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蜇蛾科昆蟲家蜇BombyxmoriLinnaeus的糞便。 歸經 歸肝、脾、胃經。 性味 甘、辛,溫。 功能主治 除濕利痺,緩急舒筋。用於風濕痺痛,吐瀉轉筋。 用法用
()
《全國中草藥彙編》:苦菜 拼音注音 Kǔ Cai 別名 敗醬草[東北]、苦葉苗、活血草、苦丁菜、苦麻菜、小苦苣、黃鼠草 來源 菊科野苦荬屬植物山苦荬Ixeris chinens
()
《全國中草藥彙編》:苦楝皮 拼音注音 Kǔ Lian Pi 別名 苦楝、楝樹果、楝棗子、苦楝樹、森樹、翠樹、紫花樹、川楝皮 英文名 CORTEX MELIAE 來源 本品為楝
()
《中藥大辭典》:金橘葉 拼音注音 Jīn Ju Ye 出處 《本草再新》 來源 為芸香料植物金橘及金彈的葉。春季采收,除去細梗,曬乾。 性狀 乾燥葉多數呈筒狀,有光澤
()
《中藥大辭典》:醬 拼音注音 Jianɡ 出處 《別錄》 來源 系用麵粉或豆類,經蒸罨發酵,加鹽、水製成的糊狀物。 化學成分 醬以大豆或麵粉為主要原料,每100克醬的
()
拼音注音 Ji Yīnɡ Su 別名 老鼠竻 英文名 Mexican Pricklepoppy 出處 始載於《中國高等植物圖鑒》。 來源 藥材基源:為罌粟科植物薊罌粟的全草。 拉
()
《中國藥典》:積雪草 拼音注音 Jī Xuě Cǎo 別名 崩大碗、馬蹄草、雷公根、蚶殼草、銅錢草、落得打 英文名 HERBA CENTELLAE 來源 本品為傘形科植物積雪草
()
拼音注音 Jian Lan Ye 出處 《綱目拾遺》 來源 為蘭科植物建蘭的葉片。全年可采,鮮用或曬乾用。 歸經 《泉州本草》:"入心、脾、肺三經。" 性味 《泉
()
《中國藥典》:京大戟 拼音注音 Jīnɡ Da Jǐ 別名 大戟、龍虎草、天平一枝香、膨脹草、將軍草、震天雷 英文名 RADIX EUPHORBIAE PEKINENSIS 來源 本品為
()
《中國藥典》:九香蟲 拼音注音 Jiǔ Xiānɡ Chonɡ 英文名 ASPONGOPUS 來源 本品為蝽科昆蟲九香蟲Aspongopus chinensis Dallas 的乾燥體。11月至次年3 月前捕
()
《中國藥典》:黃連 拼音注音 Huanɡ Lian 別名 雲連、雅連、川連、味連、雞爪連 英文名 RHIZOMA COPTIDIS 來源 本品為毛茛科植物黃連Coptis chinensis Fr
()
《中國藥典》:黃芩 拼音注音 Huanɡ Qin 別名 山茶根、黃芩茶、土金茶根 英文名 RADIX SCUTELLARIAE 來源 本品為唇形科植物黃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
《中藥大辭典》:藿香 拼音注音 Huo Xiānɡ 出處 《別錄》 來源 為唇形科植物廣藿香或藿香的全草。廣藿香於6~7月間生長繁茂時采收,海南地區每年收2次,第1次在5~6月
()
《中國藥典》:荷葉 拼音注音 He Ye 英文名 FOLIUM NELUMBINIS 來源 本品為睡蓮科植物蓮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乾燥葉。夏、秋二季采收,曬至七、八成干時,除
()
《中國藥典》:萊菔子 別名 蘿蔔子 英文名 SEMEN RAPHANI 來源 本品為十字花科植物蘿蔔Raphanus sativus L.的乾燥成熟種子。夏季果實成熟時采割植株,曬乾,搓出種子
()
