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草藥彙編》:蘋 拼音注音 Pinɡ 別名 田字草、四葉草、四葉蓮、四葉菜、四葉蘋、十字草、破銅錢、水銅錢 來源 蘋科蘋屬植物蘋Marsilea quadrifolia L.,
()
《全國中草藥彙編》:破布草 拼音注音 Po Bu Cǎo 別名 野甘露 來源 唇形科破布草Stachys kouyangensis (Van.)Dunn,以全草入藥。 生境分佈 四川、貴州、雲南
()
拼音注音 Po Tiān Cai 別名 大將軍、野煙、紅麻菠蘿、紅雪柳、蒙自苣、野萵筍 來源 桔梗科山梗菜屬植物破天菜Lobelia seguinii Levl. et Vant.,以根或全草入
()
別名 土山龜、石下龜、鑽石龜 來源 葫蘆科盤石龜Thladiantha rigrapunctata Kuang, aff.,以塊根入藥。 生境分佈 江西。 性味 苦,寒。 注意 本品久服可致
()
別名 牌骨七 來源 蘭科杓蘭屬植物毛杓蘭Cypripedium franchetii Wils.,以根入藥。夏秋採挖,洗淨曬乾。 性味 微苦,寒。 功能主治 理氣,止咳,止痛。用於氣滯咳嗽,
()
《中藥大辭典》:爬樹龍 拼音注音 Pa Shu Lonɡ 別名 過山龍、過江龍、青竹標、金草箍、麒麟葉(《雲南中草藥選》)。 出處 《雲南思茅中草藥選》 來源 為天
()
《中藥大辭典》:泡泡草 拼音注音 Pao Pao Cǎo 別名 尖葉棘豆、山泡泡、羚羊蛋 出處 《中國沙漠地區藥用植物》 來源 為豆科植物山棘豆的全草。夏、秋採集
()
拼音注音 Pao Zhǎnɡ Guǒ 出處 《雲南中草藥》 來源 為無患子科植物小果倒地鈴的果實。夏、秋採集。曬乾或鮮用。 性味 微苦,寒。 功能主治 祛風解痙
()
拼音注音 Pao Tonɡ Gēn 來源 藥材基源:為玄參科植物泡酮工毛泡酮的根或根皮。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aulownia fortunei (Seem.) Hemsl.P.tomentosa (Thunb.)Steud
()
拼音注音 Pao Tonɡ 別名 空桐木、白桐、水桐、桐木樹、紫花樹 來源 玄參科泡桐屬植物泡桐Paulownia fortunei (Seem.)Hemsl.及銹毛泡桐P. tomentosa (Thunb.)Ste
()
拼音注音 Pǔ ěr Cha Gāo 來源 藥材基源:為山茶科植物普洱茶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 var.assamica(Mast.)Kitamura 〔Thea assamica Mast.〕的嫩葉製成的膏。
()
《中藥大辭典》:樸消 拼音注音 Pǔ Xiāo 別名 朴硝石(《吳普本草》),消石樸(《別錄》),海末(《石藥爾雅》),朴硝(《局方》),鹽消、皮消、水消(《綱目》),海皮硝、毛硝(《藥材學》)。
()
《全國中草藥彙編》:普洱茶 拼音注音 Pǔ ěr Cha 來源 山茶科普洱茶1.Camellia cochinchinensis Lour.;2.C. sinensis var. assamica,以嫩葉加工品入藥。 生境分
()
《中國藥典》:枇杷葉 拼音注音 Pi Pa Ye 別名 盧橘 英文名 FOLIUM ERIOBOTRYAE 來源 本品為薔薇科植物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Lindl.的乾燥葉。
()
《全國中草藥彙編》:披針葉毛茛 來源 毛茛科披針葉毛茛Ranunculus amurensis Komar.,以全草入藥。 生境分佈 黑龍江、吉林、四川。 性味 辛,微寒。有小毒。 功
()
