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新月蕨

紅色新月蕨朗讀

紅色新月蕨中藥材詳解

拼音注音
Honɡ Se Xīn Yue Jue
來源

藥材基源:為金星蕨科植物紅色新月蕨的根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ronephrium lakhimpurense(Ros.)Holtt.〔Dryopteris lakhimpurensis Ros.;Abacopteris rubra(Ching)Ching〕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曬乾或鮮用。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400-1000m的林下或溝溪邊濕地。

資源分佈:分佈於西南及福建、廣東、廣西、西藏等地。

原形態

植株高100-150cm。根莖長而橫生,頂部疏被早落的披針形鱗片。葉遠生;葉柄粗壯,長50-70cm,禾稈色;葉片薄紙質,卵狀披針形,長40-70cm,寬30-40cm,兩面無毛,一回羽狀;側生羽片8-12對,互生,斜向上,闊披針形,長約25m,寬4-6cm,先端漸尖頭,基部為不對稱的圓形或圓楔形,全緣或略呈波狀,頂生羽片同形且同大,干後變紅色或褐紅色;葉脈網狀,側脈多數,在側脈間形成2行斜方形網眼。孢子囊群幼時圓形,背生於小脈中部或稍上處,在側脈間排成整齊的2行,偶有匯合成新月形;無囊群蓋。

性味

苦;寒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祛瘀止血。主疔瘡癤腫;跌打損傷;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
《中華本草》

猜你喜歡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