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地梅

點地梅朗讀

點地梅中藥材詳解

《全國中草藥彙編》:點地梅

拼音注音
Diǎn Di Mei
別名

喉嚨草、白花珍珠草、天星草

來源

本品為報春花科植物點地梅Androsace umbellata (Lour.) Merr.的全草。春季開花時採集,除去泥土曬乾。

性味

苦、辛,寒。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用於扁桃體炎,咽喉炎,風火赤眼,跌扑損傷,以及咽喉腫痛等症。

用法用量

3~5錢,水煎服。

備註

(1)治風火赤眼,常與菊花、桑葉等配合應用;治跌扑損傷,可與當歸、川芎、落得打等配合應用;治咽喉腫痛,可單位應用,也可與筋骨草、板藍根、胖大海等配合應用。

(2)點地梅別名叫喉咽草,在上海地區草藥店又稱白花珍珠草。本品味甚苦,在臨床上主要用於急、慢性咽喉腫痛,而以治療慢性咽喉痛的效果較好。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中藥大辭典》:點地梅

拼音注音
Diǎn Di Mei
別名

噶蒂慕布(藏名)

出處

《西藏常用中草藥》

來源

為報春花科植物大紅花點地梅全草。6~7月采收。

生境分佈

生於山坡草地中。分佈西藏等地。

原形態

多年生矮小草本,全株被白色細柔毛。根細長,具少數分枝。葉簇生於基部;葉片橢圓形或倒披針形,先端鈍尖或鈍圓,基部漸狹,全緣,上面綠色,下麵粉綠。傘形花序生於花莖頂端;花莖自基部抽出,細長,長10~15厘米,綠色或帶紫紅色;花小,粉紅色。

性味

苦,寒。

功能主治

利水。治熱性水腫。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3錢。

摘錄
《中藥大辭典》

猜你喜歡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