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患子

無患子朗讀

無患子中藥材詳解

《全國中草藥彙編》:無患子

拼音注音
Wu Huan Zǐ
別名

油患子、苦患子、洗手果、木患、木患樹、肥皂樹、肥珠子、洗衫子、黃目子、目浪子

來源

為無患子科無患子屬植物無患子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以入藥。根全年可采,切片曬乾;果實秋季采。

性狀

核果球形,有稜,果皮黃色或棕黃色,肉質,有肥皂作用,故俗稱「洗手果」;種子球形,黑色而硬。

性味

果:苦、微辛,寒。有小毒。根:苦,涼。

功能主治

果:清熱除痰,利咽止瀉。用於白喉,咽喉炎,扁桃體炎,支氣管炎,百日咳,急性胃腸炎(鍛炭)。根:清熱解毒,化痰散瘀。用於感冒高熱,咳嗽,哮喘,白帶,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果:1~3個,水煎沖蜂蜜服;根:0.5~1兩。

備註

(1)同屬植物川滇無患子(皮哨子)Sapindus delavayi (Franch.)Radlk.分別於雲南,果、皮:理氣止痛,殺蟲,止癢。

(2)服無患子,如有中毒,則其症狀為噁心,嘔吐。解救方法:洗胃,內服蛋清或麵糊及活性炭等;注射25~50%葡萄糖液,經上述處理後仍頻繁嘔吐時,可注射阿托品對症治療。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中藥大辭典》:無患子

拼音注音
Wu Huan Zǐ
別名

穗子(《多能鄙事》),木患子、肥珠子、油珠子、菩提子(《綱目》),木挽子、油患子(《中國樹木分類學》),圓肥皂、桂圓肥皂(《現代實用中藥》),洗手果、苦枝子(《廣西中獸醫藥植》)。

出處

《本草拾遺》

來源

為無患子科植物無患樹種子。採摘成熟果實,除去果肉,取種子曬乾。

生境分佈

分佈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台灣、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陝西等地。產廣東、廣西等地。

原形態

無患樹(《本草拾遺》),又名:桓(《山海經》),拾櫨木(崔豹《古今注》),楺婁、櫨木(《纂文》),噤婁(《本草拾遺,),拾櫨鬼木(《中華古今注》),盧鬼木(《綱目》),黃目樹(《台灣府志》),目浪樹。

落葉或常綠喬木,高達25米。枝開展,小枝無毛,密生多數皮孔;冬芽腋生,外有鱗片2對,稍有細毛.通常為雙數羽狀復葉,互生;無托葉;有柄;小葉8~12枚,廣披針形或橢圓形,長6~15厘米,寬2.5~5厘米,先端長尖,全緣,基部闊楔形或斜圓形,左右不等,革質,無毛,或下面主脈上有微毛;小葉柄極短。圓錐花序,頂生及側生;花雜性,小形,無柄,總軸及分枝均被淡黃褐色細毛;萼5片,外2片短,內3片較長,圓形或卵圓形;花冠淡綠色,5瓣,卵形至卵狀披針形,有短爪;花盤杯狀;雄花有8~10枚發達的雄蕊,著生於花盤內側,花絲有細毛,藥背部著生;雌花,子房上位,通常僅1室發育;兩性花雄蕊小,花絲有軟毛。核果球形,逕約15~20毫米,熟時黃色或棕黃色。種子球形,黑色,逕約12~15毫米。花期6~7月。果期9~10月。

本植物的根(無患樹蔃)、韌皮(無患樹皮)、嫩枝葉(無患子葉)、果肉(無患子皮)、種仁(無患子中仁)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性狀

乾燥的種子呈球形,徑長14毫米。外表黑色,光滑。種臍線形,周圍附有白色絨毛。種皮骨質,堅硬。無胚乳,子葉肥厚,黃色,胚粗壯稍彎曲。

貯藏

置通風乾燥處。

化學成分

含無患子皂甙(sapindussaponin)、脂肪油、蛋白質。

性味

苦,平,有毒。

1《本經逢原》:"苦,平,無毒。"

2《南寧市藥物誌》:"苦澀,有小毒。"

