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角拗

羊角拗朗讀

羊角拗中藥材詳解

《中藥大辭典》:羊角拗

拼音注音
Yanɡ Jiǎo Niu
別名

羊角紐(《本草求原》),羊角籐、倒釣筆、羊角捩(《嶺南採藥錄》),羊角扭、羊角藕(《中國藥植志》),斷腸草(《廣西藥植名錄》);羊角柳(《廣東中藥》Ⅱ),瀝口花(《南方主要有毒植物》),打破碗花、武靴籐、鯉魚橄欖(《福建中草藥》)。

出處

《中國藥植志》

來源

為夾竹桃科植物羊角拗莖葉。全年可采。

生境分佈

生於山坡或叢林中。分佈福建、廣東、廣西、貴州等地。

原形態

灌木或籐本,直立,高達2米,禿淨,多匍枝,折之有乳汁流出。小枝通常棕褐色。葉對生,具短柄,葉片橢圓形或矩形,長4~10厘米,寬2~4厘米,先端短尖,基部楔形,全緣,厚紙質,兩面均禿淨。花大形,黃白色,頂生或3花合生呈聚傘花序;花梗纖細,長約1厘米;萼下有苞片1對,狹線形;萼5裂,裂片披針形,長約10毫米,淡黃色;花冠黃色,漏斗形,花冠筒長約1.2厘米。上部5裂,裂片基部卵狀披針形,先端線形長尾狀,長約5厘米,基部內面各具鱗片;雄蕊5,藥箭形,各藥相連於柱頭,花絲紡錘形;子房2室,半下位,花柱桂狀,柱頭頭狀或淺裂。蓇葖果木質,雙出擴展,長披針形,長約10~15厘米,極厚,內含種子多數。種子線形而扁,一端有長尾,密生白色絲狀長毛。花期3~4月。果期8~9月。

本植物的種子(羊角拗子)與種子的絲狀絨毛(羊角紐花)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化學成分

根、莖含強心甙等,詳見"羊角拗子"條。

性味

苦,寒,有毒。

1《本草求原》:"苦,寒,有毒。"

2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味苦,性寒,有大毒。"

注意

1《本草求原》:"有毒,能殺人,不可入口。"

2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有劇毒,不能內服。"

功能主治

祛風濕,通經絡,解瘡毒,殺蟲。治風濕腫痛,小兒麻痺後遺症,跌打損傷,癰瘡,疥癬。

1《本草求原》:"止瘙癢,治疥癩熱毒。"

2《陸川本草》:"解瘡毒,去瘀血。治瘡癰及跌打損傷。"

3《嶺南草藥志》:"外用殺蟲,拔腫毒,通痺,續骨。"

4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強心消腫,止癢殺蟲。"

5《福建中草藥》:"祛風逐濕,通經活絡。"

用法用量

外用:搗敷,煎水洗或研末調敷。

復方

1治風濕腫痛,小兒麻痺後遺症,疥癬:羊角扭葉適量,煎湯溫洗。(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

2治多發性膿腫,腱鞘炎,毒蛇咬傷,跌打骨折:羊角扭葉粉末適量,用酒水調和溫敷患處。(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

3治乳癰初期:羊角拗鮮葉、紅糖同搗爛,烤熱外敷。(《福建中草藥》)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羊角拗

拼音注音
Yanɡ Jiǎo Niu
別名

羊角紐、羊角籐、倒釣筆、羊角捩、羊角扭、羊角藕、斷腸草、羊角籐、大羊角扭蔃、羊角柳、華毒毛旋花子、菱角扭、黃葛扭、瀝口花、打破碗花、武靴籐、鯉魚橄欖、螺心魚、花拐籐、金龍角

出處

出自《中國藥植志》

來源

藥材基源:為夾竹桃科植物羊角拗的根或莖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trophanthus divaricatus(Lour.)Hook.Et Arn.[Pergularis divarcata Lour.〕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根,洗淨,切片曬乾;莖、葉,曬乾或鮮用。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山坡或叢林中。

