玳瑁

玳瑁朗讀

玳瑁中藥材詳解

《全國中草藥彙編》:玳瑁

拼音注音
Dai Mao
別名

文甲、玳玳

來源

龜科動物玳瑁Eretmochelys imbricata L.背部的甲片。全年均可捕捉。將玳瑁倒懸,用沸醋潑之,其甲片即能逐片剝下,去掉殘肉,洗淨即得。

性味

甘,寒。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鎮心平肝。用於熱病發狂,譫語,小兒驚風,癰腫瘡毒。

用法用量

1~3錢。多入丸、散劑用。

備註

(1)警告:捕捉動物必須遵守國家相關法律規定。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中藥大辭典》:玳瑁

拼音注音
Dai Mao
別名

玳瑁(《開寶本草》),蝳蝐(《桂海虞衡志》)。

出處

《開寶本草》

來源

為海龜科動物玳瑁甲片。全年均可捕獲。捕得後,將其倒懸,用沸醋澆潑,其甲即能逐片剝下,去淨殘肉,洗淨。

生境分佈

棲於溫、熱帶海洋中。以魚類、蝦蟹、軟體動物和海藻等為食。分佈福建、台灣、海南、西沙群島等地。主產台灣、福建及廣東海南島、西沙群島等地。

原形態

體長可達1.6米。背及腹部均有堅硬的鱗甲。頭部具前顴鱗甲2對。鼻孔近於吻端。上須鉤曲,嘴形似鸚鵡,頜緣鋸齒狀。背面鱗甲,早期呈覆瓦狀排列,隨年齡增長而變成平置排列,表面光澤,有褐色與淺黃色相間而成的花紋。中央為脊鱗甲5枚,兩側有肋鱗甲4對;緣鱗甲25枚,邊緣呈鋸齒狀。腹面由13枚鱗甲組成,呈黃黑色。四肢均呈扁平葉狀。前肢較大,具2爪,後肢只有1爪。尾短小,通常不露出甲外。

性狀

本品為近圓形、三角形或多角形的板片,長10~20厘米,厚1.5~3毫米。邊緣較薄,中央稍厚。表面呈暗褐色的半透明體。並有暗褐色與乳黃色的花紋,平滑而有光澤;內面密佈白色的條紋或斑點,並有縱橫交錯的溝紋。質堅韌,不易折斷,斷面角質。氣無。以片厚、花紋明顯、半透明者為佳。

化學成分

含角蛋白及膠質等。

炮製

刷淨泥土,用溫水浸軟後,切成細絲或研成細粉。

歸經

《本草匯言》:"入手少陰、足厥陰經。"

性味

甘鹹,寒。

1《開寶本草》:"寒,無毒。"

2《品彙精要》:"味鹹,性寒。"

3《綱目》:"甘,寒,無毒。"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鎮驚。治熱病驚狂,中風,譫語,痙厥,小兒驚癇,癰腫瘡毒。

1《食性本草》:"療心風邪,解煩熱。"

2《日華子本草》:"破癥結,消癰毒,止驚癇。"

3《綱目》:"解痘毒,鎮心神,急驚客忤,傷寒熱結,狂言。"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或磨汁,1~2錢;或入丸,散。

復方

1治急風及中惡,不識人,面青,四肢逆冷:生玳瑁五兩(搗羅為末),安息香五兩(用酒煮似糊,用絹濾去滓),硃砂二兩(細研,水飛過),雄黃半兩(細研),琥珀一兩(細研),麝香一兩(細研),龍腦一錢(細研)。上藥都研令勻,以安息香糊和丸,如雞頭實大。用童子小便三合,生薑自然汁半合,相合暖過,不計時候,研下三丸。(《聖惠方》玳瑁丸)

2治中風不語,精神冒悶及中惡不語:玳瑁(鎊)、丹砂(研)、雄黃(研)、白芥子各半兩,麝香(研)一分。上五味,搗羅為末,再同研勻,別以銀石器酒煎安息香一兩為膏,和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丸,溫童子小便下,不拘時候服。(《聖濟總錄》玳瑁丸)

3治痘瘡黑陷,乃心熱血凝也:生玳瑁、生犀角同磨汁一合。入豬心血少許,紫草湯五匙,和勻溫服。(《痘疹論》)

4預解痘毒,遇行時服此,未發內消,已發稀少:生玳瑁、生犀角各磨汁一合。和勻;溫服半台,日三服。(《靈苑方》)

5治迎風目淚,乃心腎虛熱也:生碡瑁、羚羊角各一兩,石燕子一雙。為末。每服一錢,薄荷湯下,日一服。(《飛鴻集》)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玳瑁

拼音注音
Dai Mao
別名

玳琩、玳琩甲、明玳瑁、文甲

英文名
Hawksbill Carapace, Hawksbill Shell, Hawksbill Turtle Shell
出處

出自《開寶本草》。

1.《開寶本草》:玳瑁,主解嶺南百藥毒,人刺其血飲,以解諸藥毒。

2.《本草衍義》:玳瑁,生者入藥,蓋性味全也。既入湯火中即不堪用,為器物者是矣,與生熟犀其義同。

3.《海搓余錄》:玳瑁,產於海洋深處,其大者不可得,小者時時有之。取用時,必倒懸其身,用器盛滾醋潑下,逐片應手而下,但不老大則其皮薄不堪用耳。

來源

藥材基源:為海龜科動物玳瑁的背甲。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retmochelys imbricata (Linnaeus)