功能主治

清熱,祛痰,消積,殺蟲。治喉痺腫痛,咳喘,食滯,白帶,疳積,瘡痺,腫毒。用於白喉症,精囊病,淋濁尿頻。清熱,祛痰,消積,殺蟲。喉痺腫痛、咳喘、食滯、白帶、疳積、瘡癬、腫毒。

1《生草藥性備要》:"止血;煨食殺蟲,去膩;煮膏藥祛風、消腫、拔毒。"

2《廣西中藥志》:"燒灰研末吹喉治聲啞。"

3《浙江天目山藥植志》:"治各種喉症,感冒發熱,百日咳,白濁,白帶,小兒疳積。"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2錢;研末或煨食。外用:研末吹喉、擦牙,或煎湯洗、熬膏塗。

復方

1治雙單鵝喉:無患於三錢,鳳尾草三錢,煎服。

2治鵝喉:無患子二錢,元明粉一錢五分,梅片六分,研極細末吹喉。嚴重者加麝香一分。

3治哮喘:無患子鍛灰,開水沖服,小兒每次六分,成人每次二錢,每日一次,連服數天。(1方以下出《嶺南草藥志》)

4治蟲積食滯:無患子五至七粒,煨熟吃,每日一次,可連服數日。(《廣西民間常用草藥》)

5治厚皮癬:無患子酌量,用好醋煎沸,趁熱搽洗患處。(《嶺南草藥志》)

6治牙齒腫痛:無患子一兩,大黃、香附各一兩,青鹽半兩,泥固鍛研,日用擦牙。(《普濟方》)

7去風明目。用無患子皮、皂角、胡餅、草菖蒲,同捶碎,加漿水調作彈子大,取以泡湯洗頭,能去風明目。

8洗面去斑。用無患子上搗爛,加白面和為在丸,每日取以洗面,去垢及斑,甚效。

9子中仁:牙齒腫痛。用肥珠子一兩,大黃、香附各一兩,青鹽半兩,泥土固封,火鍛,研細。每日取以擦牙。

臨床應用

治療滴蟲性陰道炎:取洗淨去皮的無患子1斤,加水1000毫升煎成濃液。每次取50~100毫升加溫開水1000毫升稀釋,按常規灌洗陰道,每日1次,7~10天為一療程。同時配合清熱化濕的中藥內服。經治10例均於灌洗一療程後,複查滴蟲陰性。5例追蹤觀察2~3個月未見復發;1例於2月後復發,再行治療仍然有效。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無患子

拼音注音
Wu Huan Zǐ
別名

木患子、肥珠子、油珠子、菩提子、圓肥皂、桂圓肥皂、洗手果、油患子、油皂果。

英文名
Chinese Soapberry Fruit, Seed of Chinese Soapberry
出處

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來源

藥材基源:為無患子科植物無患子的種子。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

采收和儲藏:秋季採摘成熟果實,除去果肉和果皮,取種子曬乾。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本品多為野生入藥。喜生於溫暖,土壤松而稍濕潤山坡疏林或樹旁較肥沃的向陽地區。

資源分佈:分佈於華東、中南至西南地區。各地寺廟、庭園和樹邊常見栽培。

原形態

無患子 落葉大喬木,高可達20多米。嫩枝綠色,無毛。偶數羽狀復葉,互生;葉連柄長25-45cm或更長,葉軸上面兩側有直槽;小葉5-8對,通常近對生,小葉柄長約0.5cm;葉片薄紙質,長橢圓狀披針形或稍呈鐮形,長7-15cm或更長,寬2-5cm,先端短尖,基部楔形,腹面有光澤,兩面無毛或背面被微柔毛。花序頂生,圓錐形;花小,輻射對稱;萼片卵形或長圓狀卵形,大的長約0.2cm,外面基部被疏柔毛;花瓣5,披針形,有長爪,長約0.25cm,外面基部被長柔毛或近無毛,鱗片2個,小耳狀;花盤碟狀,無毛;雄蕊8,伸出,花絲中部以下密被長柔毛;子房無毛。

