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艽

秦艽朗讀

秦艽中藥材詳解

《中國藥典》:秦艽

拼音注音
Qin Jiāo
別名

麻花艽、小秦艽、大艽、西大艽、左扭、左擰、西秦艽、左秦艽、蘿蔔艽、辮子艽

英文名
RADIX GENTIANAE MACROPHYLLAE
來源

本品為龍膽科植物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 、麻花秦艽Gentiana straminea Maxim. 、粗莖秦艽Gentiana crassicaulis Duthie ex Burk.或小秦艽Gentiana dahurica Fisch. 的乾燥。前三種按性狀不同分別習稱「秦艽」和「麻花艽」,後一種習稱「小秦艽」。春、秋二季採挖,除去泥沙;秦艽及麻花艽曬軟,堆置「發汗」至表面呈紅黃色或灰黃色時,攤開曬乾,或不經「發汗」直接曬乾;小秦艽趁鮮時搓去黑皮,曬乾。

性狀

秦艽:呈類圓柱形,上粗下細,扭曲不直,長10~30cm,直徑1~3cm。表面黃棕色或灰黃色,有縱向或扭曲的縱皺紋,頂端有殘存莖基及纖維狀葉鞘。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略顯油性,皮部黃色或棕黃色,木部黃色。氣特異,味苦、微澀。

麻花艽:呈類圓錐形,多由數個小根糾聚而膨大,直徑可達7cm。表面棕褐色,粗糙,有裂隙呈網狀孔紋。質鬆脆,易折斷,斷面多呈枯朽狀。

小秦艽:呈類圓錐形或類圓柱形,長8~15cm,直徑0。2~1cm。表面棕黃色。主根通常1個,殘存的莖基有纖維狀葉鞘,下部多分枝。斷面黃白色。

貯藏

置通風乾燥。

炮製

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厚片,曬乾。

鑒別

(1)取本品粗粉2g,加氯仿-甲醇-濃氨試液(75:25:5)混合液30ml,浸泡2 小時,濾過,濾液置水浴上濃縮至約1ml,加1mol/L鹽酸溶液2ml,繼續蒸去氯仿,放冷,濾過。取濾液分置二支試管中,一管加碘化汞鉀試液,即生成淡黃白色沉澱;另一管加碘化鉍鉀試液,即生成棕紅色沉澱。

(2)取本品橫斷面,置紫外光燈(365nm)下觀察,顯黃白色或金黃色螢光。

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Ⅵ D)測定。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甲醇-水(1:4)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54nm。理論板數按龍膽苦甘峰計算應不低於3000。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龍膽苦甘對照品適量,加甲醇製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即得。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粉末(過三號篩)約0。5g〔同時另取本品測定水分(附錄Ⅸ H第一法)〕,精密稱定,加甲醇20ml,加熱回流30分鐘,放冷,濾過,濾液減壓回收至干,殘渣用適量甲醇溶解,濾過,轉移至5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1ml,置5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即得。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按乾燥品計算,含龍膽苦甘(C16H20O9)不得少於2。0%。

歸經

歸胃、肝、膽經。

性味

辛、苦,平。

功能主治

祛風濕,清濕熱,止痺痛。用於風濕痺痛,筋脈拘攣,骨節酸痛,日晡潮熱,小兒疳積發熱。

用法用量

3~9g。

備註

(1)藥性潤而不燥,無論寒濕、濕熱、痺證新久,皆可應用。在配伍方面常與防風、羌活、獨活、桑枝等同用。此外,本品還常與祛風解表藥同用,治療表證枝體酸痛之症。治療濕熱黃疸,常與茵陳、茯苓、澤瀉等配伍。治療骨蒸潮熱,常與鱉甲、知母、地骨皮等配伍.

摘錄
《中國藥典》

《中藥大辭典》:秦艽

拼音注音
Qin Jiāo
別名

秦膠(《本草經集注》),秦糾(《唐本草》),秦爪(《四聲本草》),左秦艽(《張聿青醫案》),大艽、左寧根(《青海藥材》),左扭(《河北藥材》)。

出處

《本經》

來源

為龍膽科植物大葉龍膽、粗莖龍膽西藏龍膽。春、秋採挖,挖取後,除去莖葉、鬚根及泥土,曬乾,或堆曬至顏色成紅黃色或灰黃色時,再攤開曬乾。

原形態

1大葉龍膽,又名:大葉秦艽。

多年生草本,高40~60厘米。根強直。莖直立或斜上,圓柱形,光滑無毛,基部有許多纖維狀殘葉。葉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在莖基部者較大,長達30厘米,寬3~4厘米,先端尖,全緣,葉脈3~5條;莖生葉3~4對,稍小,對生,基部連合。花生於上部葉腋,成輪狀叢生,萼膜質,長約6毫米,先端有3~5個不等長的短齒;花冠筒狀,深藍紫色,長約2厘米,先端5裂,裂片卵圓形,先端急尖,裂片間有5褶狀副冠片;雄蕊5,著生於花冠管中部;子房長圓狀,無柄,花柱甚短,柱頭2裂。蒴果長圓形。種子橢圓形,褐色,有光澤。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於草地及濕坡上。分佈黑龍江、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河南、寧夏、甘肅、青海、新疆及四川等地。

