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Si Chuān Chenɡ Qie Zi 來源 藥材基源:為樟科植物潺槁樹的根皮。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itsea moupinensis Lec.var.szechuanica(Allen)Yang et P.H.Hua
()
《全國中草藥彙編》:四塊瓦 拼音注音 Si Kuai Wǎ 別名 四葉對[江西]、四葉細辛、萬根丹、燈籠花[吉林]、分葉芹 來源 為金粟蘭科金粟蘭屬植物銀線草Chloranth
()
拼音注音 Si Da Tiān Wanɡ 別名 大葉及己、四葉對、四大金剛、四塊瓦。 出處 《植物名實圖考》云:"四大天王生南安。綠莖赤節,一莖四葉,聚生梢端。葉際抽短穗
()
《全國中草藥彙編》:四楞蒿 別名 大香芝麻棵、土藿香、理肺散、疳積散、香紫蘇 來源 唇形科香薷屬植物鼠尾香薷Elsholtzia myosurus Dunn,以全株入藥。全年可采,洗淨切
()
拼音注音 Si Fānɡ Hāo 別名 沙蟲藥、四稜蒿、黑頭草、白香薷、大香薷、滇香薷、雞肝散、雞骨柴 來源 為唇形科香薷屬植物四方蒿Elsholtzia blanda Benth.,以
()
《中藥大辭典》:四時青 拼音注音 Si Shi Qīnɡ 出處 《分類草藥性》 來源 為豆科植物雲實的葉。 原形態 植物形態詳"雲實"條。 功能主治 治小兒口瘡,
()
《全國中草藥彙編》:山一籠雞 拼音注音 Shān Yi Lonɡ Jī 來源 爵床科山一籠雞Gutzlaffia aprica Hance[G. dielsiana (W. W. Smith)S. Moore],以根入藥。 生境
()
拼音注音 Si Lǐ Ma 別名 千斤樁 英文名 Hamate Calanthe 出處 始載於《新華本草綱要》。 來源 藥材基源:為蘭科植物鉤距蝦脊蘭的根及全草。 拉丁植物
()
拼音注音 Shao Nian Honɡ 出處 始載於《新華本草綱要》。 來源 藥材基源:為紫牛科植物少年紅的全株。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rdisia alyxiaefolia Tsiang et C
()
《全國中草藥彙編》:實葫蘆 拼音注音 Shi Hu Lu 來源 葫蘆科栝樓屬植物喜馬拉雅瓜蔞Trichosanthes himalensis C. B. Clarke,以根入藥。秋冬葉枯萎時挖根,洗淨切片曬
()
別名 構鈴子、紫籐子、赤蘭 來源 桃金娘科山烏珠Syzygium grijsii Merr. et Perry,以根、葉入藥。 生境分佈 福建、廣西。 性味 辛,微溫。 功能主治 祛風
()
拼音注音 Shān Wu Yu 別名 五除葉、茶辣、牛糾樹、樹幽子 來源 芸香科吳茱萸屬植物山吳萸(擬)Euodia trichotoma (Lour.)Pierre,以果及葉入藥。夏秋採集,曬乾。
()
《中藥大辭典》:山吳萸果 拼音注音 Shān Wu Yu Guǒ 出處 《雲南思茅中草藥選》 來源 為芸香科植物山吳萸的果實。 原形態 形態詳"五除葉"條。 性味
()
拼音注音 Shān Fo Shǒu 別名 小桔公。 英文名 Mountain Raspberry 出處 始載於《新華本草綱要》。 來源 藥材基源:為薔薇科植物淺裂銹毛莓Rubus refl
()
拼音注音 Shān Ke Gǔ 別名 小駁骨 英文名 all-grass of Palatebearing Pseuderanthemum 出處 始載於《中國高等植物圖鑒》。 來源 藥材基源:為爵應酬
()
《全國中草藥彙編》:山姜 拼音注音 Shān Jiānɡ 別名 箭桿風、九姜連、九龍盤、雞爪蓮[江西婺源] 來源 為姜科山姜屬植物山姜Alpinia japonica Miq.,以根狀莖入
()
拼音注音 Shān Yanɡ Shu Pi 別名 響楊、白楊 來源 楊柳科山楊樹皮Populus davidiana Dode,以樹皮入藥。 生境分佈 吉林、寧夏、陝西、四川。 性味
()
《中國藥典》:山慈菇 拼音注音 Shān Ci Gu 來源 本品為蘭科植物杜鵑蘭Cremastra appendiculata (D.Don)Makino、獨蒜蘭Pleione bulbocodioides(Franch.)Rolfe 或雲南獨
()
《全國中草藥彙編》:山小橘 拼音注音 Shān Xiǎo Ju 別名 山柑橘、野沙柑、酒餅木[廣東] 來源 為芸香科山小橘屬植物山小橘Glycosmis citrifolia (Willd.)Lindl.
()
拼音注音 Shān Ci Gu Ye 英文名 leaf of Appendiculate cremastra 出處 出自《證類本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蘭科植物杜鵑蘭或獨蒜蘭等的葉。 拉丁植物動
()
拼音注音 Shān Zhī Gēn 出處 《四川中藥志》 來源 為海桐花科植物光葉海桐的根或根皮。秋末採集。 性味 甘苦辛,涼。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甘苦辛
()
拼音注音 Shān Tao Shu Pi 來源 藥材基源:為伯樂樹科植物伯樂樹的樹皮。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retschneidera sinensis Hemsl.[B.yunshanensis Chunet How] 采收
()
《全國中草藥彙編》:山桐子 拼音注音 Shān Tonɡ Zǐ 別名 毛桐、臭樟木、大馬桑葉 來源 大戟科山桐子Mallotus nepalensis Muell.-Arg.,以根、皮入藥。 生
()
《中國藥典》:山柰 拼音注音 Shān Nai 別名 三藾、沙姜、山辣 來源 本品為姜科植物山柰Kaempferia galanga L.的乾燥根莖。冬季採挖,洗淨,除去鬚根,切片,曬乾。
()
《全國中草藥彙編》:山梗菜 拼音注音 Shān Gěnɡ Cai 別名 半邊蓮[東北]、大種半邊蓮 來源 為桔梗科山梗菜屬植物山梗菜Lobelia sessilifolia Lamb.和線萼山
()
拼音注音 Shān Ji Dou 別名 泡泡草、尖葉棘豆、山泡泡、羚羊蛋 來源 豆科山棘豆Oxytropis oxyphylla DC.,以全草入藥。 生境分佈 吉林、遼寧、陝西、內蒙
()
拼音注音 Shān Jiāo Gēn 別名 鐵桿椒根(《貴州草藥》),黃椒根、單面針根(《四川常用中草藥》)。 出處 《四川常用中草藥》 來源 為芸香科植物大葉花椒的根。
()
《全國中草藥彙編》:山椒草 拼音注音 Shān Jiāo Cǎo 別名 塌地草、卜羅草 來源 蕁麻科山椒草Pellionia minima Makino,以全草入藥。 生境分佈 長江以南各
()
拼音注音 Shān Jiānɡ 別名 副山蒼 來源 樟科山橿Lindera reflexa Hemsl.,以根入藥。 生境分佈 長江以南各省。 性味 辛,溫。 功能主治 祛風理氣,止
()
《全國中草藥彙編》:山牛蒡 別名 烏蘇裡風毛菊 來源 菊科山牛蒡Saussurea ussuriensis Maxim.,以根入藥。 生境分佈 東北、華北、陝西、甘肅、青海。 性味 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