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芥

荊芥朗讀

荊芥中藥材詳解

《中國藥典》:荊芥

拼音注音
Jīnɡ Jie
別名

香荊薺、線薺、四稜桿蒿、假蘇

英文名
HERBA SCHIZONEPETAE
來源

本品為唇形科植物荊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 的乾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開到頂、穗綠時采割,除去雜質,曬乾。

性狀

本品莖呈方柱形,上部有分枝,長50~80cm,直徑0.2~0.4cm;表面淡黃綠色或淡紫紅色,被短柔毛;體輕,質脆,斷面類白色。葉對生,多已脫落,葉片3~5羽狀分裂,裂片細長。穗狀輪傘花序頂生,長2~9cm,直徑約0.7cm。花冠多脫落,宿萼鍾狀,先端5齒裂,淡棕色或黃綠色,被短柔毛;小堅果棕黑色。氣芳香,味微澀而辛涼。

貯藏

置陰涼乾燥處。

炮製

荊芥:除去雜質,噴淋清水,洗淨,潤透,切段,曬乾。

荊芥穗:摘取花穗。

荊芥炭:取荊芥段,照炒炭法(附錄Ⅱ D)炒至表面黑褐色。

芥穗炭:取淨荊芥穗,照炒炭法(附錄Ⅱ D)炒至表面焦黑色。

鑒別

(1)本品粉末黃棕色。宿萼表皮細胞垂周壁深波狀彎曲。腺鱗頭部8 細胞,直徑96~112μm;柄單細胞,棕黃色。小腺毛頭部1~2細胞,柄單細胞。非腺毛1 ~ 6細胞,大多具壁疣。外果皮細胞表面觀多角形,壁黏液化,胞腔含棕色物。內果皮石細胞淡棕色,垂周壁深波狀彎曲,密具紋孔。纖維直徑14~43μm,壁平直或微波狀。

(2)取本品粗粉0.8g,加石油醚(60 ~90℃)20ml ,密塞,時時振搖,放置過夜,濾過,濾液揮散至1ml ,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荊芥對照藥材0.8g,同法製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 ,分別點於同一硅膠H薄層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17:3)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 5%香草醛的 5%硫酸乙醇溶液,在 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歸經

歸肺、肝經。

性味

辛,微溫。

功能主治

解表散風,透疹。用於感冒,頭痛,麻疹,風疹,瘡瘍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產後血暈。

用法用量

4.5~9g。

備註

(1)荊芥有發汗解表作用,且有祛風功效。主要治療感冒風寒,發熱惡寒、無汗、頭痛、身痛等症,常與防風相需為用。但也可配辛涼解表藥或清熱解毒藥治療感冒風熱、發熱惡寒、目赤咽痛等症,如薄荷、菊花、桑葉、銀花等。荊芥有辛散作用能助麻疹透發,常與薄荷、蟬衣、牛蒡子等配合應用。荊芥又常用於瘡瘍初起有表症者,可配伍防風、銀花、連翹、赤芍等同用,既退寒熱,又消癰腫。荊芥炒炭應用,有入血分而止血的作用,可用於便血、崩漏等症,在臨床上常配合其它止血藥同用。

(2)荊芥一藥,生用有祛風解表的功效,炒炭則用於止血。配防風、羌活,治風寒表症;配銀花、連翹、薄荷,治風熱表症;配生石膏,治風熱頭痛;配牛蒡子、桔梗、生甘草,治咽喉腫痛;配槐花炭,治便血;配白茅根,治鼻衄。荊芥與紫蘇均能發汗解表,但紫蘇散寒力強,偏入氣分,又能理氣寬中;而荊芥祛風力勝,偏入血分,炒炭又能止血。故在理氣方中常用紫蘇,而在理血劑當中多用荊芥。

摘錄
《中國藥典》

《中藥大辭典》:荊芥

拼音注音
Jīnɡ Jie
別名

假蘇、鼠蓂(《本經》),姜蘇(《吳普本草》),穩齒菜(《滇南本草》),四稜桿蒿(《中藥志》)