2粗莖龍膽,又名:粗莖秦艽。

多年生草本。與上種相似,但根較粗長;莖頂端的葉卵形或狹卵形,與莖中部的葉大小相似;花萼無齒,一側開裂,佛焰苞狀;花較密集,花冠裂片先端微尖。

分佈四川、雲南、西藏等地。

3西藏龍膽

多年生草本。外形與上二種相似,莖頂端的葉近卵形,與莖中部的葉大小幾相等;花萼具5~6個短齒,一側開裂;花冠黃色。果實無柄。

分佈西藏、四川、雲南等地。

性狀

1雞腿艽

為植物大葉龍膽的乾燥根。略呈圓錐形,上粗下細,長10~20厘米,上部直徑1.5~4厘米。表面棕黃色或灰黃色,根頭部由一個單生或數個合生而成,頂端殘存莖基部並附有黃色纖雌狀殘葉,中部多具螺旋狀扭曲的皺紋及鬚根痕,下部或有分枝。質鬆脆,易折斷,斷面不平坦,顯油性,外層黃白色或棕黃色,中心木質部黃色。氣特殊,味苦而澀。以粗大、肉厚、色棕黃者為佳。

主產甘肅、陝西、山西、內蒙古等地。

2羅卜艽

為植物粗莖龍膽或西藏龍膽的乾燥根。形如雞腿艽而較長,微扭曲。

主產四川、雲南、西藏。

商品秦艽,除上述主要品種外,尚有麻花艽和小秦艽。麻花艽主要為龍膽科植物麻花艽的根,較粗大,常數個交錯纏繞,呈辮子、狀或扭曲呈麻花狀;質輕而疏鬆,內部常有腐朽的空心。產四川、青海、甘肅等地。

小秦艽為達烏裡龍膽、北方龍膽、狹翅龍膽、天山龍膽及管花龍膽等的根。形細長而小,多分歧;質稍疏鬆,脆而易斷。產河北、山西、內蒙古、陝西、青海、新疆等地。

毒性

秦艽鹼甲對小鼠的半數致死量為:口服480毫克/公斤;腹腔注射350毫克/公斤;靜脈注射250~300毫克/公斤。4例風濕性關節炎病人口服200毫克,每天3次,共4~13天,先後引起嚴重噁心、嘔吐等;僅連服13日之1例,關節紅腫、疼痛於第5日消失,余均無效,故認為此鹼在初步臨床應用中尚不夠理想,且多副作用,尚待進一步改進。

貯藏

置通風乾燥。

化學成分

大葉龍膽的根,分離出三種生物鹼:龍膽寧鹼、龍膽次鹼及秦艽鹼丙;還含有揮發油及糖類。

西藏龍膽的根含生物鹼0.2%,其中有龍膽寧鹼和歐龍膽鹼。

天山龍膽的花和莖含生物鹼0.22%,其中有龍膽寧鹼、天山龍膽鹼和龍膽黃鹼。根含生物鹼0.4%,其中有龍膽寧鹼。

藥理作用

1抗炎作用

秦艽鹼甲能減輕大鼠的甲醛性"關節炎",腹腔注射(90毫克/公斤)的效果與水楊酸鈉200毫克/公斤相當。對大鼠蛋清性"關節炎"亦有作用,如預先注射氯奎或秦艽中性乙醇浸劑、水楊酸鈉、皮質酮都能減輕關節腫脹的程度,並加速其消退。秦艽鹼甲與氯奎、皮質酮及秦艽中性乙醇浸劑相似,但較水楊酸略強。在抗炎作用原理方面,認為秦艽鹼甲是通過興奮腎上腺皮質而實現的,因切除腎上腺後,秦艽即無抗炎作用;同時也證明了它確能使大鼠腎上腺內維生素C含量降低,而切除垂體後,即失去此種作用,故知其與促成質素尚有所不同,並不能直接興奮腎上腺皮質。對用巴比妥麻醉的大鼠,秦艽鹼甲亦無降低腎上腺內維生素C含量的作用,故知秦艽的抗炎作用是通過神經系統以激動垂體,促使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加而實現的。秦艽鹼甲的雙氫化物(側鏈上無雙鍵)無消炎作用,由此可見雙鍵的存在是藥理作用必要的一環。

秦艽鹼甲對豚鼠的組織胺性休克及大鼠的蛋清性過敏性休克均有顯著的保護作用,它還能明顯降低大鼠的毛細血管的通透性。

2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

秦艽鹼甲小劑量對小鼠,大鼠的中樞神經系統有鎮靜作用,較大劑量則有中樞興奮作用,最後導致麻痺而死亡。它本身無催眠作用,卻能增強戊巴比妥的催眠-麻醉作用。較小劑量能抑制狗腸瘺因灌注氯化低汞所引起的反射性腸液分泌,即抑制了狗的神經系統。

秦艽鹼甲對大鼠有一定的鎮痛作用,但較短暫;對小鼠(熱板法)亦有一定的鎮痛作用,如與延胡索、草烏等並用,可使作用增強。

3對循環系統的作用

大葉龍膽的水及醇浸出液有降低麻醉動物血壓的作用。秦艽鹼甲能降低豚鼠血壓,對麻醉犬、兔亦具降壓作用,但持續較短,且使心率減慢;阿托品及切斷迷走神經不能阻斷此種作用。此鹼對離體蛙心亦表現抑製作用,因此降壓作用可能即系心臟抑制所致。

4對血糖的影響

給大鼠腹腔注射秦艽鹼甲150~250毫克/公斤,半小時後即可使血糖顯著增高,維持約3小時。對小鼠亦有同樣作用。同時肝糖元有顯著降低;切除腎上膿或用阻斷腎上腺素的藥物(雙苄氯乙胺)後,即失去此種作用,故升高血糖作用可能是通過腎上腺素的釋放所致。