拼音注音 Pī Sǎn Tanɡ Jie 來源 藥材基源:為十字花科植物灰毛糖芥的種子。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rysimum diffusum Ehrh. 采收和儲藏:8-9月採集成熟果實,曬乾,打下
()
《全國中草藥彙編》:平貝母 拼音注音 Pinɡ Bei Mǔ 別名 平貝 英文名 BULBUS FRITILLARIAE USSURIENSIS 來源 本品為百合科植物平貝母Fritillaria ussuri
()
拼音注音 Pu Fu Jǐn 別名 白地黃瓜、地白菜、野白菜、冷毒草、王瓜草、黃瓜草、黃瓜香、黃瓜菜、銀茶匙、石白菜、雪裡青 來源 堇菜科堇菜屬植物蔓莖堇菜Vio
()
別名 土黃芩[貴州] 來源 唇形科偏花黃芩Scutellaria tayloriana Dunn,以根入藥。 生境分佈 湖南、廣東、廣西、貴州。 性味 苦,寒。 功能主治 清熱燥濕。
()
《全國中草藥彙編》:藕 拼音注音 ǒu 來源 本品為睡蓮科植物蓮Nelumbo nucifera Gaertn. 的根狀莖。秋冬採挖,多生用。 性味 甘,寒。 功能主治 涼血散瘀,止渴除
()
拼音注音 ōu Mian Mǎ 別名 貫眾、鱗毛蕨 來源 藥材基源:為鱗毛蕨科植物歐洲鱗毛蕨的根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Dryopteris filix-mas(L.)Schott〔Polypodium fili
()
拼音注音 Niu e Cǎo 別名 紅茅草、地藍花 來源 藥材基源:為鴨跖草科植物狹葉水竹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urdannia loriformis(Hassk.)Rolla Rao et Kam
()
拼音注音 Niu Tenɡ Guǒ 來源 藥材基源:為木通科植物那籐Stauntonia hexaphylla Decne.或尾葉那籐S.Hexaphylla Decne.var.urophylla Hand.-Mazz.的果實。 拉丁植物
()
《中藥大辭典》:牛蒡根 拼音注音 Niu Banɡ Gēn 別名 惡實根(《別錄》),鼠粘根(《延年方》),牛菜(《本草衍義》)。 出處 《藥性論》 來源 菊科植物牛蒡的根,10月間
()
《中國藥典》:牛蒡子 拼音注音 Niu Banɡ Zǐ 別名 大力子、惡實 英文名 FRUCTUS ARCTII 來源 本品為菊科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 L.的乾燥成熟果實。秋季
()
《全國中草藥彙編》:牛蒡 來源 為菊科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 L.的根。四季可采,洗淨切片曬乾用。 性味 苦、辛,寒。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疏風利咽。用於風熱感冒,咳嗽
()
《全國中草藥彙編》:牛西西 拼音注音 Niu Xī Xī 來源 為蓼科酸模屬多種植物的統稱。除皺葉酸模、羊蹄和齒果酸模外,尚有巴天酸模Rumex patientia L.,乳突葉酸模R. c
()
拼音注音 Niu She Tou 別名 苣荬菜(《植物名實圖考》),野苦荬(《廣州植物誌》),山苦荬(《廣西中草藥》),牛舌片(南川《常用中草藥手冊》)。 出處 《民間常用草藥彙編》
()
《全國中草藥彙編》:牛耳大黃 拼音注音 Niu ěr Dai Huanɡ 別名 土大黃、牛舌頭葉、金不換 來源 為蓼科酸模屬植物牛耳酸模Rumex nepalensis Spreng.,以根、
()
拼音注音 Niu Jīn Guǒ 別名 牛筋果、弓刺、連江勒。 英文名 perforatus Palius 出處 始載於《新華本草綱要》。 來源 藥材基源:為苦木科植物牛筋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