出處

《吳普本草》

來源

為唇形科植物荊芥全草。秋季花開穗綠時割取地上部分,曬乾。亦有先單獨摘取花穗,再割取莖枝,分別曬乾,前者稱"荊芥穗",後者稱"荊芥"。

生境分佈

全國大部分地區有分佈。全國大部分地區有產,主產江蘇、江西、湖北、河北等地。

原形態

一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莖直立,四稜形,基部稍帶紫色,上部多分枝,全株被短柔毛,葉對生,羽狀深裂,莖基部的葉裂片5;中部及上部的葉裂片3~5,線形或披針形,長1.5~2厘米,寬2~4毫米,全緣,兩面均被柔毛:下面具凹陷腺點,穗狀輪傘花序,多密集於枝端,長3~8厘米;苞片葉狀,線形,長亂0.4~1.7厘米,綠色,無柄;花萼鍾形,長約3毫米,距縱脈5條,被毛,先端5齒裂;花冠淡紫色,2唇形,長約4毫米,上唇2裂,下唇較大,3裂;雄蕊4,2強;子房4裂,花柱基生,柱頭2裂。小堅果4,卵形或橢圓形,長約1毫米,棕色。花期6~8月。果期7~9月。

性狀

乾燥的全草,莖方形,四面有縱溝,上部多分枝,長45~90厘米,直徑3~5毫米;表面淡紫紅色,被有短柔毛。質輕脆,易折斷,斷面纖維狀,黃白色,中心有白色疏鬆的髓。葉對生,葉片分裂,裂片細長,呈黃色,皺縮捲曲,破碎不全;質脆易脫落。枝頂著生穗狀輪傘花序,呈綠色圓柱形,長7~10厘米;花冠多已脫落,只留綠色的萼筒,內有4個棕黑色的小堅果。氣芳香,味微澀而辛涼。以淺紫色、莖細、穗多而密者為佳。

貯藏

置陰涼乾燥處。

化學成分

含揮發油1.8%,油中主成分為右旋薄荷酮、消旋簿荷酮、少量右旋檸檬烯。

藥理作用

用人工發熱的家兔,口服荊芥煎劑與浸劑2克(生藥)/公斤,無甚解熱作用。在體外,高濃度(1:100)有抗結核桿菌之作用。

炮製

荊芥:揀淨雜質,用水略泡,撈出切段,哂干,炒荊芥:取切段的荊芥置鍋內,文火微炒,取出放涼(炒荊芥穗方法同)。荊芥炭:取切段的荊芥置鍋內,用武火炒至焦黑色,存性,少噴清水,取出曬乾(荊芥穗炭方法同)。

歸經

入肺、肝經。

1《綱目》:"入足默陰經氣分。"

2《雷公炮製藥性解》:"入肺、肝二經。"

3《本草匯言》:"足厥陰、少陽、陽明經。"

性味

辛,溫。

1《本經》:"味辛,溫。"

2《醫學啟源》:"氣溫,味辛苦。"

注意

表虛自汗、陰虛頭痛忌服。

1《藥性論》:"荊芥久服動渴疾。"

2《葦航紀談》:"凡服荊芥風藥,忌食魚。"

3《綱目》:"反驢肉、無鱗魚。"

4《本草經巰》:"痛人表虛有汗者忌之;血虛寒熱而不因於風濕風寒者勿用;陰虛火炎面赤,因而頭痛者,慎勿誤入。"

功能主治

發表,祛風,理血;炒炭止血。治感冒發熱,頭痛,咽喉腫痛,中風口噤,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產後血暈;癰腫,瘡疥,瘰疬。荊芥穗效用相同,惟發散之力較強。

1《本經》:"主寒熱,鼠瘺,瘰疬生瘡,破結聚氣,下瘀血,除濕痺。"

2《藥性論》:"治惡風賊風,口面歪邪,遍身頑痺,心虛忘事,益力添糟。主辟邪毒氣,除勞,治丁腫;取一握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冷分二服,主通利血脈,傳送五臟不足氣,能發汗,除冷風;又搗末和醋封毒腫。"

3孟詵:"產後中風身強直,研末酒服。"

4《食療本草》:"助脾胃。"

5《食性本草》:"主血勞風氣壅滿,背脊疼痛,虛汗,理丈夫腳氣,筋骨煩痛及陰陽毒,傷寒頭痛,頭旋目眩,手足筋急。"