5抗菌作用

秦艽(品種未詳)乙醇浸液在體外對炭疽桿菌、葡萄球菌、傷寒桿菌、肺炎桿菌、痢疾桿菌、霍亂弧菌均有抑製作用。其水浸劑(1:3)在試管內對某些常見皮膚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製作用。

炮製

秦艽:揀去雜質,除去蘆頭,稍浸,潤透切片,曬乾。炒秦艽:取秦艽片入鍋內,以文火炒至表面微有焦斑,取出放涼。

歸經

入肝、胃、膽經。

1《湯液本草》:"手陽明經。"

2《本草蒙筌》:"入手太陽經。"

3《綱目》:"手、足陽明經,兼入肝、膽。"

性味

苦辛,平。

1《本經》:"苦,平。"

2《別錄》:"辛,微溫,無毒。"

注意

久痛虛羸,溲多、便滑者忌服。

1《本草經集注》:"菖蒲為之使。"

2《藥性論》:"畏牛乳。"

3《本草經疏》:"下部虛寒人,及小便不禁者勿服。"

4《本草匯言》:"凡病陰虛血燥,精竭髓衰之證,非配大劑滋養藥不可。"

5《本草從新》:"大便滑者忌用。"

功能主治

祛風除濕,和血舒筋,清熱利尿。治風濕痺痛,筋骨拘攣,黃疸,便血,骨蒸潮熱,小兒疳熱,小便不利。

1《本經》:"主寒熱邪氣,寒濕風痺,肢節痛,下水,利小便。"

2《別錄》:"療風,無問久新;通身攣急。"

3《藥性論》:"利大小便,瘥五種黃病,解酒毒,去頭風。"

4《四聲本草》:"療酒黃,黃疸。"

5《日華子本草》:"主骨蒸,治疳及時氣。"

6《珍珠囊》:"去陽明經風濕痺,仍治口瘡毒。"

7《醫學啟源》:"治口噤,腸風瀉血。《主治秘要》雲,養血榮筋,中風手足不遂者用之。去手足陽明下牙痛,以去本經風濕。"

8王好古:"洩熱,益膽氣。"

9《綱目》:"治胃熱,虛勞發熱。"

十《本草正》:"解溫疫熱毒,骨蒸發熱,潮熱煩渴及婦人胎熱,小兒疳熱瘦弱。"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錢;浸酒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

復方

1治中風手足陽明經,口眼歪斜,惡風惡寒,四肢拘急:升麻、葛根、甘草(炙)、芍葯、人參各半兩,秦艽、白芷、防風、桂枝各三錢。上細切。每服一兩,水二盞,連須蔥白三莖,長二寸,煎至一盞,去滓,稍熱服,食後。服藥畢,避風寒處臥,得微汗出則止。(《衛生寶鑒》秦艽升麻湯)

2治背痛連胸:秦艽一錢五分,天麻、羌活、陳皮、當歸、川芎各一錢,炙甘草五分,生薑三片,桑枝三錢(酒炒)。水煎服。(《醫學心悟》秦艽天麻湯)

3治風中經絡而痛:羌活一錢五分,當歸二錢,川芎一錢,熟地三錢,秦艽、白芍(酒炒)、獨活各一錢五分。(《不知醫必要》秦艽湯)

4治黃:秦艽一大兩。細銼,作兩貼子,以上好酒一升,每貼半升,酒絞取汁,去滓。空腹分兩服,或利便止。(《海上集驗方》)

5治黃疸,皮膚眼睛如金黃色,小便赤:秦艽五兩,牛乳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芒硝一兩服。(孫思邈)

6治虛勞潮熱,咳嗽,盜汗不止:秦艽(去苗、土)、柴胡(去苗)、知母、甘草(銼、炙)各一兩。上四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不計時候。(《聖濟總錄》秦艽湯)

7治骨蒸壯熱,肌肉消瘦,唇紅,頰赤,氣粗,四肢睏倦,夜有盜汗:柴胡、鱉甲(去裙,酥炙,用九肋者)、地骨皮各一兩,秦艽、當歸、知母各五錢。上六味,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一盞,青蒿五葉,烏梅一個,煎至七分,去滓溫服,空心、臨臥,各一服。(《衛生寶鑒》秦艽鱉甲散)

8治消渴,除煩躁:秦艽二兩(去苗),甘草三分(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聖惠方》)

9治小便艱難,脹滿悶:秦艽一兩(去苗)。以水一大盞,煎取七分,去滓,食前分作二服。(《聖惠方》)

十治瘡口不合:秦艽為末摻之。(《仁齋直指方》)

⑾治發背疑似者:秦艽,牛乳煎,當得快利三、五行。(《海上集驗方》)

⑿黃疸。用秦艽半兩,浸酒半升中,空腹飲酒。有酒量的人服後易見效。又方:秦艽三兩,牛乳一升,煮成七合,作兩次服下。

⑿暴瀉、大渴、大飲。用秦艽二兩、灸甘草半兩,每服三錢,水煎服。

⒀傷寒煩渴。用秦艽一兩,在牛乳一碗中煎到六成,作兩次服。

⒁急勞煩熱(身體酸疼,骨蒸潮熱)。用秦艽、柴胡各一兩,甘草五錢,研細。每服三錢,開水調下。

⒂小兒骨蒸潮熱,減食瘦弱。用秦艽、灸甘草各一兩,每服一至二錢,水煎服。

⒃小便艱難。用秦艽一兩,水一碗,煎至六分,分兩次服。又方:秦艽、冬葵子,等分為末,每服一小匙,酒送下。

⒄胎動不安。用秦艽、灸甘草、炒鹿角膠各半兩,共研為末,每服三錢,又水一大碗、糯米五十粒煎服。又方:秦艽、阿膠(炒)、艾葉,等分為末,每服三錢,以水一大碗、糯米五十粒煎服。