采收和儲藏:將捕獲的活玳瑁倒掛懸起,用沸醋潑之,使其背部鱗片剝落,去除殘肉,洗淨。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棲息於熱帶和亞熱帶海洋中。

資源分佈:分佈於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台灣、廣東、廣西及海南西沙群島等地。

原形態

玳瑁,體長60-170cm。頭部具對稱的鱗片,前額鱗2對。鼻孔近於吻端,吻長而側扁,上頜鉤曲,嘴似鸚鵡,頜緣鋸齒狀。幼時背甲的角板呈覆瓦狀排列,隨著年齒的增長而逐漸呈平鋪狀鑲嵌排列。頸角板短寬;椎角板5塊,中央有一明顯的稜脊;肋角板左右各4塊,第2塊最大;緣角板每側各11塊,相鄰第2對肋角板處的緣角板開始排列呈鋸齒狀;臀角板2塊,其間有一縫隙。腹甲前緣有較小的喉角板;兩側自肱角板、胸角板、腹角板、股角板至肛角板中間,均有1條隆起。在腹部中溝兩側形成兩條明顯的稜脊,每側甲橋處有4塊下緣角板,在腋、胯區尚有數塊小角板。四肢扁平呈槳狀,覆被大鱗,前肢較大,具有2爪,後肢短小,僅具1爪。尾短小,不露於甲外,背甲棕紅色或棕褐色,有光澤,綴有淺黃色小花紋,頭及四肢呈棕色,腹部黃黑色有褐斑。

栽培

生活習性,棲息於溫、熱帶海洋中性兇猛以魚、蝦、蟹、軟體動物及海藻類等食物為主。

繁殖技術,春季開始繁殖。產卵期,離水登陸,在沙灘上挖抗穴產卵其中每穴130-250枚不等,孵化期為2個月。

飼養管理,池養玳瑁水溫以23-30℃為宜,夏季每日換水1-2次。冬季1-5天換水1次,池水食鹽的濃度以1.5%-2.0%為宜。

性狀

性狀鑒別,本品呈長方形、菱形、三角形、多角形或近圓形板片狀,長8-24cm,寬8-17cm,厚1-3mm,中間較厚,邊緣薄似刀刃有不整齊的鋸齒狀。外表面平滑而有光澤,半透明狀,有暗褐色與乳黃色相同的不規則花紋,背鱗甲中間有隆起的稜脊,斜切面顯層紋;內表面有條紋形成雲彩樣紋理。質堅韌,不易折斷,斷面角質。氣微,味淡。

化學成分

玳瑁的背甲含角蛋白(keratin),其中含有賴氨酸(lysine)、組氨酸(histidine)等多種氨基酸;體脂含有月桂酸(lauric acid),棕櫚酸(palmitic acid),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花生酸(arachidic acid),山蘥酸(behenic acid),C14不飽和酸,C16不飽和酸,C18不飽和酸,C20不飽和酸,C22不飽和酸,C24不飽和酸及非皂化部分。

藥理作用

對免疫功能的影響,玳瑁的乙醇提取液,在體外對鼻咽癌患者T調節細胞亞群的T4和T8陽性細胞,僅有微弱誘導作用。

炮製

刷淨泥土,用溫水浸軟後,切成細絲或研成細粉。

鑒別

理化鑒別(1)本品醇浸出液,置紫外光下觀察,顯淡藍色綠色螢光。

(2)取本品燒之,有羽毛焦臭,爆鳴聲及閃光,不冒煙。

歸經

心;肝經

性味

味甘;鹹;性寒

注意

虛寒證無火毒者禁服。

功能主治

平肝定驚;清熱解毒。主熱病高熱;神昏譫語抽搐;小兒驚癇;眩暈;心煩失眠;癰腫瘡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磨汁;亦可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塗。

復方

1治急風及中惡,不識人,面青,四肢逆冷,生玳瑁五兩(搗羅為末),安息香五兩(用酒煮似糊,用絹濾去滓),硃砂二兩(細研,水飛過),雄黃半兩(細研),琥珀一兩(細研),麝香一兩(細研),龍腦一錢(細研)。上藥都研令勻,以安息香糊和丸,如雞頭實大。用童子小便三合,生薑自然汁半合,相合暖過,不計時候,研下三丸。(《聖惠方》玳瑁丸)2治中風不語,精神冒悶及中惡中語:DU瑁(鎊)、丹砂(研)、雄黃(研)、白芥子各半兩,麝香(研)一分。上五味,搗羅為末,再同研旬,別以銀石器酒煎安息香一兩為膏,和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丸,溫童子小便下,不拘時候服。(《聖濟總錄》玳瑁丸) 3治痘瘡黑陷,乃心熱血凝也:生玳瑁、生犀角同磨汁一合。入豬心血少許,紫草湯五匙,和勻溫服。(《痘疹論》)4預解痘毒,通行時服此,未發內消,已發稀少:生玳瑁、生犀角各磨汁一合。和勾,溫服半合,日三服。(《靈苑宏》)6治迎風目淚,乃心腎虛熱也:生DU瑁、羚羊角各一兩,石燕子一雙。為末。每服一錢,薄荷湯下,日一服。(《飛鴻集》)

各家論述

1.《綱目》:玳瑁,解毒清熱之功,同於犀角,古方不用,至宋時至寶丹始用之也。

2.《食性本草》:療心風邪,解煩熱。

3.《日華子本草》:破ZHEN結,消癰毒,止驚癇。

4.《綱目》解痘毒,鎮心神,急驚客忤,傷寒熱結,狂言。

摘錄
《中華本草》

猜你喜歡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