鱸魚

鱸魚朗讀

鱸魚中藥材詳解

《中藥大辭典》:鱸魚

拼音注音
Lu Yu
別名

花鱸、鱸板、花寨、鱸子魚(《黃渤海魚類調查報告》)。

出處

《食療本草》

來源

為鮨科動物鱸魚

生境分佈

分佈沿海一帶及河口和江河中。

原形態

體長,側扁,背腹面皆鈍圓,背部在第1背鰭起點處隆起。體長約40厘米左右,頭略尖,中等大。吻尖,口大,稍傾斜,下頜長於上頜。上下頜、鋤骨、口蓋骨上都有細齒,舌平滑無齒。前鰓蓋骨後緣有鋸齒,後角下緣有3個大棘,鰓蓋後緣具1棘。鰓孔大,兩邊的鰓膜和鰓峽相連處的距離很近,鱗小,呈櫛形;側線鱗70~78,背鰭、臀鰭基部鱗片小。背鰭顯著分為2個,第1背鰭Ⅻ,為梗棘,以第5及第6棘最長;第2背鰭13,為分枝鰭條;背鰭起點在鰓蓋棘後。腹鰭16,胸位。胸鰭短。臀鰭Ⅲ7~8,起點在背鰭第6鰭條下方,其棘以第2個最為強大。體色背部灰白,兩側及腹部銀白,體側上半部及背鰭上有黑色斑點,背鰭和尾鰭呈灰色,有黑色邊緣,背鰭中部有黑色條紋。

性兇猛,以鱭、銀魚、鯔魚等為主要食物。

化學成分

食部100克含水分78克,蛋白質17.5克,脂肪3.1克,碳水化物0.4克,灰分1克;鈣56毫克,磷131毫克,鐵1.2毫克,核黃素0.23毫克,尼克酸1.7毫克。台灣產者含水分76.10%,粗蛋白19.39%,粗脂肪1.16%,灰分1.16%。關於維生素,尚有下述數字:100克中有維生素A180國際單位,B1_130,B2_110微克,尼克酸2.4毫克。

鱸血中含銅量與鱸的性成熟度無大關係,有色肌中較無色肌中為多。

性味

甘,平。

1崔禹錫《食經》:"味鹹,大溫,無毒。"

2《食療本草》:"平。"

3《日用本草》:"味甘,平。"

功能主治

益脾胃,補肝腎。治水氣,風痺,並能安胎。

1崔禹錫《食經》:"主風痺瘀疰,面皰。補中,安五臟。可為臛膾。"

2《食療本草》:"安胎,補中。作鱠尤佳。"

3《嘉佑本草》:"補五臟,益筋骨,和腸胃,治水氣。"

4《本草衍義》:"益肝腎。"

各家論述

《本草經疏》:"鱸魚,味甘淡氣平與脾胃相宜。腎主骨,肝主筋,滋味屬陰,總歸於髒,益二髒之陰氣,故能益筋骨。脾胃有病,則五臟無所滋養,而積漸流於虛弱,脾弱則水氣氾濫,益脾胃則諸證自除矣。"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鱸魚

拼音注音
Lu Yu
別名

花鱸、鱸板、花寨、鱸子魚

英文名
Japanese sea perch
出處

出自《食療本草》。

1.《嘉佑本草》:鱸魚,多食宜人,尤良。又暴干甚香美,雖有小毒,不至發病。

2.《綱目》:黑色曰盧,此魚自質黑章,故名。淞人名四鰓魚。鱸出吳中,淞江尤盛。四、五月方出,長僅數寸,狀微似鱖而色白,有黑點,巨口細鱗,有四鰓。李時珍認為鱸魚即松江的四鰓魚(杜父魚科松江鱸魚Trachidermus fasciatus Heckel),但據所述狀微似鱖魚而色白,有黑點,巨口細

來源

藥材基源:為鮨科動物鱸魚的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ateolabrax japonicus (Cuvier et Valenciennes)

采收和儲藏:常年均可捕撈。捕後,除去鱗片及內臟,洗淨,鮮用或曬乾。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近岸淺海中下層魚類,常棲息於河口鹹淡水處,也可生活於淡水中春夏間幼魚有成群溯河的習性,冬季返歸海中主食魚、蝦類。秋末冬初在河口產卵。卵浮性,逕1.35-1.44mm,具油球。

資源分佈:我國沿海均有分佈。

原形態

鱸魚,體側扁,一般長60cm左右。頭中等大,吻鈍尖。眼中大,上側位。口磊,斜裂。下頜稍突出,上頜骨後端膨大,伸達眼緣後下方。上下頜牙帶狀、細小,犁骨和顎骨均具絨毛狀牙。前鰓蓋骨後緣具鋸齒。後角及下緣具4棘,鰓蓋骨具1扁平棘。鰓耙(7-9)+(13-16)。體被小櫛鱗,頭部除吻端及兩鬲外均被鱗。側線完全,側鱗70-80(14-180/(17-22)。背鰭2個,稍分離。第1背鰭Ⅻ,硬棘;第2背鰭Ⅰ-12-13。臀鰭Ⅲ-7-8,始於背鰭第6鰭條下方。胸鰭16-18,較小,位低。胸鰭Ⅰ-5,胸位,尾鰭分叉。體背側灰青綠色。生活於淡水者體卻較淺白。體側上增部及背鰭上有黑色斑點。由於逐漸增長,斑點漸不明顯。腹側銀白色。背鰭條部和尾鰭邊緣黑色。

化學成分

食部100g,含水分78g,蛋白質17.5g,脂肪3.1g,碳水化物0.4g,灰分 lg;鈣56mg,磷131mg,鐵1.2mg,核黃素(riboflavine)0.23mg,煙酸(nicotinic acid)1.7mg。台灣產者含水分76.10%,粗蛋白19.39%,粗脂肪1.16%,灰分1.16%。關於維生素, 尚有下述數字:100g中有維生素A18Ou,B1 130μg、B2 110μg,煙素2.4mg。

歸經

肝;脾;腎經

性味

味甘;性平

注意

《嘉祜本草》:「多食發痃癖及瘡腫,不可與奶酪同食。」

功能主治

益脾胃;補肝腎。主脾虛瀉痢;消化不良;疳積;百日咳;水腫;筋骨萎弱,胎動不安;瘡瘍久不愈

用法用量

內服:煮食,60-240g,或作鱠食。

各家論述

1.《本草經疏》:鱸魚,味甘淡氣平與脾胃相宜。腎主骨,肝主筋,滋味屬陰,總歸於髒,益二髒之陰氣,故能益筋骨。脾胃有病,則五臟無所滋養,而積漸流於虛弱,脾弱則水氣氾濫,益脾胃則諸證自除矣。

2.崔禹錫《食經》:主風痺,面皰。補中,安五臟。

3.《食療本草》:安胎、補中。

4.《嘉佑本草》:補五臟,益筋骨,和腸胃,治水氣。

5.《本草衍義》:益肝腎。

摘錄
《中華本草》

猜你喜歡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