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大辭典》:白芥子 拼音注音 Bai Jie Zǐ 別名 辣菜子(《中藥志》) 出處 《唐本草》 來源 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種子。夏末、秋初果實成熟時割取全株,曬
()
拼音注音 Hēi Dǐnɡ Juǎn Bǎi 別名 紅骨草、馬尾草、百葉草、雞腳草 英文名 Blacktop Spikemoss 出處 始載於《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蕨類植物門》。
()
拼音注音 Huanɡ Xiānɡ Ru 別名 香薷、寸薷 出處 《泉州本草》 來源 為唇形科植物黃香薷的全草。中秋前采收地上部分,曬乾,或鮮用。 生境分佈 生於山
()
拼音注音 Huanɡ Qi 別名 戴糝(《本經》),戴椹、獨椹、蜀脂、百本(《別錄》),王孫(《藥性論》),百藥綿(侯寧極《藥譜》),綿黃耆(《本草圖經》),黃芪(《綱目》),箭芪(劉仕廉《醫學集成
()
《中藥大辭典》:黃明膠 拼音注音 Huanɡ Minɡ Jiāo 別名 水膠(《外台》),牛皮膠(《本草圖經》),海犀膠(《綱目》),廣膠、明膠(《本經逢原》)。 出處 《食療本草》 來
()
《中藥大辭典》:虎尾輪根 拼音注音 Hǔ Wěi Lun Gēn 出處 《閩南民間草藥》 來源 為豆科植物貓尾射的根。 歸經 入肺、胃、腎三經。 1《廣西中藥志》:"入
()
《中藥大辭典》:藿香 拼音注音 Huo Xiānɡ 出處 《別錄》 來源 為唇形科植物廣藿香或藿香的全草。廣藿香於6~7月間生長繁茂時采收,海南地區每年收2次,第1次在5~6月
()
《全國中草藥彙編》:葫蘆蘚 別名 石松毛、牛毛七、火堂須、紅孩兒 來源 苔蘚類葫蘆蘚Funaria bygrometrica Sibth.,以全草入藥。 生境分佈 分佈於四川、貴州。
()
來源 本品為胡麻科植物胡麻的成熟種子。 歸經 入肺、脾、肝、腎經。 性味 甘,平。 功能主治 潤燥滑腸,滋養肝腎。用於津枯血燥、大便秘結,病後體虛、眩暈乏力
()
《中藥大辭典》:胡蘿蔔 拼音注音 Hu Luo Bo 別名 黃蘿蔔(《本草求原》),胡蘆菔、紅蘆菔(《隨息居飲食譜》),丁香蘿蔔(《現代實用中藥》),金筍(《廣州植物誌》),紅蘿蔔(《嶺南草
()
《中藥大辭典》:胡荽 拼音注音 Hu Suī 別名 香菜(《韻略》),香荽(《本草拾遺》),胡菜(《外台》),蒝荽(《唐小說》),園荽(《東軒筆錄》),芫荽(《日用本草》),莞荽(《普濟方》),莛荽菜、莛
()
拼音注音 Huai Shān 別名 山藥 來源 為薯蕷科植物薯蕷Dioscorea opposita Thunb.的乾燥根莖。 歸經 入肺、脾、腎、胃。 性味 平、甘、無毒。 注
()
《全國中草藥彙編》:海浮石 拼音注音 Hǎi Fu Shi 別名 浮石、浮海石、浮水石、海石花 來源 藥材分海浮石和海石花兩類。海浮石為火山噴發出的岩漿所形成的石
()
《全國中草藥彙編》:海粉 拼音注音 Hǎi Fěn 別名 海兔粉、藍斑背肛海兔 來源 軟體動物門腹足綱海兔科海兔Notarchus (Bursatella) leachii cirrosus Stimpson [N
()
拼音注音 Jiǎ Da Shǔ 別名 青木香、假通虎城、土木香 出處 《廣西中藥志》 來源 馬兜鈴科植物卵葉馬兜鈴的根。冬季挖取根部,除去地上部分和細根,洗淨,切成
