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草藥彙編》:龍爪葉 別名 多蕊木、大七葉蓮 來源 五加科龍爪葉Tupidanthus calyptratus Hook. f. et Thoms.,以莖、葉入藥。 生境分佈 雲南。 性味 苦
()
《中國藥典》:鹿角霜 拼音注音 Lu Jiǎo Shuānɡ 英文名 CORNU CERVI DEGELATINATUM 來源 本品為鹿角去膠質的角塊(熬製鹿角膠剩下的骨渣)。春、秋二季生產,將骨
()
《中藥大辭典》:黎豆 拼音注音 Li Dou 別名 虎豆(《爾雅》郭璞注),狸豆(《綱目》),巴山虎豆、鼠豆(《植物名實圖考》)。 出處 《本草拾遺》 來源 為豆科植物頭花黎
()
拼音注音 Lonɡ Chanɡ Cǎo 別名 粽心草 英文名 Manchurian Beakgrain 出處 始載於《名醫別錄》。 來源 藥材基源:為禾木科龍常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
()
《中國藥典》:鹿角膠 拼音注音 Lu Jiǎo Jiāo 來源 為鹿角經水煎熬、濃縮製成的固體膠。 性狀 本品為扁方形塊,長3~4cm,厚約0.6cm。黃棕色或紅棕色,半透明,有的上部
()
《中國藥典》:鹿角 拼音注音 Lu Jiǎo 英文名 CORNU CERVI 來源 本品為鹿科動物馬鹿Cervus elaphus Linnaeus 或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已骨化的角或鋸茸
()
《中國藥典》:鹿茸 拼音注音 Lu Ronɡ 英文名 CORNU CERVI PANTOTRICHUM 來源 本品為鹿科動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或馬鹿Cervus elaphus Linnaeus 的
()
《中國藥典》:鹿啣草 拼音注音 Lu Xian Cǎo 別名 鹿蹄草、鹿含草、鹿安茶、鹿壽草、冬綠、破血丹、紫背金牛草[四川] 英文名 HERBA PYROLAE 來源 本品為
()
《全國中草藥彙編》:鹿胎 拼音注音 Lu Tāi 來源 為鹿的乾燥胎兒。 性味 甘,溫。 功能主治 補血,益精。用於腎虛精虧,體弱無力,腰腿酸軟。 用法用量 多配成
()
《全國中草藥彙編》:鹿血 拼音注音 Lu Xue 來源 為鹿血的乾燥品。 性狀 呈薄片狀,紫棕色。 性味 鹹,溫。 功能主治 補虛,補血,益精。用於貧血,性神經衰弱,遺
()
《中藥大辭典》:鹿肉 拼音注音 Lu Rou 出處 《別錄》 來源 為鹿科動物梅花鹿或馬鹿的肉。 化學成分 含水分75.76%,粗蛋白質19.77%,粗脂肪1.92%,灰分1.13%。 性
()
別名 天韭、玉簪葉韭、天蒜 來源 百合科鹿耳韭Allium funckiaefolium Hand.-Mazz.,以全草入藥。 生境分佈 陝西、湖北、四川。 性味 辛,溫。 功能主治 散
()
《全國中草藥彙編》:鹿藥 拼音注音 Lu Yao 別名 偏頭七、山糜子、磨盤七、盤龍七、螃蟹七、土飛七、小鹿藥 來源 百合科鹿藥屬植物鹿藥Smilacina japonica A.