⒅一切瘡口不合。用秦艽研末敷上。

臨床應用

1治療關節痛、頭痛、牙痛等

取秦艽100克,或秦艽、白芷各50克,加入普魯卡因1克,製成注射液100毫升,分裝、滅菌備用。肌肉注射每次2毫升。曾應用2000多人次,對風寒引起的週身疼痛,以及多年風濕性腰腿痛均有止痛效果。

2治療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將秦艽製成注射液,每毫升約含生藥0.625克,每次2~5毫升,每日4~6次,肌肉注射。試治21例,經用藥3~7天均獲痊癒,無1例發生後遺症。

此外,以秦艽為主,結合辨證施治加用其他藥物,治療小兒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20例,獲得較好療效。

各家論述

1《綱目》:"秦艽,手足不遂,黃疸,煩渴之病須之,取其去陽明之濕熱也。陽明有濕,則身體酸疼煩熱,有熱則日哺潮熱骨蒸。"

2《本草經疏》:"秦艽,苦能洩,辛能散,微溫能通利,故主寒熱邪氣,寒濕風痺,肢節痛,下水,利小便。性能祛風除濕,故《別錄》療風無問久新,及通身攣急。能燥濕散熱結,故《日華子》治骨蒸及疳熱;甄權治酒疸解酒毒;元素除陽明風濕,及手足不遂,腸風瀉血,養血榮筋;好古洩熱,益膽氣。鹹以其除濕散結,清腸胃之功也。"

3《本草征要》:"秦艽,長於養血,故能退熱舒筋。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故療風無問新久。入胃祛濕熱,故小便利而黃疸愈也。"

4《本經逢原》:"秦艽,入手足陽明,以其去濕也;兼入肝膽,以其治風也。故手足不遂,黃癉酒毒,及婦人帶疾須之。……凡痛有寒熱,或浮腫者,多挾客邪,用此以祛風利濕,方為合劑。故《本經》治寒熱邪氣,寒濕風痺,肢體痛等證。若久痛虛羸,血氣不能營養肢體而痛,及下體虛寒,疼酸枯瘦等病,而小便清利者,鹹非秦艽所宜。"

5《本草正義》:"秦艽,《本經》謂之苦平,而《別錄》加以辛及微溫,以其主治風寒濕痺,必有溫通性質也,然其味本苦,其功用亦治風熱,而能通利二便,已非溫藥本色。後人且以治胃熱黃疸煩渴等症,其非溫性,更是彰明較著。考《本經》、《別錄》主治,功在舒筋通絡,流利骨節,惟治痺痛攣急之證,蓋與防風、羌、獨同類之品。甄權之治頭風,即祛風也;惟又稱其利大小便,亦與《本經》下水利小便之旨相合。蓋秦艽既能外行於關節,亦能內達於下焦,故宣通諸府,引導濕熱,直走二陰而出,昔人每謂秦艽為風家潤藥,其意指此。因之而並及腸風下血,張石頑且謂其治帶,皆以濕熱有餘,洩積滯言之,非統治諸虛不振之下血帶下也。又就其導濕去熱而引伸之,則治胃熱,洩內熱,而黃疸酒毒,牙痛口瘡,溫疫熱毒,及婦人懷胎蘊熱,小兒疳熱煩渴等症,皆胃家濕熱,而秦艽又能逋治之矣。約而言之,外通經隧,內導二便,是其真宰,而通絡之功,又在理濕之上。要之皆是從濕阻熱結一面著想,而氣虛血弱之症,皆非其治,仍與防風、羌、獨等味異曲同工耳。"

備註

(1)祛風濕:用於全身性風濕痛,常配羌活、防風。

(2)退虛熱:用於陰虛發熱,常配鱉甲、地骨皮。

1、用於風濕痺痛、週身或關節拘攣,及手足不遂等。秦艽能祛風濕,舒筋絡。風濕痺證無問新久、或偏寒偏熱,均可配伍應用。本品性微寒,兼能清熱,痺證見發熱、關節紅腫等熱象者尤為適宜。一般偏熱者,可配防已、知母、忍冬籐等;屬寒者,配羌、獨活、桂枝、附子等。對於中風手足不遂者,亦適用本品。

2、用於骨蒸潮熱。本品清虛熱,為治療陰骨蒸潮熱的常用藥。可與青蒿、鱉甲、知母、地骨皮等配伍,如秦艽鱉甲散。此外,本品尚能利濕退黃。治療濕熱黃疸,可與茵陳、梔子等配伍。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秦艽

拼音注音
Qin Jiāo
別名

秦膠、秦札、秦糾、秦爪、左秦艽、大艽、左寧根、左扭、西大艽、西秦艽、蘿蔔艽、瓣子艽、雞腿艽、山大艽、曲雙

出處

出自《神農本草經》

來源

藥材基源:為龍膽科植物秦艽、粗莖秦艽、麻花艽、達烏裡秦艽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2.Gentiana crassicaulis Duthie ex Burk.3.Gentiana straminea Maxim.4.Gentiana dahurica Fisch.