()
拼音注音 Ji Xiōnɡ Wā 別名 山雞;山蛙;石板蛙 英文名 toad 出處 始載於《中國藥用動物誌》。 來源 藥材基源:為蛙科動物棘胸蛙除去內臟的全體。 拉丁
()
拼音注音 Jiāo Mo 別名 綠紫菜、苔皮、石菜、大本青苔菜、由菜、綠苔、青菜 英文名 reef Monostroma 出處 始載於《中國經濟海藻志》 來源 藥材基源:
()
《全國中草藥彙編》:秋石 拼音注音 Qiū Shi 別名 盆秋石 來源 食鹽的加工品。 生境分佈 安徽。 原形態 本品呈饅頭狀或瓷碗狀。 性味 鹹,寒。
()
《全國中草藥彙編》:葡萄 拼音注音 Pu Tɑo 別名 索索葡萄、草龍珠、葡萄秧 來源 葡萄科葡萄屬植物葡萄Vitis vinifera L.,以果、根、籐入藥。秋季采,曬乾或鮮用
()
《全國中草藥彙編》:硼砂 拼音注音 Penɡ Shā 別名 月石 來源 硼砂礦經精製而成的結晶。 炮製 礦砂挖出後,溶於沸水中,濾去雜質,濾液放冷後析出結晶,取出乾燥
()
《中藥大辭典》:牛奶柴 拼音注音 Niu Nǎi Chai 出處 《閩東本草》 來源 為桑科植物天仙果的莖、葉。夏、秋采收,洗淨曬乾。 歸經 入肺、脾、腎三經。
()
《中藥大辭典》:麥門冬 拼音注音 Mai Men Dōnɡ 別名 麥冬(《藥品化義》) 出處 《本經》 來源 為百合科植物沿階草的塊根。商品大多為栽培品。浙江於栽培後
()
拼音注音 Manɡ Xiao Mǐ Cǎo 出處 《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 來源 為玄參科植物芒小米草的全草。7~8月采,切段、曬乾。 生境分佈 生於林內、灌叢間,或山地草
()
《全國中草藥彙編》:米仔蘭 拼音注音 Mǐ Zǎi Lan 別名 碎米蘭、蘭花米、珠蘭、木珠蘭 來源 楝科米仔蘭屬植物樹蘭Aglaia odorata Lour.,以枝、葉及花入藥。夏
()
《中藥大辭典》:沒食子 拼音注音 Mei Shi Zǐ 別名 墨石子(《雷公炮炙論》),無食子(《藥性論》),沒石子(《子母秘錄》),無石子(《酉陽雜俎》),麻茶澤(《方輿志》)。 出處 《
()
拼音注音 Lin Shǐ Jue 別名 土黃連、還魂草、豬毛七 英文名 Fragrant Lindsaea 出處 始載於《中國高等植物圖鑒》。 來源 藥材基源:為鱗始蕨科植物鱗
()
《全國中草藥彙編》:露蕊烏頭 拼音注音 Lu Ruǐ Wū Tou 別名 羅砧巴 來源 毛茛科露蕊烏頭Aconitum gymnandrum Maxim.,以根、花、葉入藥。 生境分佈 青海
()
拼音注音 Lian Yǔ Guan Zhonɡ 別名 巴蘭貫眾 英文名 Falxleaf Holly Fern 出處 始載於《海南植物誌》。 來源 藥材基源:為鱗毛蕨科植物鐮羽貫眾的
()
《全國中草藥彙編》:鐮形棘豆 拼音注音 Lian Xinɡ Ji Dou 別名 大夏[藏名] 來源 豆科鐮形棘豆Oxytropis falcata Bunge,以全草入藥。 生境分佈 陝西、甘
()
《中藥大辭典》:梨 拼音注音 Li 別名 快果(陶弘景),果宗、玉乳、蜜父(《綱目》)。 出處 《別錄》 來源 主要為薔薇科植物白梨、沙梨、秋子梨等栽培種的果實。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