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Ci Qiū 別名 鳥不宿、釘木樹、丁桐皮 來源 五加科刺楸屬植物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 (Thunb.) Koidz.,以根、根皮或樹皮入藥。全年可采,洗淨切段,曬乾
()
別名 龍鬚草、繡球草 來源 莎草科刺子莞Rhynchospora rubra (Lour.) Makino,以全草入藥。 生境分佈 華東、西南、華南。 性味 甘、鹹,平。 功能主治 清熱利
()
拼音注音 Ci Nan She Tenɡ 別名 爬山虎(《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 出處 《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 為衛矛科植物刺南蛇籐的根、果實或莖。春、秋割取
()
《全國中草藥彙編》:催乳籐 別名 奶汁籐 來源 蘿藦科催乳籐Heterostemma oblongifolium Cost.,以全株入藥。 生境分佈 廣東、廣西。 功能主治 催乳。主治乳汁
()
《中藥大辭典》:鷿鷈 拼音注音 Pi Tī 別名 鷈、須贏(《爾雅》),刁鴨(《食療本草》),油鴨(《綱目》),水鴒仃(《醫林纂要》),水葫蘆(《中國動物圖譜·鳥類》)。 出處 《本草拾
()
《全國中草藥彙編》:駁骨丹 拼音注音 Bo Gǔ Dān 別名 小駁骨、細葉駁骨蘭、臭黃籐 來源 為爵床科裹籬樵屬植物裹籬樵Gendarussa vulgaris Nees [Justicia gen
()
《全國中草藥彙編》:鼻血草 拼音注音 Bi Xiě Cǎo 別名 紅活美、滇荊芥、土荊芥 來源 唇形科滇荊芥屬植物蜜蜂花Melissa axillaris (Benth.) Bakh. f. [M. parvi
()
《中藥大辭典》:飽飯花枝葉 拼音注音 Bǎo Fan Huā Zhī Ye 出處 《四川常用中草藥》 來源 為杜鵑花科植物小葉珍珠花的枝葉。全年可采。 性味 苦,平。
()
《中藥大辭典》:鱉肉 拼音注音 Biē Rou 出處 《別錄》 來源 為鱉科動物中華鱉的肉。 化學成分 食部100克含水分80克,蛋白質16.5克,脂肪1.0克,碳水化物1.6克,灰
()
《全國中草藥彙編》:飽飯花 拼音注音 Bǎo Fan Huā 別名 小葉珍珠花、烏飯子、米飯花 來源 杜鵑花科飽飯花Vaccinium laetum Diels,以枝葉、果實入藥。 生境
()
《全國中草藥彙編》:鞭打繡球 拼音注音 Biān Dǎ Xiu Qiu 別名 地草果、紅頂珠、頂珠草、底線果、地紅參、地紅豆、地胡椒、月月換葉、連線草[雲南] 來源 玄
()
《全國中草藥彙編》:鞭葉鐵線蕨 拼音注音 Biān Ye Tiě Xian Jue 別名 巖虱子、有尾鐵線蕨、過山龍 來源 蕨類鐵線蕨科鞭葉鐵線蕨Adiantum caudatum L.,以全
()
《中藥大辭典》:鴇肉 拼音注音 Bǎo Rou 出處 《飲膳正要》 來源 為鴇科動物大鴇的肉。 生境分佈 棲於空曠的草原上,善奔馳,常成群覓食,食物以植物質為主。繁
()
《全國中草藥彙編》:霸王鞭 拼音注音 Ba Wanɡ Biān 別名 刺金剛、金剛纂 來源 大戟科霸王鞭Euphorbia royleana Boiss.,以全草(乳汁)入藥。 生境分佈 雲南
()
《中藥大辭典》:敗醬 拼音注音 Bai Jianɡ 別名 鹿腸(《本經》),鹿首、馬草、澤敗(《別錄》),鹿醬(《藥性論》),酸益(《日華子本草》),苦菜、苦蘵(《綱目》),野苦菜(《植物名實圖考