采收和儲藏:播種後3~5年采收。春、秋季均可採挖,但以秋季質量較好。挖出後去掉莖葉,曬至柔軟時,堆成堆,使自然發熱,至根內部變成肉紅色時,曬乾。也可在挖根後,直接曬乾。達烏裡秦艽挖根後,洗去泥沙,搓去黑皮,曬乾。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1.生於海拔400-2400m的山區草地、溪旁兩側、路邊坡地、灌叢中。

2.生於海拔2100-4500m的高山草甸、山坡草地、灌叢及林緣。

3.生於海拔2000-5000m的高山、草地和溪邊。

4.生於海拔800-4500m的田埂、路旁、河灘沙地、向陽山坡及乾草原等地。

資源分佈:1.分佈於東北、華北、西北及四川。

2.分佈於甘肅、青海、四川、貴州、雲南、西藏。

3.分佈於寧夏、甘肅、青海、湖北、四川、西藏。

4.分佈於東北、華北、西北及四川等地。

原形態

1.多年生草本,高20-60cm。主根粗長,圓柱形,上租下細,扭曲不直,有少數分枝,中部多呈羅紋狀;根莖部有許多纖維狀殘存葉基。莖直立或斜生,圓柱形,無毛。基生葉多叢生,無柄,葉片披針形或長圓披針形,長達40cm,寬3-5cm,先端尖,全緣,主脈5條;莖生葉3-4對,對生,較小,基部連合。花多集成頂生及莖上部腋生的輪傘花序;花萼管一側裂開過半,萼齒淺;花冠管狀,深藍紫色,長約2cm,先端5裂,裂片間有5片短小褶片;雄蕊5,著生於花冠管中部;子房長圓形,無柄。蒴果長圓形或橢圓形。種子橢圓形,無翅,褐色,有光澤。花期7-9月,果期8-10月。

2.多年生草本,高20-40cm。莖根粗大,大部或全部分裂為小根,相互纏繞呈右旋扭結一起。根莖部有許多纖維狀殘存葉基,莖直立或斜上,圓柱形,無毛。基生葉多叢生,葉片較大,窄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達40cm,寬4-5cm,先端稍尖,全緣,主脈5條縱貫葉片;莖生葉對生,較小。花莖粗壯而短,稍傾斜,花多數,無花梗,在莖頂簇生呈頭狀,稀腋生作輪狀;花萼管僅於頂端一側開裂,萼齒極淺或無;花管壺狀,長2-2.2cm,黃色或藍紫色,長約3cm,裂片先端微尖,內部有斑點;雄蕊5;子房長圓形,有柄。蒴果內藏,長圓形,無柄。花期6-9月,果期9-10月。

3.多年生草本,高10-20cm。主根粗壯,圓錐形。基生葉多叢生,無柄,葉片較大,披針形,先端尖,全緣,主脈5條,葉背面的主脈寬闊,隆起;莖生葉對生,較小。花較少成聚傘花序,有長梗;花萼筒黃綠色,膜質,一側開裂,萼齒2-5,等長;花冠管狀,黃色,漏斗形,喉部具多數綠色斑點,先端5裂,裂片卵圓形;雄蕊5,著生於花冠管中下部;子房上位,1室,有2個側膜胎座。蒴果,開裂為2個果瓣,橢圓狀披針形,柄長7-12mm。種子褐色,有光澤,狹長圓形。花期7-9月,果期8-10月。

4.多年生草本,高10-25cm。根單一或稍分枝,向左扭轉,細長圓柱形,直徑不及1cm。基生葉叢生,基部有許多纖維狀殘存葉基;葉片長窄披針形,無柄;莖生葉較小,對生,無柄,線狀披針形至線形,長2-5cm,寬2-4mm,全緣。花常較多或1-3朵,頂生,成輪傘花序;花萼管部通常不開裂,稀一側淺裂;裂片5,不整齊,線形,先端漸尖;花冠深藍色;雄蕊5,花絲線狀鑽形;子房長圓形,無柄,花柱線形,柱頭2裂。蒴果橢圓形,與花冠幾等長。種子淡褐色,有光澤。花期7-8月。果期9-10月。

栽培

生物學特性 喜涼爽、濕潤氣候,耐寒。宜土層深厚、肥沃、富含腐殖質的壤土栽培。

栽培技術 用種子繁殖。選生長3年以上的老株采種,晾乾。早春撒播或條播,播幅3cm,深1cm,溝距25cm,每1hm2用種7.5~10.5kg。

田間管理 長出2~3片真葉時,勻苗,每隔10cm留壯苗1株,隨即施肥1次。以後,每年春季出苗時及6月份各中耕除草、施肥1次。

病蟲害防治 病害有葉斑病,可用代森鋅或波爾多液防治。

性狀

性狀鑒別 1.秦艽 根略呈圓錐形,上粗下細,長7-30cm,直徑1-3cm。表面灰黃色或棕黃色,有縱向或扭曲的縱溝。根頭部常膨大,多由數個根莖合著,殘存的莖基上有短纖維狀葉基維管束,質堅脆,易折斷,斷面皮部黃色或棕黃色,木部黃色。氣特殊,味苦而澀。

2.粗莖秦艽 根略呈圓柱形,較粗大,多不分枝,很少互相扭繞,長12-20cm,直徑1-3.5cm。表面黃棕色或暗棕色,有縱向扭轉的皺紋;根頭有淡黃色葉柄殘基及纖維狀的葉基維管束。味苦、澀。

3.麻花艽 根略呈圓錐形,長8-18cm,直徑1-3cm;主根下部多分枝或多數相互分離後又連合,略成網狀或麻花狀,故習稱麻花艽。質鬆脆,易折斷,斷面多呈枯朽狀。

4.達烏裡秦艽 根略呈長紡錘形或圓柱形,長8-20cm,直徑2-9mm。表面棕黃色或棕褐色,有縱向或扭曲的溝紋,已去外皮者表面黃色。根頭較細,單一,偶有二分叉,表面有橫向紋理,頂端殘存莖基及短纖維狀葉鞘。主根通常1個或分成數枝。質鬆脆,易折斷,斷面黃白色。氣微,味苦、澀。