6《日華子本草》:"利五臟,消食下氣,醒酒。作菜生熱食並煎茶,治頭風並汗出;豉汁煎治暴傷寒。"

7《本草圖經》:"治頭風,虛勞,瘡疥,婦人血風。"

8《滇南本草》:"治跌打損傷,並敷毒瘡。治吐血。""荊芥穗,上清頭目諸風,止頭痛,明目,解肺、肝、咽喉熱痛,消腫,除諸毒,發散瘡癰。治便血,止女子暴崩,消風熱,通肺氣鼻竅塞閉。"

9《綱目》:"散風熱,清頭目,利咽喉,消瘡腫。治項強,目中黑花,及生瘡,陰頹,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痔漏。"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錢;或入丸、散。外用:搗敷、研末調敷或煎水洗。

復方

1治風熱頭痛:荊芥穗、石膏等分。為末。每服二錢,茶調下。(《永類鈐方》)

2治頭目諸疾,血勞,風氣頭痛,頭旋目眩:荊芥穗為末。每酒服三錢。(《眼科龍木論》)

3治風熱肺壅,咽喉腫痛,語聲不出,或如有物哽:荊芥穗半兩,桔梗二兩,甘草(炙)一兩。上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姜三片,煎六分,去渣,食後溫服。(《局方》荊芥湯)

4治一切風,口眼偏斜:青荊芥一斤,青薄荷一斤。一處砂盆內研,生絹絞汁於磁器內,煎成膏;余滓三分,去一分,將二分滓日干為末,以膏和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早至暮可三服。忌動風物。(《經驗後方》)

5治大便下血:一荊芥,炒,為末。每米飲服二錢,婦人用酒下。亦可拌面作餛飩食之。(《經驗方》)

二荊芥二兩,槐花一兩。炒紫為末。每服三錢,清茶送下。(《簡便單方》)

6治產後血暈,築心,眼倒,風縮欲死者:干荊芥穗,搗篩。每用末二錢匕,童子小便一酒盞,調熱服,口噤者挑齒,閉者灌鼻中。(《本草圖經》)

7治小便尿血:荊芥、縮砂,等分。為末。糯米飲下三錢日三服。(《瀕湖集簡方》)

8治痔漏腫痛:荊芥煮湯,日日洗之。(《簡便單方》)

9治癃閉不通,小腹急痛,肛門腫疼,無問新久:大黃(小便不通減半)、荊芥穗(大便不通減半),等分。各別為末。每服一、二錢,溫水調下,臨時加減服。(《宜明論方》倒換散)

十治一切瘡疥:荊芥、金銀花、土茯苓,等分。為末,熟地黃熬膏為丸,梧子大。每旦、晚各服百丸,茶酒任下。(《本草匯言》)

⑾治風毒寡疬、赤腫痛硬:鼠粘子一升(微炒),荊芥穗四兩。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竹瀝半合,攪勻服之,日三服。(《聖惠方》)

⑿治腳椏濕爛:荊芥葉搗敷之。(《簡便單方》)

臨床應用

治療皮膚瘙癢症:取淨荊芥穗一兩,碾為細面,過篩後裝入紗布袋內,均勻地撒布患處(如範圍廣,可分片進行),然後用手掌來回反覆的揉搓,磨擦至手掌與患部發生熱感為度。治療急慢性蕁麻疹及一切皮膚瘙癢病,輕者1~2次,重者2~4次即奏效。

各家論述

1《綱目》:"荊芥,入足厥陰經氣分,其功長於祛風邪,散瘀血,破結氣,消瘡毒。蓋厥陰乃風木也,主血而相火寄之。故風病、血病、瘡病為要藥。"

2《本草經疏》:"假蘇,入血分之風藥也,故能發汗;其主寒熱者,寒熱必由邪盛而作,散邪解肌出汗,則寒熱自愈。鼠瘺由熱結於足少陽、陽明二經火熱鬱結而成,瘰疬為病亦屬二經故也。生瘡者,血熱有濕也,涼血燥濕,瘡自脫矣。破結聚氣者,辛溫解散之力也。下瘀血入血分,辛以散之,溫以行之之功用也。痺者,風寒濕三邪之所致也,祛風爆濕散寒,則濕痺除矣。""荊芥,風藥之辛溫者也,主升主散,不能降亦不能收。"