資源分佈:分佈福建、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等地。

原形態

灌木或籐本,直立,高達2m。禿淨,多匍枝,折之有乳汁流出。小枝通常棕褐色。密被灰白色皮孔。葉對生,具短柄;葉片厚紙質,橢圓形或長圓形,長4-10cm,寬2-4cm,先端短漸頭或急尖,基部楔形,全緣;側脈每邊通常6條,斜扭上升,葉緣前網結。花大形,黃白色,頂生或3花合生呈聚傘花序;花梗纖細,長約1cm;苞片和小苞片線狀披針形;花萼萼片5,披針形,先端長漸尖,綠色或黃綠色,內面基部有腺體;花冠黃色,漏斗形,花冠筒淡黃色,長約1.2cm,上部5裂,裂片基部卵狀披針形,先端線形長尾狀,長達10cm,裂片內面具由10枚舌狀鱗片組成的副花冠,白黃色,鱗片每2枚基部合;雄蕊5,內藏,花藥箭形,基部具耳,各藥相連干柱頭,花絲紡錘形,被柔毛;子房由2枚離生心皮組成,半下位,花柱圓柱狀,柱頭棍棒狀,先端淺裂。蓇葖果木質,雙出擴展,長披針形,長約10-15cm,極厚,干時黑色,具縱條紋;種子紡錘形而扁,上部漸狹而延長成喙,喙長達2cm,輪生白色絲狀種毛,具光澤,長2.5-3cm。花期3-7月,果期6月至翌年2月。

栽培

生松學特性 木質籐本,適宜於熱帶、南亞熱帶氣候,不耐霜凍。土壤以微酸性肥沃的砂質土壤為宜。

栽培技術 用種子和扦插繁殖。春、秋季播種或春季扦插育苗, 5~6月雨季初期定植,行株距2m×2m,抽籐時搭架或使攀緣於其他樹上。

性狀

性狀鑒別 莖枝圓柱形,略彎曲,多截成3O-60cm的長段;表面棕褐色,有明顯的縱溝及縱皺紋,粗枝皮孔灰白色,橫向凸起,嫩枝密佈灰白色小圓點皮孔;質硬脆,斷面黃綠色,木質,中央可見髓部。葉對生,皺縮,展平後呈橢圓狀長圓形,長3-8cm,寬2.5-3.5cm,全緣,中脈於下面突起。氣微,味苦。有大毒。

以莖枝幼嫩、葉多者為佳。

化學成分

羊角拗的根、莖葉均含有強心甙。葉所含強心甙中屬於迪可甙元的有:迪可甙元-3-O-L-夾竹桃糖甙(deco-genin-3-O-L-oleandroside);屬於沙門甙元的有:沙門甙元-3-O-L-夾竹桃糖甙(sarmentogenin-3-O-L-oleandroside)即羊角拗甙(di-varicoside),沙門甙元-3-O-L-地芰糖甙(sarmentogenin-3-O-L-dig-inoside)即羊角拗異甙(divostroside),沙門甙元-3-O-D-洋地黃糖甙(sarmentogenin-3-O-D-digitaloside),沙門甙元-3-O-D-葡萄糖基-L-夾竹桃糖甙(sarmentogenin-3-O-D-O-glucosyl-L-oleandroside),沙門甙元-3-O-D-葡萄糖基-L-地芰糖甙(sarmentogenin-3-O-D-glu-cosyl-L-diginoside);屬於沙木甙元的有:沙木甙元-3-O-D-洋地黃糖甙(sarmutogenin-3-O-D-digitaloside);屬於畢平多甙元的有:畢平多甙元-3-O-L-鼠李糖甙(bipindogenin-3-O-L-rhamnoside)即鈴蘭新甙(lokundijoside);屬於沙門洛甙元的有:沙門洛甙元-3-O-6-去氧-L-塔洛糖甙(sarmentologenin-3-O-6-deoxy-L-taloside)即沙門洛甙(sarmentoloside),沙門洛甙元-3-O-L-鼠李糖甙(sarmen-tologentin-3-O-L-rhamnoside)[1]。根所含強心甙中屬於沙門甙元的有:羊角拗甙,羊角拗異甙,沙門甙元-3-O-D-葡萄糖基-L-夾竹桃糖甙,沙門甙元-3-O-D-葡萄糖基-L-地芰糖甙;屬於沙木甙元的有:沙木甙元-3-O-D-葡萄糖基-L-夾竹桃糖甙(sarmutogenin-3-O-D-glucosyl-L-oleandro-side),沙木甙元-3-O-D-葡萄糖基-L-地芰糖甙(sarmutogenin-3-O-D-glucosyl-L-diginoside);屬於沙門河甙元的有沙門洛甙元-3-O-6-去氧-L-塔洛糖甙[1]。莖含沙門甙元-3-O-D-葡萄糖基-L-夾竹桃糖甙,沙門甙元-3-O-D-葡萄糖基-L-地芰糖甙,沙門甙元,橡膠肌醇(dambonitol)[1].由癒合組織培養的新生羊角拗中含有10種強心甙,其中7種原植物中已有,另含2種新化合物:17βH-羊角拗異甙,17-βH-羊角拗甙和沙門甙元-3-O-D-葡萄糖基-D-洋地黃糖甙(sarmento-genin-3-O-D-glucosyl-D-digitaloside)[2]。

