籐Millettia specisoa Champ.,以根入藥。全年可采,以秋
()
拼音注音 Niu Sǎnɡ Guǎn Shu Gēn 出處 《雲南中草藥》 來源 獼猴桃科植物瀾滄水東哥的根,夏、秋采收。曬乾或鮮用。 性味 甘淡,平,有毒。 功能主治
()
《全國中草藥彙編》:泥鰍 拼音注音 Ni Qiū 別名 魚鰍 來源 鰍科動物泥鰍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Cantor)的活體及粘液。四季可捕捉,洗淨即可。 性味 甘,
()
《全國中草藥彙編》:泥胡菜 拼音注音 Ni Hu Cai 別名 剪刀草、石灰菜、絨球、花苦荬菜、苦郎頭 來源 菊科泥胡菜屬植物泥胡菜Hemistepta lyrata Bunge[H. car
()
《全國中草藥彙編》:檸檬 拼音注音 Ninɡ Menɡ 別名 黎檬 來源 芸香科柑橘屬植物檸檬Citrus limonia Osbeck,以果與根入藥。根全年可采,果秋冬采。 性味 果
()
拼音注音 Ninɡ Tiao Zi 英文名 seed of Intermediate Peashrub. 出處 出自《中國沙漠地區藥用植物》 來源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中間錦雞兒的種子。 拉丁
()
拼音注音 Niao Pao Cǎo 別名 羊卵泡 出處 《陝甘寧中草藥選》 來源 為豆種植物苦馬豆的果實。秋季采收,晾乾。 生境分佈 生於河邊、溝旁、地埂,沙質土
()
《中藥大辭典》:奶汁樹 拼音注音 Nǎi Zhī Shu 別名 牛奶子樹、下乳草 出處 《江西草藥》 來源 為桑科植物窄葉台灣榕的根及葉。秋、冬采收。 生境分佈
()
《全國中草藥彙編》:女金蘆 別名 扇把草、地蜈蚣、石蠶、石角、小骨碎補、紫柄茀蕨 來源 蕨類水龍骨科紫柄茀蕨Phymatodes crentopinnata (Clarke) Ching,以根入藥。
()
《中藥大辭典》:女貞根 拼音注音 Nǚ Zhēn Gēn 出處 《重慶草藥》 來源 木犀科植物女貞的根,9~10月採挖。 性味 《重慶草藥》:"苦,平,無毒。" 功能主治 《
()
《中藥大辭典》:女貞葉 拼音注音 Nǚ Zhēn Ye 別名 冬青葉(《海上方》),土金剛葉、爆竹葉(《貴州民間方藥集》)。 出處 《綱目》 來源 木犀科植物女貞的葉片,全
()
別名 母齊頭、金花菜、黃花草子、草頭 來源 豆科南苜蓿Medicago hispida Gaertn.,以全草、根入藥。 生境分佈 長江下游各省。 性味 全草:苦、微澀,平。 根:苦、
()
《中藥大辭典》:南瓜須 拼音注音 Nan Guā Xū 別名 南瓜蔓 出處 《江西中醫藥》12:49,1954 來源 為葫蘆科植物南瓜莖上的捲鬚。 功能主治 治婦人乳縮(
()
拼音注音 Nan She Tenɡ Guǒ 別名 合歡花、狗葛子、皮猢子、鴉雀食。 來源 藥材基源:為衛矛科植物南蛇籐Celastrus orbiculatus Thunb.的果實。 拉丁植物動
()
《全國中草藥彙編》:女婁菜 拼音注音 Nǚ Lou Cai 別名 野罌粟[昆明]、罐罐花、對葉草、對葉菜[貴州] 來源 石竹科女婁菜屬植物女婁菜Melandrium apricum (Turc
()
《中藥大辭典》:南蛇籐葉 拼音注音 Nan She Tenɡ Ye 出處 《中國藥植志》 來源 為衛矛科植物南蛇籐的葉片。 化學成分 含5種黃酮甙:山柰酚-7-鼠李糖甙,
()
《中國藥典》:南鶴虱 拼音注音 Nan He Shī 英文名 FRUCTUS CAROTAE 來源 本品為傘形科植物野胡蘿蔔Daucus carota L.的乾燥成熟果實。秋季果實成熟時割取果枝
()
《中藥大辭典》:南燭葉 拼音注音 Nan Zhu Ye 別名 南燭枝葉(《開寶本草》)。 出處 《本草新編》 來源 為杜鵑花科植物烏飯樹的葉。8~9月采收,揀淨小枝及雜質,
()
別名 枳椇子 來源 鼠李科南枳椇Hovenia acerba Lindl.,以種子入藥。 生境分佈 浙江。 性味 甘,平。 功能主治 止渴除煩,解酒毒,利二便。主治醉酒,煩熱,口渴,嘔
()
《中國藥典》:麻黃根 拼音注音 Ma Huanɡ Gēn 英文名 RADIX EPHEDRAE 來源 本品為麻黃科植物草麻黃Ephedra sinica Stapf 或中麻黃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
()
《中藥大辭典》:南天竹子 拼音注音 Nan Tiān Zhu Zi 別名 紅杷子(王玷桂《不藥良方》),天燭子(《三奇方》),紅枸子(《現代實用中藥》),南竹子(《廣西中藥志》),鑽石黃(《上海常
()
別名 復葉葡萄、黑葡萄、野葡萄 來源 葡萄科麻羊籐Vitis piasezkii Maxim.,以幼莖流出液汁入藥。 生境分佈 陝西、山西、河南、四川。 性味 微苦、澀,平。
()
《中藥大辭典》:麻蕡 拼音注音 Ma Fen 別名 麻勃(《本經》),麻藍、青羊、青葛(《吳普本草》)。 出處 《本經》 來源 為桑科植物大麻的幼嫩果穗。 性味 辛,平
()
《中藥大辭典》:麻妹條葉 拼音注音 Ma Mei Tiao Ye 出處 《貴州草藥》 來源 為衛矛科植物粉背南蛇籐的葉。 性味 辛,平。 功能主治 止血生肌,治刀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