3《本草匯言》:"荊芥,輕揚之劑,散風清血之藥也。…凡一切風毒之證,已出未出,欲散不散之際,以荊芥之生用,可以清之。…凡一切失血之證,已止未止,欲行不行之勢,以荊芥之炒黑,可以止之。大抵辛香可以散風,苦溫可以清血,為血中風藥也。"

4《本草備要》:"荊芥,功本治風,又兼治血者,以其入風木之髒,即是藏血之地也。李士材曰,風在皮裡膜外,荊芥主之,非若防風能入骨肉也。"

5張壽頤:"荊芥,治風熱在表在上諸症,能洩肺熱而達皮毛,風熱咳嗽宜之,風熱外感頭痛寒熱,亦是主藥。又入血分,清血熱,能治咽、喉、口、舌、發頤、大頭諸症,亦治瘡瘍、風疥、瘰疬,吐衄,下血,崩漏,能澈上澈下,散結導瘀,厥功甚多,而亦甚捷,誠風熱血熱之一大法王,不可以其微賤易得而忽視之。然古法每謂產後中風,口噤發痙,角弓反張,血暈不醒,有豆淋酒法,以防風、羌活、荊芥等藥,炒研為末,另以黑大豆妙熱,酒淋乘熱調藥沖服。意謂此是產後猝受外風,故宜風藥酒服,溫升疏散之法,無論何書,往往稱為大效,甚且托名於華元化,稱之為華陀愈風散。不知產後噤厥,角弓反張,純是陰脫於下,陽浮於上,雖曰中風,明是內動之風,上升沖腦,以致知覺運動頓失其常,鎮而降之,猶恐不濟,妄投風藥,加以熱酒,是為教猱升木,火上添油,殺之尤逮,安得有效之理,此皆古人誤認內風作外風之治法。…惟荊芥炒黑,則輕揚疏散之性已失,而黑能入血,可以止血之妄行,若產後去血過多,陰不涵陽,暈厥昏瞶者,用童便調灌,則又能立定其氣血沖腦之變,是為一舉兩得,卻是佳方,此不可與豆淋酒之法作一例觀也。"

備註

同屬植物裂葉荊芥東北等地亦作荊芥使用。裂葉荊芥的形態與上種相似,唯葉的最終裂片較寬,呈卵形或卵狀披針形;花穗較大而疏;苞片卵圓形,帶紫紫色;花冠藍紫色,比萼片長1/2。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荊芥

拼音注音
Jīnɡ Jie
別名

假蘇、鼠蓂、姜芥

英文名
Fineleaf Schizonepeta Herb, Herb of Fineleaf Schizonepeta
出處

出自《吳普本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唇科植物裂葉荊芥和多裂葉荊芥的莖葉和花穗。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enth.) Briq. [Nepeta tenuifolia Bent.]2.Schizonepaeta multifida (L.)Briq. [Nepeta multifida L.]

采收和儲藏:秋季花開穗綠時割取地上部分,曬乾。也有先摘下花穗,再割取莖枝,分別曬乾。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1.生於山坡路旁或山谷。海拔在540-2700m之間。多栽培,亦有野生。

2.生於海拔1300-2000m的松林林緣、山坡草叢或濕潤的草原上。

資源分佈:1.分佈於黑龍江、遼寧、山西、陝西、甘肅、青海、河南、河南、四川、貴州等地、江蘇、浙江、福建、雲南等地有栽培。

2.分佈於東北及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甘肅等地。

原形態

1.裂葉荊芥 一年生草本,高60-100cm。具強烈香氣。莖直立,四稜形,上部多分枝,基部棕紫色。全株被灰白色短柔毛。葉對生;莖基部的葉片無柄或近無柄,羽狀深裂,裂片5,中部及上部葉無柄,羽狀深裂,裂片3-5,長1-3.5cm,寬1.5-2.5cm,寬1.5-2.5cm,先端銳尖,基部楔狀漸狹並下延至葉柄,裂片披針形,全緣,上面暗綠色,下面灰綠色,兩面均無毛,脈上及邊緣較密,有腺上噗。花為輪傘花序,多輪密集於枝端,形成穗狀,長3-13cm;苞片葉狀,長4-17mm;小苞片線形,較小;花小,花萼漏斗狀倒圓錐形,長約3mm,逕約1.2mm,被灰色柔毛及黃綠色腺點,先端5齒裂,裂片卵狀三角形;化冠淺紅紫色,二唇形,長約4mm,上唇先端2淺裂,唇3裂,中裂片最大;雄蕊4,二強;子房4縱裂,花柱基生,柱頭2裂。小堅果4,長圓狀三稜形,長約1.5mm,逕約0.7mm,棕褐色,表面光滑。花期7-9月,果期9-11月。

