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枝箭

大一枝箭朗讀

大一枝箭中藥材詳解

拼音注音
Da Yī Zhī Jian
別名

鐵色箭(《綱目》),忽地笑(《汝南圃史》),鹿蔥(《群芳譜》),祖先花(《滇南本草圖譜》),巖大蒜、黃龍爪(《四川中藥志》),獨腳蒜頭(《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出處

《滇南本草》

來源

為石蒜科植物黃花石蒜鱗莖。春、秋採挖,去淨苗葉、泥土,曬乾。

生境分佈

生長於陰濕的岩石上及石崖下土壤肥沃的地方。分佈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安徽、江蘇、福建、台灣、廣東、廣西、貴州、四川、雲南等地。

原形態

多年生草本。鱗莖肥大,近球形,直徑約5厘米,外被黑褐色鱗莖皮。葉基生,質厚,闊線形,上部漸次狹窄,長達60厘米,寬約1.5厘米,上面黃綠色,有光澤,下面灰綠色,中脈在上面凹下,在下面隆起,葉脈及葉片基部帶紫紅色。花莖在長葉以前抽出,高30~60厘米;傘形花序具5~10朵花,花較大,稍左右對稱,長約7厘米,筒部長不及2厘米,具柄,黃色或橙色,花被片6,邊緣稍皺曲,寬約1厘米;雄蕊6,與花柱同伸出花被外;子房下位,3室。蒴果,每室有種子數粒。花期夏季。果期秋季。

性味

《四川中藥志》:"性微溫,味辛甘,有毒。"

功能主治

解瘡毒,消癰腫,殺蟲。治癰腫,疔瘡結核,湯火灼傷。

1《滇南本草》:"滋陰潤肺。止肺熱咳嗽,陰虛癆熱不退,解瘡毒,利小便,止咳血。"

2《四川中藥志》:"能解毒消腫。外用治癰腫瘡毒,蟲瘡作癢,耳下紅腫,疔瘡結核及湯火灼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一日量鮮者2~4錢;或入散劑。外用:搗敷或搗汁塗。

復方

1治癰腫瘡毒:巖大蒜、野菊花葉、三匹風,同搗絨取汁塗患處。

2治蟲瘡作癢:巖大蒜搗絨取汁塗患處。

3治耳下紅腫:巖大蒜、菊花葉同搗絨取汁,加入黃桷樹漿,和勻塗患處。

4治湯火傷:巖大蒜搗取汁,和雞蛋清塗傷處。(1方以下出《四川中藥志》)

5治癆熱咳嗽帶血:大一枝箭五錢,續斷三錢,花粉二錢,石膏五分。共為末。每服二錢,滾水調,略蓋片時溫服。(《滇南本草》)

摘錄
《中藥大辭典》

猜你喜歡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