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瘀

《中藥大辭典》:苧麻葉 拼音注音 Zhu Ma Ye 出處 《綱目》 來源 為蕁麻科植物苧麻的葉。 原形態 詳"苧麻根"條。 化學成分 葉含黃酮,其中芸香甙0.1%,干
()
拼音注音 Zhu Ma Gěnɡ 來源 藥材基源:為蕁麻科植物苧麻的莖或帶葉嫩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oehmeria nivea(L.)Gaud.〔Urtica nivea L.〕 采收和儲藏:春、夏季采收,
()
拼音注音 Zhū Juǎn Pi 來源 藥材基源:為樟科植物落葉楨楠的樹皮。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achilus leptophylla Hand.-Mazz. 采收和儲藏:4月中、下旬剝取樹幹皮,用刀
()
《中國藥典》:自然銅 拼音注音 Zi Ran Tonɡ 英文名 PYRITUM 來源 本品為硫化物類礦物黃鐵礦族黃鐵礦。主含二硫化鐵(FeS2)。採挖後,除去雜質。 性狀 本品晶
()
《全國中草藥彙編》:醉魚草 拼音注音 Zui Yu Cǎo 別名 鬧魚草、魚尾草、癢見消、鐵線尾 來源 馬錢科醉魚草屬植物醉魚草Buddleia lindleyana Fort.,以帶根的全
()
拼音注音 Zhǎnɡ Lie Qiū Hǎi Tanɡ 別名 水八角、水蜈蚣、酸猴兒、一口血、水黃連 來源 秋海棠科秋海棠屬植物掌裂秋海棠Begonia pedatifida Levl.以根狀
()
《全國中草藥彙編》:野棉花 拼音注音 Yě Mian Huā 別名 滿天星、野牡丹、接骨蓮、鐵蒿、水棉花、土白頭翁 來源 毛茛科銀蓮花屬植物野棉花Anemone vitifolia
()
拼音注音 Xiǎo Jīn Fā Xiǎn 別名 紅孩兒、止血藥 來源 藥材基源:為金髮蘚科植物東亞小金髮蘚的植物體。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ogonatum inflexum(Lindb.)Lac.〔P
()
拼音注音 Xiǎo Ju Zǐ Jǐn 別名 小草烏、雪上一枝蒿。 英文名 all-grass of Appendiculate corydalis 出處 始載於《中國高等植物圖鑒-補編》。 來源
()
拼音注音 Xiǎo Jīn Yīnɡ 別名 紅茨籐(《分類草藥性》),山木香、明目茶(《中國樹木分類學》),小和尚籐(《重慶草藥》),結繭、狗屎刺、小刺花、苙刺甲、荊刺葉、雞公子、五
()
拼音注音 Xīnɡ Xiu Cai 別名 假辣蓼、泥鰍菜(《廣州植物誌》),紅根草(《福建民間草藥》),紅氣根、紅七草、金雞腳、百煎草、蛙霓草(《廣西中獸醫藥植》),黃鰍竄、紅頭繩
()
《全國中草藥彙編》:細穗爵床 拼音注音 Xi Sui Jue Chuanɡ 來源 爵床科細穗爵床Justicia leptostachya Hemsl.,以全草入藥。 生境分佈 廣西。 功能主治
()
《中藥大辭典》:血滿草 拼音注音 Xue Mǎn Cǎo 別名 接骨藥、大血草、接骨丹、血管草(《雲南中草藥》),苛草、接骨木(《西藏常用中草藥》),榆古興那布(藏名)。 出處 《
()
拼音注音 Xiānɡ Mao Cǎo 別名 香草仔、小香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敗醬科植物小纈草的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Valeriana tangutica Batal. 采收和儲藏:7-
()