以質實、色棕黃、氣味濃厚者為佳。

顯微鑒別 粉末特徵:(1)秦艽 粉末黃棕色。1栓化細胞表面觀類多角形、類長方形或不規則形,直徑20-166μm,長至198μm,壁薄,略彎曲,平周壁有橫向微細紋理,胞腔內含油滴狀物,每個細胞不規則分割成2-12個小細胞,分隔壁隱約可見,稍不均勻增厚。2草酸鈣針晶散在於薄壁細胞中,長9-17μm。另有少數結晶呈細梭狀、顆粒狀、桿狀或片狀。3內皮層細胞(根須)巨大,無色或淡黃色。完整者表面觀類長方形或扁方形,長(縱向)85-542μm,直徑(橫向)18-153μm,壁薄,側壁細波狀彎曲,端壁較平直,平周壁現纖細的橫向線狀紋理,每個大細胞縱隔成2-10個柵狀小細胞,小細胞又橫隔為2-5個,有的分隔不明顯。4螺紋及網紋導管,直徑8-67μm。

(2)麻花艽 粉末棕褐色。1厚壁網紋細胞梭形、類三角形或長條形,末端稍大、鈍圓或平截,有的一端呈側鉤狀,直徑20-65μm,長20-240μm,壁稍厚,木化,網孔長裂縫狀,疏密不一,大多縱向,也有斜向或稍扭曲。2草酸鈣針晶細小,散在於薄壁細胞中,長3-7μm。3栓化細胞表面觀長梭形、類方形、類長方形,直徑18-81μm,長至198μm,壁薄,每個細胞橫隔成2-8個小細胞。有的細胞縱隔成2個小細胞,小細胞再橫隔為2-5個。4內皮層細胞(根須)淡黃綠色或幾無色,長條形,兩端平截或稍傾斜,直徑11-20μm,長約至198μm,壁三邊增厚,一邊薄,厚約至7μm,孔溝較稀疏。

(3)達烏裡秦艽 粉末黃棕色。1厚壁網紋細胞數個毗連或單個散在,常與栓化細胞上下連結,淡黃色或淡綠黃色,呈類梭形、類三角形、類長方形,直徑20-66μm,長64-216μm,壁螺狀或網狀增厚,木化,有的螺狀增厚,壁斜向交錯扭結,網孔呈縱或斜裂縫狀、不規則的類長圓形、細小橢圓形,或紋孔偶見。

2草酸鈣結晶微小,針狀或桿狀,長約至10μm,也有呈微細粒狀。3栓化細胞表面觀呈類梭形或長方形,直徑20-63μm,長至180μm,壁薄,略彎曲,每個細胞橫隔成2-8個小細胞。有的細胞縱隔成2個小細胞,小細胞再橫隔為2-4個。4內皮層細胞(根須)淡黃綠色或幾無色,呈長條形,兩端平截或稍傾斜,直徑11-25μm,長約至315μm,壁三邊增厚,一邊薄,厚約至11μm,孔溝外口呈疣狀突起,表面觀呈細小雙圈狀。有的橫隔成2個小細胞。

理化鑒別(1)取本品粗粉2g,加氯仿-甲醇-濃氨試液(7:25:5)混合液30ml,浸泡2h,濾過。濾液置水浴上濃縮至約1ml,加1mol/L鹽酸液2ml,繼續蒸去氯仿,放冷,濾過。取濾液分置2支試管中,一管加碘化汞鉀試液,即生成淡黃白色沉澱;另一管加碘化鉍鉀試液,即生成棕紅色沉澱。(檢查生物鹼)(2)取本品橫切面,置紫外光燈(365nm)下觀察,顯黃白色或金黃色螢光。

商品規格(1)秦艽 主根粗大似雞腿、蘿蔔、牛尾狀。質堅脆。斷面棕紅色或棕黃色,中心土黃色。一等:表面灰黃色或棕色,蘆下直徑1.2cm以上。二等:表面灰黃色或黃棕色,蘆下直徑0.6-1.2cm。

(2)麻花艽 統貨。大小不分,蘆下直徑不小於0.3cm。

(3)達馬裡秦艽 一等:條長20cm以下,蘆下直徑1cm以上。二等:長短大小不分,蘆下直徑0.3cm以上。

毒性

秦艽鹼甲對小鼠的半數致死量為:口服480mg/kg;腹腔注射350mg/kg;靜脈注射250-300mg/kg。4例風濕性關節炎病人口服lO0mg,每天3次,共4-13天,先後引起嚴重噁心、嘔吐等;僅連服13日之l例,關節紅腫、疼痛於第5日消失,余均無效,故認為此鹼在初步臨床應用中尚不夠理想,且多副作用,尚待進一步改進。

秦艽鹼甲對小鼠的半數致死量為:口服480mg/kg,腹腔注射350mg/kg 靜脈注射250-300mg/kg。亞急性毒性試驗:分別以50,90,1200mg/kg的劑量給大鼠腹腔注射,每日1次連續14天,各組動物外觀無改變,病理切片發現腎小球及腎小管內均有蛋白出現,部分動物有肺水腫現象勝。龍膽鹼對小鼠的半數致死量,灌胃為480mg/kg,腹腔注射為350mg/kg。