()
《中藥大辭典》:鹿耳翎 拼音注音 Lu ěr Linɡ 別名 鹿耳苓、鹿耳草(《生草藥性備要》),八十缺、毛六蝟、六角瓣、六什頭、六毒草,八楞風、八面風、蠟達草、六十瓣、六
()
《全國中草藥彙編》:鹿筋 拼音注音 Lu Jīn 來源 為鹿四肢的筋。將鹿四肢割下,除去肌肉和骨骼,保留蹄部,以便鑒別。 性味 淡、微鹹,溫。 功能主治 祛風濕,強筋骨
()
《全國中草藥彙編》:鹿尾 拼音注音 Lu Wěi 來源 為鹿的乾燥尾部。帶毛鹿尾系將鹿尾割下,掛起陰乾而成;不帶毛鹿尾系將毛鹿尾入水中浸片刻,取出剪去毛茸及外面老皮,再用
()
《中藥大辭典》:鸕茲翅羽 拼音注音 Lu Ci Chi Yǔ 別名 鸕茲羽(《范汪方》) 出處 《綱目》 來源 為鸕茲科動物鸕茲的翅羽。 功能主治 《范汪方》:"治鯁
()
拼音注音 Linɡ Lǐ 別名 石鯪(《臨海異物誌》),龍鯉(郭璞《江賦》),鱗鯉(《本草圖經》),石鯪魚(《綱目》)。 出處 《別錄》 來源 為鯪鯉科動物鯪鯉的肉或全體。全年
()
《全國中草藥彙編》:鹿仙草 別名 蛇菇 來源 蛇菰科蛇菰屬植物筒鞘蛇菰Balanophora involucrata Hook. f. 的全草。秋季采,洗淨曬乾。 性味 苦、澀,溫。 功能主
()
《中藥大辭典》:鰱魚 拼音注音 Lian Yu 別名 鯨魚、白鱮(《埤雅》),白腳鰱(《醫林纂要》)。 出處 《綱目》 來源 為鯉科動物鰱魚的肉。 生境分佈 長江、黑
()
《中藥大辭典》:駱駝脂 拼音注音 Luo Tuo Zhī 別名 駝脂(《丹房鑒源》),駝峰、峰子油(《飲膳正要》)。 出處 《日華子本草》 來源 為駝科動物雙蜂駝肉峰內的膠
()
《中藥大辭典》:駱駝肉 拼音注音 Luo Tuo Rou 出處 《日華子本草》 來源 為駝科動物雙峰駝的肉。 性味 甘,溫。 1《日華子本草》:"溫。" 2《綱目》:"甘,溫,無
()
別名 透骨草、白拉拉秧 來源 毛茛科鐵線蓮屬植物芹葉鐵線蓮Clematis aethusaefolia Turcz.,以全草入藥。夏季采收,曬乾。 性味 辛,溫。 功能主治 祛風利濕,解毒
()
拼音注音 Lǘ Yīn Jīnɡ 別名 驢鞭(《本草新編》),驢三件(《河北藥材》),驢腎(《山西中藥志》)。 出處 《綱目》 來源 為馬科動物驢的雄性外生殖器,雄驢殺死後,割取
()
《全國中草藥彙編》:露蕊烏頭 拼音注音 Lu Ruǐ Wū Tou 別名 羅砧巴 來源 毛茛科露蕊烏頭Aconitum gymnandrum Maxim.,以根、花、葉入藥。 生境分佈 青海
()
拼音注音 Lei Gōnɡ Ju 來源 藥材基源:為白花菜科植物雷公橘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apporis membranifolia Kurz.〔C.viminea Hcok.f.et Tboms.〕 采收和儲藏:夏、
()
拼音注音 Linɡ Linɡ Xiānɡ 別名 熏草(《山海經》),燕草(《南越志》),蕙草(《別錄》),香草(《開寶本草》),鈴鈴香、鈴子香(《夢溪筆談》),黃零草(《庚辛玉冊》),熏香(《本草求真》
()
《全國中草藥彙編》:鈴蘭 拼音注音 Linɡ Lan 別名 草玉鈴、小蘆鈴、香水花、鹿鈴、君影草、草寸香 來源 百合科草玉鈴屬植物鈴蘭Convallaria keiskei Miq.,以
()
拼音注音 La Liǎo 別名 辣蓼草 來源 蓼科蓼屬植物辣蓼Polygonum flaccidum Meism及水蓼P. hydropiper L.,以全草或根、葉入藥。全草四季可采,根和葉隨時可采,曬
()
拼音注音 Liao Dōnɡ Li Ke Dou 出處 《寧夏中草藥手冊》 來源 為殼斗科植物遼東櫟果實外的總苞。 性味 澀,溫。 功能主治 收斂,止血,止瀉。治便血,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