2.多裂葉荊芥 多年生草本,高可達40-50cm。莖基部木質化,上部四稜形,被白色長柔毛。葉對生;葉柄長約1.5cm;葉羽狀深裂或分裂,有時淺裂至全緣,裂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全緣或具疏齒,長2-3.4cm,寬1.5-2cm,先端銳尖,基部近截形至心形,上面深綠色,微被柔毛,下面白黃色,被白色短硬毛,脈上及邊緣被睫毛,有腺點。多數輪傘花序組成頂生穗狀花序,長6-12cm;苞片葉狀,深或全緣,卵形,長約1cm;小苞片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帶紫色,與花等長工稍長;花萼紫色,長約5mm,有15條脈,外被稀疏短柔毛,先端5齒裂,三角形;花冠二唇形,藍紫色,干後淡黃色,長約8mm,被柔毛,上唇2裂,下唇3裂,中裂片最大;雄蕊4,花藥淡紫色,花柱細長,柱頭2裂。小堅果4,扁長圓形,腹部稍具稜,長約1.6mm,寬約0.6mm,褐色。花期7-9月,果期9月以後。

栽培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濕潤氣候,幼苗能耐0℃左右低溫,-2℃以下則會出現凍害。喜陽光充足,怕乾旱,忌積水。以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油砂土、夾砂土栽培為宜。忌連作。

栽培技術 種子繁殘。在田間選株壯、枝繁,穗多而密,又無病蟲的單株或田塊留作種用,種子需充分成熟、飽滿、呈深褐色或棕褐色明采收。直播或育苗移栽法。春播,於3月下旬至4月上旬為適期:秋播於9-10月;穴播,行株距各17-20cm。每1hm2用種量3.75-4.50kg。條播,行距20cm,深5cm。每1hm2用種量7.50kg。撒播,每1hm2用種量7.50-11.25kg。育苗移栽法,春播,每1hm2用種量11.25-15kg。5-6月苗高約15cm時移栽。

田間管理 生長期間注意間苗、補苗。中耕除草1-2次,幼苗期淺鋤,以免損傷幼苗。追肥以氮肥為主,適當施用磷鉀肥。一般追肥3次。幼苗期遇旱及時澆水;遇澇及時排除積水。

病蟲害防治 立枯病注意排水或選用高畦栽種,發病時用滅菌劑401的800倍液或50%多菌靈1000倍液澆灌。墨斑病,可拔除病株燒燬,或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治。還有荊芥莖枯病為害。蟲害有銀紋夜蛾等為害。

性狀

性狀鑒別 (1)裂葉荊芥 為帶花穗的莖枝。莖方柱形,上部有分枝,長50-80cm,直徑0.2-0.4cm;表面黃綠色或紫棕色,被白色短柔毛;體輕,質脆,折斷面纖維狀,黃白色,中心有白色疏鬆的髓。葉對生,多已脫落,葉片3-5羽狀分裂,裂片細長。頂生穗狀輪傘花序,長3-13cm,直徑約7mm。花冠多脫落,宿萼黃綠色,鍾形,質脆易碎,內有棕黑色小堅果。氣芳香,味微澀而辛涼。