藥理作用

根、莖含強心甙等,1.對心臟的作用 羊角拗混合甙(Divasidum)能使冷血、溫血動物的心臟收縮加強、心率減慢、傳導阻滯;對水合氯醛、戊巴比妥鈉、氰化鈉、二硝基酚等所致之心力衰竭有治療作用,不僅使心肌收縮力加強,而且使輸出量增加,靜脈壓下降,對碘醋酸所致之衰竭則無效。它的強心作用與毒毛旋花子甙K相似,但稍弱而持久。其中所含純甙(D-毒毛旋花甙-Ⅰ)的強心作用亦得到證實。羊角拗混合甙對心電圖的影響,與一般強心甙基本相似。對冠狀動脈的作用,一般劑量影響較小,中毒量則使之顯著收縮,於臨床應用時遇有嚴重冠狀動脈疾患之病人,應予注意。

2.吸收、蓄積與消除 胃腸道吸收緩慢而不很規則,給藥後4、5小時吸收量最多,羊角拗混合甙蓄積性很低,5天後已全無蓄積。肝臟在其解毒上起一定的作用。其在體內破壞較毒毛旋花子甙G略慢些,消除速度為0.006mg/kg/小時。

3.生物效價 羊角拗混合甙的毒性比毒毛旋花子甙G約小1/2,其治療指數及安全範圍則略狹窄,但從臨床角度看,其治療劑量的寬度(有效劑量和中毒劑量的間距),卻比後者為寬。每一批羊角拗混合甙,由於提取的方法不同及其它原因,生物效價可能有差異。因此,必須選定一種標準方法進行檢定。有人提出鴿法檢定較貓法為優。

4.其他作用4.1. 鎮靜作用:羊角拗混合甙略具鎮靜作用。

4.2. 利尿作用:對麻醉犬及正常大白鼠均表現利尿作用。

4.3.對平滑肌作用:在家兔離體、在體子宮及子宮瘺管的實驗中證明它與毒毛旋花子甙K相似,有興奮子宮的作用;對離體腸管可增加張力及運動。

性味

苦;性寒;大毒

注意

1.《本草求原》:有毒,能殺人,不可入口。

2.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有劇毒,不能內服。

功能主治

祛風濕;通經絡;解瘡毒;殺蟲。主風濕痺痛;小兒麻痺後遺症;跌打損傷;癰瘡;疥癬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或研末調敷。

各家論述

1.《本草求原》:止瘙癢,治疥癩熱毒。

2.《陸川本草》:解瘡毒,去瘀血。治瘡癰及跌打損傷。

3.《嶺南草藥志》:外用殺蟲,拔腫毒,通痺,續骨。

4.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強心消腫,止癢殺蟲。

5.《福建中草藥》:祛風逐濕,通經活絡。

摘錄
《中華本草》

猜你喜歡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