核果肉質,果的發育分果爿近球形,直徑2-2.5cm,橙黃色,干時變黑。種子球形,黑色,堅硬。花期春季,果期夏秋。

栽培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濕潤的氣候。陽光充足,雨量充足,則生長迅速。適應性強,稍耐旱,對土壤要求不嚴,以排水良好、土層深厚的肥沃土地栽培為宜。

栽培技術 用種子繁殖。選擇成熟、飽滿的果實,去掉果皮,洗淨晾乾或曬乾。春季播種,由於種子的種皮骨質,堅硬,可用粉砂擦破種皮,浸種後開溝點播,行距35cm,種子粒距10cm,覆土3cm,澆水保濕。當苗高40cm左右移栽。按行株距400cm×400cm開穴,每穴1株,定植。

性狀

性狀鑒別 種子球形或橢圓形,直徑約1.5cm。表面黑色,光滑,種臍線形,附白色絨毛。質堅硬。剖開後,子葉2枚,黃色,肥厚,疊生,背面的1枚較大,半抱腹面的1枚;胚粗短,稍彎曲。氣微,味苦。

毒性

無患子皂甙有溶血作用。給家兔靜脈注射,其致死量為0.03-0.04g/kg,死因為呼吸麻痺。

化學成分

種仁含蛋白質31.87%,灰分5.19%,總非纖維碳水化合物14.86%,戊聚糖2.21%,澱粉11.94%,粗纖維14.14%。此外,尚檢出脂肪酸(fatty acid),山萮酸(behenic acid)及二十四烷酸。種子含脂肪油43.18%及糖脂(glycolipid)。無患於含天然表面活性物質,該表面活性物質中含有萜類(terpenoid)甾體皂甙(steroid saponin),氨基酸(amino acid),蛋白質(protein),維生素(vitamin),油酸(oleic acid),油脂(oil)。果皮含無患子倍半萜甙(mukuroziside)Ⅰa、Ⅰb、Ⅱa、Ⅱb,無患子皂甙(mukurozisaponin)X、Y1、Y2、E、G,無患子屬皂甙(sapindoside)A、B,常春籐皂甙元(hederagenin),常春籐皂甙元a-L-吡喃阿伯糖基(1→3)-a-L-吡喃鼠李糖基(1→2)-a-L-吡喃阿拉伯糖甙[hederagenin-a-L-arabinopyranosyl(1→3)-a-L-rhamnopyranosyl(1→2)-a-L-arabinopyranoside],常春籐皂甙元-a-L-夫喃阿拉伯糖基(1→3)-a-L-吡喃鼠李糖基(1→2)-a-L-吡喃阿拉伯糖甙[hederagenin-a-L-arabinofuranosyl(1→3)-a-L-rhamnopyranosyl(1→2)-a-L-arabinpopyranoside]。

藥理作用

1.對血壓的作用:皮下注射無患子提取的皂甙類物質,可致家兔血壓下降,血膽固醇無變化。

2.用含豐富膽固醇的飲食,飼養家兔,造成動脈硬化後,就連續口服皂甙30-50天,從第40天開始血膽固醇可以從248-292mg%,降低到53-110%,若在動脈硬化後第40天才開始治療,則降膽固醇作用不太顯著,同時血卵磷脂增加。

炮製

除去果肉、雜質,取種子曬乾。

歸經

心;肺經

性味

苦;辛;寒;小毒

注意

脾胃虛寒者慎用。

功能主治

清熱;祛痰;消積;殺蟲。主喉痺腫痛;肺熱咳喘;音啞;食滯;疳積;蛔蟲腹痛;滴蟲性陰道炎;癬疾;腫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6g;或研末。外用:適量,燒灰或研末吹喉、擦牙,或煎湯洗、劃熬膏塗。

各家論述

1.《生草藥性備要》:止血;煨食殺蟲、去膩;煮膏藥祛風、消腫、拔毒。

2.《廣西中藥志》:燒灰研末吹喉治聲啞。

3.《浙江天目山藥植志》:治各種喉症,感冒發熱,百日咳,白濁,白帶,小兒疳積。

摘錄
《中華本草》

猜你喜歡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