拼音注音 Lan Huā Ji Dou 英文名 all-grass of Skyblueflower Crazyweed 出處 始載於《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新華本草綱要》:河北、山西以根作為黃芪
()
《全國中草藥彙編》:露蕊烏頭 拼音注音 Lu Ruǐ Wū Tou 別名 羅砧巴 來源 毛茛科露蕊烏頭Aconitum gymnandrum Maxim.,以根、花、葉入藥。 生境分佈 青海
()
拼音注音 Qiū Yǐn 別名 蠖蚓、豎蠶(《爾雅》),丘螾(《淮南子》),蝽端(《淮南子》高誘注),附蚓、寒蟪、寒蚓(《吳普本草》),蜿螾、引無(《廣雅》),曲螾(崔豹《古今注》),曲蟮(《小品方
()
《全國中草藥彙編》:葡萄 拼音注音 Pu Tɑo 別名 索索葡萄、草龍珠、葡萄秧 來源 葡萄科葡萄屬植物葡萄Vitis vinifera L.,以果、根、籐入藥。秋季采,曬乾或鮮用
()
《全國中草藥彙編》:藕 拼音注音 ǒu 來源 本品為睡蓮科植物蓮Nelumbo nucifera Gaertn. 的根狀莖。秋冬採挖,多生用。 性味 甘,寒。 功能主治 涼血散瘀,止渴除
()
《全國中草藥彙編》:硇砂 拼音注音 Nao Shā 別名 紫硇砂、白硇砂、鹼硇砂、紅硇砂、藏腦、腦砂、淡硇砂 來源 藥材有紫硇砂和白硇砂兩種。紫硇砂為紫色食鹽,白
()
《中藥大辭典》:牛奶柴 拼音注音 Niu Nǎi Chai 出處 《閩東本草》 來源 為桑科植物天仙果的莖、葉。夏、秋采收,洗淨曬乾。 歸經 入肺、脾、腎三經。
()
《中藥大辭典》:南籐 拼音注音 Nan Tenɡ 別名 丁父、丁公寄(《別錄》),丁公籐(《本草拾遺》),石南籐(《本草圖經》),搜山虎(《滇南本草》),風籐(《綱目》),藍籐(《植物名實圖考》),
()
拼音注音 Manɡ Xiao Mǐ Cǎo 出處 《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 來源 為玄參科植物芒小米草的全草。7~8月采,切段、曬乾。 生境分佈 生於林內、灌叢間,或山地草
()
《中藥大辭典》:沒食子 拼音注音 Mei Shi Zǐ 別名 墨石子(《雷公炮炙論》),無食子(《藥性論》),沒石子(《子母秘錄》),無石子(《酉陽雜俎》),麻茶澤(《方輿志》)。 出處 《
()
《中國藥典》:木鱉子 拼音注音 Mu Biē Zǐ 來源 本品為葫蘆科植物木鱉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 (Lour.)Spreng. 的乾燥成熟種子。冬季采收成熟果實,剖開,曬至半干,除
()
拼音注音 Mi Huā Jiǎo Hāo 別名 密毛角蒿、紅花角蒿、角蒿 英文名 root of Compact Incarvillea 出處 始載於《青藏高原藥物圖鑒》。 來源 藥材基
()
《中國藥典》:明黨參 拼音注音 Minɡ Dǎnɡ Shēn 別名 明沙參、粉沙參、山花 英文名 RADIX CHANGII 來源 本品為傘形科植物明黨參Changium smyrnioides W
()
拼音注音 Lonɡ Yǎn 別名 桂圓 來源 見"龍眼肉"。 歸經 入心、脾、胃。 性味 甘、平溫、無毒。 注意 患有外感實邪,痰飲脹滿者勿食龍眼肉。 功
()
《全國中草藥彙編》:驢蹄草 別名 驢蹄菜、立金花 來源 毛茛科驢蹄草屬植物驢蹄草Caltha palustris L.,以根及葉入藥。夏秋採集,曬乾。 性味 辛、微苦,涼。 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