()
拼音注音 Bei Chǐ 來源 藥材習分紫貝齒與白貝齒兩類,入藥以紫貝齒為多。 紫貝齒為寶貝科動物蛇首眼球貝Erosaria (Ravitrona) caputserpentis (L.)、山貓寶貝Cypraca (L
()
《全國中草藥彙編》:遍地金 拼音注音 Bian Di Jīn 別名 小疳藥、雀舌草、痧子草、青魚膽、肝炎草、螞蟻草 來源 金絲桃科遍地金Hypericum elodeoides Choisy,
()
拼音注音 Bei Zǐ 別名 貝齒(《雷公炮炙論》),白貝(《日華子本草》),白海蚆(《簡便單方》),白貝齒(《藥材資料彙編》)。 出處 《本經》 來源 為寶貝科動物貨貝或環紋
()
《中藥大辭典》:辮子草根 拼音注音 Bian Zi Cǎo Gēn 出處 《雲南中草藥》 來源 為豆科植物小葉三點金的根。夏、秋采收。 性味 江西《草藥手冊》:"甘,平。"
()
《中藥大辭典》:蝙蝠 拼音注音 Biān Fu 別名 服翼(《爾雅》),天鼠、伏翼(《本經》),飛鼠、老鼠、蟙蟔(《方言》),仙鼠(《爾雅》郭璞注),夜燕(《綱目》) 出處 《本經》 來
()
拼音注音 Bao Pi Gū 別名 豹皮香菇、白香菇 來源 藥材基源:為白蘑科真菌潔麗香菇的子實體。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entinus lepideus Fr.[Agaricus lepideus Fr
()
《中藥大辭典》:薜荔根 拼音注音 Bi Li Gēn 出處 《福建中草藥》 來源 為桑科植物薜荔的根。隨時可采。曬乾備用。 性味 苦,平。 功能主治 祛風除濕,舒
()
拼音注音 Bi Li Guǒ 別名 王不留行[廣西、廣東]、涼粉果、爬牆虎、木饅頭、木蓮、絡石籐、風不動 來源 桑科榕屬植物薜荔Ficus pumila L.,以花序托(俗稱果實)入
()
《中藥大辭典》:薜荔 拼音注音 Bi Li 別名 木蓮籐(《日華子本草》),辟萼(《質問本草》),石壁蓮(《植物名匯》),木瓜籐、膨泡樹、餅泡樹、壁石虎、木壁蓮(《中國樹木分類學》),
()
《中國藥典》:蓖麻子 拼音注音 Bi Ma Zi 英文名 SEMEN RICINI 來源 本品為大戟科植物蓖麻Ricinus communis L.的乾燥成熟種子。秋季採摘成熟果實,曬乾,除去果殼,
()
拼音注音 Bi Ma 別名 紅蓖麻 來源 本品為大戟科植物蓖麻Ricinus communis L.的種子(見「蓖麻子」)、根及葉入藥。夏秋采根及葉,分別曬乾或鮮用。 性味 葉:甘
()
《中藥大辭典》:萆薢 拼音注音 Bi Xie 別名 百枝(《吳普本草》),竹木(《雷公炮炙論》),赤節(《別錄》),白菝葜(《日華子本草》),粉萆薢(《本草從新》),金剛、硬飯團(《植物名實圖考
()
拼音注音 Bō Luo Pi 別名 波羅、番婁子、露兜子、地菠蘿、草菠蘿 出處 本品始載於《植物名實圖考》,以露兜子為名。云:「露兜子產廣東,一名波羅,生山野間,實如蘿
()
《全國中草藥彙編》:菝葜 拼音注音 Ba Qiā 別名 金剛籐、鐵菱角、馬加勒、筋骨柱子、紅燈果 來源 百合科菝葜屬植物菝葜Smilax china L.的根狀莖。其葉也入藥
()
《全國中草藥彙編》:荸薺 拼音注音 Bi Ji 別名 馬蹄、烏芋、地栗、地梨、苾薺、通天草[浙江杭州] 來源 莎草科荸薺屬植物荸薺Eleocharis dulcis (Burm. f.) Tr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