化學成分

1.秦艽 根含秦艽鹼甲即是龍膽鹼(gentian-ine)[1],秦艽鹼乙即是龍膽次鹼(gentianidine)[2],秦艽鹼丙(gentianal)[3],龍膽苦甙(gentiopicroside)[4],當藥苦甙(swertia-marin)[5]。另有報道,秦艽根主含龍膽苦甙,在提取分離時,龍膽苦甙與氨水作用轉化為龍膽鹼和秦艽鹼丙等生物鹼[4,6]。近有報道,秦艽根含龍膽苦甙,褐煤酸(montanic acid),褐煤酸甲酯(methyl montanate),櫟癭酸(roburic acid),α-香樹脂醇(α-amyr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β-sitos-terol-β-D-glucoside)〔7〕。

2.粗莖秦艽 根含龍膽苦甙,當藥甙(sweroside),當藥苦甙[5],龍膽鹼,秦艽鹼丙[8]。

3.麻花艽 根含龍膽苦甙,當藥甙,當藥苦甙[5],龍膽鹼,秦艽鹼丙[8]。

4.達烏裡秦艽 根含龍膽苦甙[4,5],當藥苦甙〔5〕,龍膽鹼,秦艽鹼丙[8]。

此外,天山秦艽根含龍膽鹼[9];西藏秦艽根含龍膽鹼。歐龍膽鹼(gentialutine),異歐龍膽鹼(isogentialutine),西藏龍膽鹼(gentiatibetine)[10-13];管花秦艽根含龍膽鹼,秦艽鹼丙[8]。

藥理作用

1.抗炎作用 秦艽鹼甲能減輕大鼠的甲醛性關節炎,並加速腫脹的消退,每日腹腔注射90mg/kg,連續 10天可使腳腫基本恢復正常,其效果與水楊酸鈉200mg/kg相當,如預先注射秦艽鹼甲,對大鼠蛋清性腳腫也有減輕和消腫作用,其作用強度與氯奎、皮質酮及秦艽中性乙醇浸劑相似,而比水楊酸鈉略強,秦艽鹼甲的抗炎作用原理是通過興奮腎上腺皮質而實現的,但它與促皮質素又有所不同,它不是直接興奮腎上腺皮質,而是通過神經系統以激動垂體,促使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加而實現其抗炎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秦艽鹼甲的雙氫化合物(側鏈上的雙鍵被氫飽和)無消炎作用,可知雙鍵的存在是抗炎的必要條件。此外,秦艽鹼甲還能明顯降低因注射蛋清而引起的毛細血管通透性的增高。

2.對中樞系統的作用 秦艽鹼甲小劑量時對大鼠和小鼠有鎮靜作用,還能增強戊巴比妥鈉的催眠作用,但較大劑量時則有中樞興奮作用,最後導致麻痺而死亡。較小劑量注射給藥時,能抑制狗腸痿因灌注氯化亞汞所引起的反射性腸液分泌,即抑制了狗的神經系統,這種抑製作用隨著劑量的增大而加強。光熱刺激法實驗表明,秦艽鹼甲能提高大鼠的痛閾,但作用短暫,40分鐘後作用消失。用熱板法實驗,秦艽鹼甲對小鼠有鎮痛作用。

3.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秦艽鹼甲能降低豚鼠血壓,對麻醉犬、兔也有明顯而矩暫的降低血壓作用,時時使心率減慢,無快速耐受現象。靜脈注射阿托品和切斷兩側迷走神經均不能阻斷其降低作用,加之對離體蛙心有抑製作用,減慢心率並伴有心舒張不全和心輸出量減少,證明其降壓作用與迷走神經無關,可能是直接抑制心臟的結果。

4.對血糖的影響 秦艽鹼甲對大鼠和小鼠均有升高血糖的作用。在升高血糖的同時,肝糖原明顯降低。其作用隨劑量加大而增強。由於切除腎上腺或使用阻斷腎上腺素的藥物(雙苯氯乙胺)後,此種作用消失,故升高血糖作用的原理是是通過腎上腺的釋放所致。

5.抗過敏性休克和抗組胺作用 秦艽鹼甲能明顯減輕豚鼠因組胺噴霧引起的哮喘及抽搐,對於兔的蛋清性過敏性休克也有顯著的保護作用,還能明顯降低大鼠的毛細血管通透性。

6.對平滑肌的作用 秦艽鹼甲對麻醉犬迴腸運動無明顯影響,對離體豚鼠迴腸運動也無任何影響,但能拮抗組胺和乙酰膽鹼引起的腸管收縮,1:5,000幾乎能完全拮抗組胺的作用,對乙酰膽鹼的拮抗作用相對較弱。

7.其它作用 龍膽苦甙對瘧原蟲有抑殺作用。犬人工胃痿試驗證明龍膽苦甙能促進胃液及游離鹽酸分泌增加。

炮製

秦艽:揀去雜質,除去蘆頭,稍浸,潤透切片,曬乾。炒秦艽:取秦艽片入鍋內,以文火炒至表面微有焦斑,取出放涼。

歸經

胃;肝;膽經

性味

苦;辛;微寒

注意

久痛虛羸,溲多、便滑者忌服。

1.《本草經疏》:下部虛寒人,及小便不禁者勿服。

2.《本草匯言》:凡病陰虛血燥,精竭髓衰之證,非配大劑滋養藥不可。

3.《本草從新》:大便滑者忌用。

功能主治

祛風濕;舒筋絡;清虛熱;利濕退黃。主風濕痺通痛;筋骨拘攣;手足不遂;骨蒸潮熱;小兒疳熱;濕熱黃疸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10g;或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撒。