以色淡黃綠、穗密而長、香氣濃者為佳。

(2)多裂葉荊芥 莖枝表面淡紫紅色,被短柔毛;質輕脆,易折斷,斷面纖維狀。葉裂片較寬,卵形或卵狀披針形。輪傘花序連續,很少間斷;萼齒急尖。氣芳香,味微澀而辛涼。

顯微鑒別 裂葉荊芥莖橫切面:表皮細胞1列,外壁厚而角質化;氣孔少數;腺毛柄為單細胞,頭部類圓形,2細胞;腺鱗頭部類圓形,8-13細胞,直徑約85μm,柄極短,單細胞;非腺毛1-8細胞,以4-5細胞多見,長約700μm,壁具疣狀突起,莖四稜處表皮內側為厚角組織;皮層2-6列細胞。中柱鞘纖維束斷續成環,壁微木化。形成層不甘落後明顯。木質部較寬,導管及木纖維主要分佈在莖四稜處。射線1-2列細胞。中央為髓部。

毒性

腹腔注射荊芥煎劑的小鼠半數致死量為30046±76.5mg/kg。

化學成分

.裂葉荊芥 地上部分、穗、梗各含揮發油1.12%、1.69%、0.60%,其中主要成分均為胡薄荷酮(pule-gone),薄荷酮(menthone),異薄荷酮(isomenthone)和異胡薄荷酮(isopulegone);還者含有:乙基戊基醚(1-ethoxypentane),3-甲基環戊酮(3-methylcyclopentanone),3-甲基環已酮(3-methylcy-clohexanone),苯甲醛(benzaldehyde),1-辛烯-3-醇(1-octen-3-ol),3-辛酮(3-octanone),3-辛醇(3-octanol),聚傘花素(cymene),檸檬烯(limonene),新薄荷醇(neomenthol),薄荷醇(menthol),辣薄荷酮(piperitone),辣薄荷烯酮(piperitenone),葎草烯(humulene),丁香烯(caryophyllene);地上部分揮發油中還含有β-蒎烯(β-pinene),3,5-二甲基-2-環已烯-1-酮(3,5-dimethyl-2-cyclohexen-1-one),乙烯基二甲苯(ethenyl dimethyl benzene),桉葉素(cineole),葛縷酮(carvone),二氫荀縷酮(dihydrocarvone),馬革命草烯酮(verbenone)[1]。穗狀花序含單萜類成分:荊芥甙(schizoneptoside)A、B[2]、C、E[4],荊芥醇(schizonol)荊芥二醇(schizoneodiol)[4];黃酮類成分:香葉木素(diosmetin),橙皮甙即橙皮素-7-O-芸香糖甙(hesperidin,hesperetin-7-O-rutinoside),木犀草素(luteolin)[4],芹菜素-7-O-葡萄糖甙(apigenin-7-O-β-D-glucoside),木犀草素-7-O-葡萄糖糖甙(luteolin-7-O-D-gluco-side)[3];酚酸類成分:咖啡酸(caffeic acid),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迷迭香酸單甲酯(rosmarinic acid monomethyl ester),荊芥素(schizotenuin)A[5],1-羧基-2-(3,4-二羥苯基)乙基-(E)-3-[3-羥基-4-[(E)-1-carboxy-2-(3,4-dihydroxyphenl) ethenoxy]propenoate][6],(E)-3-[3[1-羥苯-2-(3,4-二羥苯基)乙氧基羰基]-7-羥基-2-(3,4-二羥苯基)苯並夫喃-5-基]丙烯酸

藥理作用

1.解熱鎮痛作用:用傷寒混合菌苗使家兔發熱,給予裂葉荊芥煎劑或乙醇浸劑2g/kg 灌胃,僅有微弱的解熱作用。荊芥煎劑有解熱鎮痛作用。荊芥中的d-薄荷酮為鎮痛的主要成分,3-甲基環己酮亦有鎮痛作用。

2.抗病原微生物作用:荊芥煎劑體外試驗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白喉桿菌有較強的抗菌作用。其次對炭疽桿菌、乙型鏈球菌、傷寒桿菌、痢疾桿菌、綠膿桿菌、人型結核桿菌等均表現一定的抑製作用。50%荊芥煎劑每雞胚0.1ml對甲型流感病毒PR8株無抑製作用。

3.止血作用:小鼠按Akohob氏法測定出血時間,兔毛細管法測定凝血時間,比較生品荊芥與荊芥炭的止血時間。藥物均用生理鹽水配製灌胃,兔2g/kg,小鼠5g/kg,用生理鹽水作對照。結果表明,生品荊芥不能明顯縮短出血時間,而荊芥炭則使出血時間縮短72.6%;生品荊芥使凝血時間縮短30%,而荊芥炭縮短77.7%,說明荊芥經炒炭後有止血作用。