拼音注音 Yun Nan Lian Zuo Jue 來源 藥材基源:為觀音座蓮科植物雲南觀音座蓮的根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ngiopteris yunnanensis Hieron.〔A.evecta var.alata
()
別名 石鼓子、一口血、獨牛 來源 秋海棠科秋海棠屬植物柔毛秋海棠Begonia henryi Hemsl.,以塊莖入藥。秋後挖取塊莖,洗淨曬乾或鮮用。 性味 甘、苦,微寒。 功能
()
拼音注音 Yao Qian Shu Gēn 出處 本品以(木回)樹之名始載於《植物名實圖考》,云:「(木回)樹,滇、黔有之,湖南辰沅山中尤多。木性堅重,造船者取以為柁。葉如檀,秋時梢
()
拼音注音 Zhen Tiān Lei 別名 九牛造、九牛七、翻天印、柳州七 來源 大戟科大戟屬植物震天雷Euphorbia hylonoma Hand.-Mazz.,以根入藥。秋季採挖,曬乾。
()
拼音注音 Qīnɡ Jiǔ Gānɡ 別名 味草(《分類草藥性》),草鞋板(《天寶本草》),山螞蝗、味噌草、蛆草(《植物學大辭典》),餓蜞蠅、三把苓(《嶺南採藥錄》),拿身草(《中國主要植
()
《中藥大辭典》:羅裙帶 拼音注音 Luo Qun Dai 別名 萬年青(《生草藥性備要》),秦瓊劍、牛黃傘、千層喜、文蘭樹(《植物名實圖考》),扁擔葉(《分類草藥性》),十八學士(《廣州
()
《中藥大辭典》:柳花 拼音注音 Liǔ Huā 別名 楊花(《摘元方》),柳椹(《岣嶁神書》),柳蕊(《綱目拾遺》)。 出處 《本經》 來源 為楊柳科植物垂柳的花。 性味
()
《中藥大辭典》:李核仁 拼音注音 Lǐ He Ren 別名 李仁、李子仁、小李仁(《四川中藥志》)。 出處 《吳普本草》 來源 為薔薇科植物李的種子。6~7月采收果核。
()
《中藥大辭典》:苦石蓮 拼音注音 Kǔ Shi Lian 別名 石蓮子(《生草藥性備要》),老鴉枕頭(《藥材資料彙編》),土石蓮子、青蛇子(《南寧市藥物誌》),貓兒核(《廣西中藥志》),廣石
()
拼音注音 Kuān Ye Fǎn Hun Cǎo 來源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麻葉千里光的帶根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enecio cannabifolius Less. 采收和儲藏:7-8月采收,洗淨,
()
拼音注音 Jī Dan Qī 來源 藥材基源:為五加科植物姜狀三七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anax zingibernsis C.Y.Wu et Feng 采收和儲藏:秋季採挖姜塊狀根,除去泥土及細
()
《中藥大辭典》:韭根 拼音注音 Jiǔ Gēn 別名 韭黃(《綱目》)。 出處 《別錄》 來源 為百合科植物韭的根及鱗莖。 化學成分 韭菜的根含硫化物、甙類和苦
()
《中藥大辭典》:金線草根 拼音注音 Jīn Xian Cǎo Gēn 別名 海根(《本草拾遺》),鐵稜角三七、鐵箍散(《浙江天日山藥植志》),蓼子七(《四川常用中草藥》),土三七、鐵拳頭(江
()
《中藥大辭典》:酒糟 拼音注音 Jiǔ Zāo 別名 甜糟(《本草拾遺》),糟(《日華子本草》),紅糟(《養生必用方》),酒醅糟、粕(《綱目》)。 出處 《本草拾遺》 來源 為米、
()
《全國中草藥彙編》:九節風 別名 水麻 來源 蕁麻科九節風Pilea symmeria Wedd. var. salwinensis Hand.-Mazz.,以全草入藥。 生境分佈 雲南。 性味 微苦、澀,
()
拼音注音 Lǎo Yā Hu 別名 萬年青(《植物名實圖考》),魚膽(《中國樹木分類學》),牛舌黃、猴草、粗糠草、粥香(《福建民間草藥》),沒翻葉、大麻雀米、雞米樹、菜子木、紅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