復方

1治中風手足陽明經,口眼喎斜,惡風惡寒,四肢拘急:升麻、葛根、甘草(炙)、芍葯、人參各半兩,秦艽、白芷、防風、桂枝各三錢。上細切。每服一兩,水二盞,連須蔥白三莖,長二寸,煎至一盞,去滓,稍熱服,食後。服藥畢,避風寒處臥,得微汗出則止。(《衛生寶鑒》秦艽升麻湯)2治背痛連胸:秦艽一錢五分,天麻、羌活、陳皮、當歸、川芎各一錢,炙甘草五分,生薑三片,桑枝三錢(酒炒)。水煎服。(《醫學心悟》秦艽天麻湯)3治風中經絡而痛:羌活一錢五分,當歸二錢,川芎一錢,熟地三錢,秦艽、白芍(酒炒)、獨活各一錢五分。(《不知醫必要》秦艽湯)4治黃:秦艽一大兩。細銼,作兩貼子,以上好酒一升,每貼半升,酒絞取汁,去滓。空腹分兩服,或利便止。(《海上集驗方》)5治黃疸,皮膚眼睛如金黃色,小便赤:秦艽五兩,牛乳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芒硝一兩服。(孫思邈)6治虛勞潮熱,咳嗽,盜汗不止:秦艽(去苗、土)、柴胡(去苗)、知母、甘草(銼、炙)各一兩。上四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不計時候。(《聖濟總錄》秦艽湯)7治骨蒸壯熱,肌肉消瘦,唇紅,頰赤,氣粗,四肢睏倦,夜有盜汗:柴胡、鱉甲(去裙,酥炙,用九肋者)、地骨皮各一兩,秦艽、當歸、知母各五錢。上六味,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一盞,青蒿五葉,烏梅一個,煎至七分,去滓溫服,空心、臨臥,各一服。(《衛生寶鑒》秦艽鱉甲散)8治消渴,除煩躁:秦艽二兩(去苗),甘草三分(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聖惠方》)9治小便艱難,脹滿悶:秦艽一兩(去苗)。以水一大盞,煎取七分,去滓,食前分作二服。(《聖惠方》)十治瘡口不合:秦艽為末摻之。(《仁齋直指方》)11.治發背疑似者:秦艽,牛乳煎,當得快利三、五行。(《海上集驗方》)

臨床應用

1.治療關節痛、頭痛、牙痛等取秦艽10Og,或秦艽、白芷各50g,加入普魯卡因lg,製成注射液100ml,分裝、滅菌備用。肌肉注射每次2ml。曾應用2000多人次,對風寒引起的週身疼痛,以及多年風濕性腰腿痛均有止痛效果。

2.治療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將秦艽製成注射液,每毫升約含生藥0.625g,每次2-5ml,每日4-6次,肌肉注射。試治21例,經用藥3-7天均獲痊癒,無l例發生後遺症。此外,以秦艽為主,結合辨證施治加用其他藥物,治療小兒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20例,獲得較好療效。

各家論述

1.《綱目》:秦艽,手足不遂,黃疸,煩渴之病須之,取其去陽明之濕熱也。陽明有濕,則身體酸疼煩熱,有熱則日晡潮熱骨蒸。

2.《本草經疏》:秦艽,苦能洩,辛能散,微溫能通利,故主寒熱邪氣,寒濕風痺,肢節痛,下水,利小便。性能祛風除濕,故《別錄》療風無問久新,及通身攣急。能燥濕散熱結,故《日華子》治骨蒸及疳熱;甄權治酒疸解酒毒;元素除陽明風濕,及手足不遂,腸風瀉血,養血榮筋;好古洩熱,益膽氣。鹹以其除濕散結,清腸胃之功也。

3.《本草征要》:秦艽,長於養血,故能退熱舒筋。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故療風無問新久。入胃祛濕熱,故小便利而黃疸愈也。

4.《本經逢原》:秦艽,入手足陽明,以其去濕也;兼入肝膽,以其治風也。故手足不遂,黃癉酒毒,及婦人帶疾須之。凡痛有寒熱,或浮腫者,多挾客邪,用此以祛風利濕,方為合劑。故《本經》治寒熱邪氣,寒濕風痺,肢體痛等證。若久痛虛羸,血氣不能營養肢體而痛,及下體虛寒,疼酸枯瘦等病,而小便清利者,鹹非秦艽所宜。

5.《本草正義》:秦艽,《本經》謂之苦平,而《別錄》加以辛及微溫,以其主治風寒濕痺,必有溫通性質也,然其味本苦,其功用亦治風熱,而能通利二便,已非溫藥本色。後人且以治胃熱黃疸煩渴等症,其非溫性,更是彰明較著。考《本經》、《別錄》主治,功在舒筋通絡,流利骨節,惟治痺痛攣急之證,蓋與防風、羌、獨同類之品。甄極之治頭風,即祛風也;惟又稱其利大小便,亦與《本經》下水利小便之旨相合。蓋秦艽既能外行於關節,亦能內達於下焦,故宣通諸府,引導濕熱,直走二陰而出,昔人每謂秦艽為風家潤藥,其意指此。因之而並及腸風下血,張石頑且謂其治帶,皆以濕熱有餘,洩積滯言之,非統治諸虛不攝之下血帶下也。又就其導濕去熱而引伸之,則治胃熱, 洩內熱,而黃疸酒毒,牙痛口瘡,溫疫熱毒,及婦人懷胎蘊熱,小兒疳熱煩渴等症,皆胃家濕熱,而秦艽又能通治之矣。約而言之,外通經隧,內導二便,是其真宰,而通絡之功,又在理濕之上。要之皆是從濕阻熱結一面著想,而氣虛血弱之症,皆非其治,仍與防風、羌、獨等味異曲同工耳。

摘錄
《中華本草》

猜你喜歡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