4.其它作用:荊芥體外試驗有弱的抑制癌細胞作用。荊芥煎劑有明顯抑制小鼠耳廓腫脹作用,對醋酸引起的炎症亦有明顯抗炎作用。另據報道,荊芥的抗炎成分主要是1-胡薄荷酮。苯並夫喃類化合物、3-辛醇和B-蒎烯亦有抗炎作用,前者對3a-羥基甾體脫氫酶的IC50為8.1μg/ml。

炮製

荊芥:揀淨雜質,用水略泡,撈出切段,曬乾。炒荊芥:取切段的荊芥置鍋內,文火微炒,取出放涼(炒荊芥穗方法同)。荊芥炭:取切段的荊芥置鍋內,用武火炒至焦黑色,存性,少噴清水,取出曬乾(荊芥穗炭方法同)。

鑒別

理化鑒別 (1)取荊芥全草揮發油2滴,放入小試管中,加乙醇2ml溶解後加1%香草醛濃硫酸2滴,振搖混勻,濾液呈淡紅色。(檢查胡薄荷酮)(2)取荊芥全草揮發油2滴,加入小試管中,加2,4-二硝基苯肼試液0.5ml,振搖,深液顯黃色,並呈混濁狀。繼將試管放入沸水浴中加熱5min,溶液澄清,分層,上層顯紅色。(檢查酮類成分)(3)薄層色譜 取荊芥全草100g切碎,按揮發油測定方法提取出揮發油,作供試品。以薄荷酮、胡薄荷酮和檸檬烯作對照品。上述供試品和對照品點於同一硅膠G(青島)薄層板上,以已烷-乙酸乙酯(90:10)展開,展距12cm。取出晾乾,噴以2,4-二硝基苯肼試劑,100℃加熱5min,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色斑。

歸經

歸肺;肝經

性味

味辛;微苦;性微濕

注意

表虛自汗、陰虛頭痛忌服。

1.《藥性論》:荊芥久服動渴疾。

2.《葦航紀談》:凡服荊芥風藥,忌食魚。

3.《綱目》反驢肉、無鱗魚。

4.《本草經疏》:病人表虛有汗者忌之;血虛寒熱而不因於風濕風寒者勿用;陰虛火炎面赤,因而頭痛者,慎匆誤入。

功能主治

祛風;解表;透疹;止血。主感冒發熱;頭痛;目癢;咳嗽;咽喉腫痛;麻疹;癰腫;瘡疥;衄血;吐血;便血;崩漏;產後血暈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g;或臨丸、散。外用:適量,煎水熏洗;搗敷;或研末調散。

各家論述

1.《本經》:主寒熱,鼠疫,瘰疬生瘡,破結聚氣,下瘀血,除濕痺。

2.《藥性論》:治惡風賊風,口面喎邪,遍身頑痺,心虛忘事,益力添精。主辟邪毒氣,除勞,治丁腫;取一握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冷分二服,主通利血脈,傳送五臟不足氣,能發汗,除冷風;又搗末和醋封毒腫。

3. 孟詵:產後中風身強直,研末酒服。

4.《食療本草》:助脾胃。

5.《食性本草》:主血勞風氣壅滿,背脊疼痛,虛汗,理丈夫腳氣,筋骨煩痛及陰陽毒,傷寒頭痛,頭旋目眩,手足筋急。

6.《日華子本草》:利五臟,消食下氣,醒酒。作菜生熟食並煎茶,治頭風並汗出;豉汁煎治暴傷寒。

7.《本草圖經》:治頭風,虛勞,瘡疥,婦人血風。

8.《滇南本草》:治跌打損傷,並敷毒瘡。治吐血。荊芥穗,上清頭目諸風,止頭痛,明目,解肺、肝、咽喉熱痛,消腫,除諸毒,發散瘡癰。治便血,止女子暴崩,消風熱,通肺氣鼻竅塞閉。

9.《綱目》:散風熱,清頭目,利咽喉,消瘡腫。治項強,目中黑花,及生瘡,陰TUI,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痔漏。

摘錄
《中華本草》

猜你喜歡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