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藥典》:菊苣 拼音注音 Ju Ju 英文名 HERBA CICHORII 來源 本品系維吾爾族習用藥材。為菊科植物毛菊苣Cichorium glandulosum Boiss.et Hout及菊苣Cichor
()
拼音注音 Ju Huā an Xiāo 別名 胃藥、馬氏紫花、白花暗消 來源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密毛紫菀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ster uestitus Franch. [A. mairei
()
《中藥大辭典》:莙薘子 拼音注音 Jūn Da Zǐ 別名 菾菜子(《食療本草》)。 出處 《綱目》 來源 為藜科植物莙薘菜的種子。 功能主治 孟詵:"煮半生,搗取汁
()
拼音注音 Jia Nanɡ Jue 別名 篦子草、天鵝抱蛋、鋸草、梳子草、鐵蕨萁 英文名 Ivorywhite Sreuthiopteris 出處 始載於《中國高等植物圖鑒》。 來源
()
《全國中草藥彙編》:藎草 拼音注音 Jin Cǎo 別名 綠竹、馬耳草、馬耳朵草、中亞藎草 來源 禾本科藎草Arthraxon hispidus (Thunb.)Makino var. centrasiaticus H
()
《中國藥典》:菊花 拼音注音 Ju Huā 別名 甘菊花、白菊花、黃甘菊、藥菊、白茶菊、茶菊、懷菊花、滁菊、毫菊、杭菊、貢菊 英文名 FLOS CHRYSANTHEMI 來源
()
《全國中草藥彙編》:菊芋 別名 洋姜 來源 菊科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 L.,以塊根、莖、葉入藥。 生境分佈 華北、華東有栽培。 功能主治 清熱涼血,接骨。主
()
《全國中草藥彙編》:荊三稜 拼音注音 Jīnɡ Sān Lenɡ 別名 泡三稜、三稜草 來源 為莎草科藨草屬植物荊三稜Scirpus fluviatilis (Torr.)A. Gray[S. yagara Ohw
()
拼音注音 Ju Jia Dou 英文名 Yunan Apios,Yunan Potatobean 出處 始載於《新華本草綱要》。 來源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麗江圞兒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
()
拼音注音 Jiānɡ Manɡ Jue Minɡ 別名 豆瓣葉、望江南、苦參、野苦參 來源 豆科茳芒決明Cassia sophera L.,以根入藥。 生境分佈 長江以南。 性味
()
拼音注音 Ju Ye Sān Qī 別名 土三七、水三七、紫背三七、血當歸、破血丹 來源 為菊科土三七屬植物土三七Gynura segetum (Lour.)Merr.,以根或全草入藥。秋冬挖
()
《中藥大辭典》:節節花 拼音注音 Jie Jie Huā 別名 耐驚菜(《救荒本草》),蝦蠊菜(《生草藥性備要》),滿天星(《植物名實圖考》),蝦鉗萊、白花仔(《廣州常見經濟植物》),白花節
()
《全國中草藥彙編》:苣荬菜 拼音注音 Ju Mǎi Cai 別名 苦菜、敗醬草[北方地區]、小薊[黑龍江]、苦苣菜、取麻菜 來源 菊科苦苣菜屬植物苣荬菜Sonchus Brachyo
()
《全國中草藥彙編》:聚花風鈴草 別名 燈籠花 來源 桔梗科風鈴草屬植物聚花風鈴草Campanula glomerata L.,以全草入藥。夏秋採集,去淨泥土,切碎曬乾。 性味 苦,涼。
()
拼音注音 Ju Huā Cǎo 別名 水竹菜、水打不死、水竹葉草、竹葉籐、塘殼菜、過江竹 來源 藥材基源:為鴨跖草科植物聚花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Floscopa
()
別名 葵花大薊 來源 菊科聚頭薊Cirsium souliei (Franch.) Mattf.,以全草入藥。 生境分佈 甘肅、青海、四川、西藏。 性味 甘,苦。 功能主治 涼血,消炎散腫
()
拼音注音 Ju Ye Hǔ ěr Cǎo 別名 松蒂 英文名 all-grass of Fascicleleaf Rockfoil 出處 始載於《甘肅中草藥手冊》。 來源 藥材基源:為虎耳草科植
()
拼音注音 Jie Jie Cǎo 別名 土木賊、鎖眉草、筆桿草 來源 為木賊科木賊屬植物節節草Equisctum ramosissimum Desf.的全草。四季可采,割取地上全草,洗淨,曬乾。
()
拼音注音 Jie Bu Luo Xiānɡ 出處 羯布羅香與龍腦香一樣系外來藥物。《本草衍義》引《大唐西域記》云:"西方秣羅矩吒國,在南印度境,有羯布羅香。干如松株,葉異,濕時
()
《全國中草藥彙編》:節節茶 別名 石風節、九節風 來源 金粟蘭科金粟蘭屬植物魚子蘭Chloranthus officinalis Blume,以全株入藥。全年可采,切碎曬乾。 性味 辛、微
()
拼音注音 Juan Mao Ju 別名 掃工色爾布(藏名) 出處 《西藏常用中草藥》 來源 為菊科植物絹毛苣的全草。7~9月采收。 生境分佈 多生長於高山草地。分佈
()
別名 三角草、土半夏、犁頭漿草、犁鏵草 來源 菊科箭葉苣Lactuca henryi Dunn,以全草入藥。 生境分佈 陝西、四川、雲南。 性味 苦,寒。 功能主治 清熱解
()
《中藥大辭典》:結血蒿 拼音注音 Jie Xue Hāo 別名 普爾那(藏名) 出處 《西藏常用中草藥》 來源 為菊科植物毛蓮蒿的全草。7~9月割取莖葉。切段,陰乾。 生
()
拼音注音 Juan Mao Shi Huā 別名 卷絲苦苣苔 來源 苦苣苔科絹毛石花Corallodiscus sericeus (Craib)Burtt,以全草入藥。 生境分佈 西藏。 性味 甘、苦
()
《全國中草藥彙編》:筋骨草 拼音注音 Jīn Gǔ Cǎo 別名 白毛夏枯草、散血草、金瘡小草、青魚膽草、苦草、苦地膽 來源 唇形科筋骨草屬植物筋骨草Ajuga decumbe
()
《全國中草藥彙編》:絞股藍 拼音注音 Jiǎo Gǔ Lan 別名 七葉膽、小苦藥、公羅鍋底 來源 葫蘆科絞股藍屬植物絞股藍Gynostemma pentaphyllum (Thunb.)Makino,以根
()
《全國中草藥彙編》:筋骨散 來源 馬鞭草科腐卑屬植物蕁麻葉腐卑Premna urticifolia Rehd.,以根入藥。夏秋采根,洗淨切片曬乾。 性味 苦、微辛,微溫。 功能主治 祛風
()
拼音注音 Jīn Tenɡ 別名 三托籐、坎香籐、香籐、籐滿山香、九牛籐、騷羊果 來源 藥材基源:為夾竹桃科植物筋籐的全株。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lyxia levinei Me
()
《中藥大辭典》:絳梨木根 拼音注音 Jianɡ Li Mu Gēn 別名 嚼連根、孟子根(《分類草藥性》),黑龍鬚(《民間常用草藥彙編》),鐵包金、鹿角刺根(《貴陽民間藥草》)。 出
()
《中國藥典》:積雪草 拼音注音 Jī Xuě Cǎo 別名 崩大碗、馬蹄草、雷公根、蚶殼草、銅錢草、落得打 英文名 HERBA CENTELLAE 來源 本品為傘形科植物積雪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