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血紅

刺血紅朗讀

刺血紅中藥材詳解

《全國中草藥彙編》:刺血紅

拼音注音
Ci Xue Honɡ
別名

花葉假杜鵑

來源

爵床科刺血紅Barleria lupulina Lindl.,以全株入藥。

生境分佈

廣東、廣西。

性味

辛、苦,溫。

注意

孕婦忌服。

功能主治

通經活絡,解毒消腫。主治毒蛇咬傷,犬咬傷,跌打損傷,癰腫,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2~3錢;外用適量,鮮葉搗爛敷患處。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中華本草》:刺血紅

拼音注音
Ci Xue Honɡ
別名

七星劍、血路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爵床科植物花葉假杜鵑的全株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arleria lupulina Lindl.

采收和儲藏:全年可采,切段,鮮用或曬乾。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山谷濕地、材旁或路邊,也有栽培。

資源分佈:分佈於廣東。

原形態

花葉假杜鵑 灌木,高約2m。莖直立,多分枝。葉對一;有短柄;吉片披針形,長4-8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兩面均被白色柔毛;在葉柄基部有一對向下的針刺,紫紅色。穗狀花序頂生或腋生;具多數大苞片;萼片4,成對,外面一對較大;花黃色,花冠管狀,5裂,裂片近相等;發育雄蕊2-3,退化雄蕊1-2;子房上位,2室,花柱長。蒴果卵形,中部以下有種子4顆。花期5-7月。

性狀

性狀鑒別 莖圓形,具稜,木質。葉對生,多皺縮或破碎,完整葉片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4-8cm,頂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兩面有白色柔毛;具短葉柄,葉柄基部有一對向下的針刺,呈紫紅色。

化學成分

地上部分含環烯醚萜甙類化合物:山梔甙甲酯(shanzhiside methyl ester),假杜鵑素(barlerin),乙酰基假杜鵑素(acetylbarlerin),6-O-乙酰基山梔甙甲酯(6-O-acetyl-shanzhiside methyl ester)和7-乙酰基野芝麻新甙(ipolamiido-side)。另含甜菜鹼(betaine)。

性味

味辛;苦;性平

注意

孕婦禁服。 《全國中草藥彙編》:"孕婦忌服。"

功能主治

通經絡;續筋骨;解毒消腫。主跌打腫痛;骨折;外傷出血;癰腫瘡毒;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0g。外用,鮮品適量,搗敷。

摘錄
《中華本草》

猜你喜歡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