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雞中藥材詳解

《中藥大辭典》:竹雞

拼音注音
Zhu Jī
別名

山菌子(《本草拾遺》),雞頭鶻(《東坡詩集》),泥滑滑(《綱目》),竹鷓鴣(《中國動物圖譜·鳥類》)。

出處

汪穎《食物本草》

來源

為難科動物竹雞

生境分佈

分佈長江以南諸省的山地。

原形態

體長約29厘米。嘴短,褐色。虹膜淡褐色。頭、頸側、頦、喉等均栗紅色。上體大都黃橄欖褐色;各羽或顯或微地綴以黑褐色蟲蠹狀斑,頭頂雜以少數棕點;額與上背沾灰色,眉紋藍灰,向後幾伸至背側;背部具栗斑甚著,並有較小的白斑,背以後僅微綴以栗色細點;肩羽與背略同,但白斑較多;三級飛羽有很大的栗褐色圓斑;翼上的內側覆羽和飛羽滿佈有棕黃色波狀紋,外側者轉為暗褐色,初級飛羽外緣淡栗色;中央尾羽淡肉桂栗色,密雜以黑褐色蟲蠹狀紋,並貫以5~6道淡肉桂栗色橫斑;外側尾羽幾轉純肉桂栗色;胸藍灰,延及兩肩,成頸圈狀,其下更緣以栗紅色;腹和脅棕色,前濃後淡,兩脅密雜以黑褐色斑;尾下覆羽棕色沾有栗色。腳和趾黃褐色,雄者有長距。

棲於山丘藪地或叢林間。善潛伏,飛捷而低。雄者好鬥。以植物的果實、種子、嫩葉及蝗蟲、蚱蜢、白蟻等昆蟲為食。

歸經

《本草求真》:"入心、脾、肝。"

性味

《醫林纂要》:"甘,溫。"

功能主治

1《本草拾遺》:"主治野雞病,殺蟲,煮炙食之。"

2《醫林纂要》:"補中。"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竹雞

拼音注音
Zhu Jī
別名

山菌子、雞頭鶻、泥滑滑、竹鷓鴣

英文名
Bamboo partridge
出處

出自汪穎《食物本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雉科動物灰胸竹雞的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ambusicola thoracica(Temminck)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捕捉,殺死後去羽毛及內臟,取肉鮮用。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棲於森林、竹林或灌木叢中善潛伏,飛捷而低。繁殖季節,雄者喜鳴,好鬥。以植物的果實、種子、嫩葉及蝗蟲、蚱蜢、白蟻等昆蟲為食。

資源分佈:分佈於長江流域以南諸省的山地。

原形態

灰胸竹雞,小型禽類。體長約29cm。嘴短,褐色。虹膜淡褐色。頭、頸側、頦、喉等均栗紅色。上體大都黃橄欖褐色,並綴以黑褐色毛蟲狀細斑,頭頂雜以少數棕點;額與上背沾灰色,眉紋藍灰,並向後延伸至背側;背部大多雜以栗斑和細白斑。肩羽與背相似,但白斑居多。三級飛羽有很大的栗色圓斑;翼上的內側覆羽和飛羽滿佈有棕黃色波狀紋,個側者轉為暗褐色;初級飛羽外緣淡栗色;中央尾羽淡肉桂栗色,密雜以黑褐色毛蟲狀紋,並貫以5-6道淡肉桂栗色橫斑;外側尾羽幾轉純肉桂栗色;胸藍灰,延及兩肩,成頸圈狀,其下更緣以栗紅紅;腹和脅棕色,前濃後淡,兩脅密雜以黑褐色斑;必下覆羽棕色沾有栗色。腳和趾黃褐色,雄者有長距。

歸經

脾;肝經

性味

味甘;性平

注意

《食物考》:「烹宜用姜。竹雞有毒,宜生薑解之。」

功能主治

補中益氣;殺蟲解毒。主脾胃虛弱;消化不良;大便溏洩;痔瘡

用法用量

內服:1只,煮食;或炙食。

各家論述

1.《本草拾遺》:主治野雞病,殺蟲,煮炙食之。

2.《醫林纂要》:補中。

摘錄
《中華本草》

猜你喜歡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