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陰降火湯

滋陰降火湯朗讀

滋陰降火湯中藥材詳解

《壽世保元》卷六:滋陰降火湯

處方

當歸3克 川芎3克 白芍3.6克 川黃柏(蜜水炒)3克 生知母3克 懷熟地黃4.5克 天花粉3克 生甘草3克 元參6克 白桔梗(去蘆)9克

制法

上銼一劑。

功能主治

滋陰降火。治虛火上升,喉內生瘡。

用法用量

水煎,入竹瀝50毫升,溫服。

摘錄
《壽世保元》卷六

《明醫雜著》卷一:滋陰降火湯

處方

生地黃(酒洗)甘草(炙)幹薑(炮)各1.5克 川芎 熟地各3克 白芍藥(炒)3.9克 陳皮2.1克 當歸 白術各3.9克 黃柏(蜜水浸,炙)2.1克 知母(蜜水浸,拌炒)天門冬(去心、皮)各3克

功能主治

治勞瘵。色欲過度,損傷精血,睡中盜汗,午後發熱,咳嗽,甚則痰涎帶血,倦怠無力,飲食少進,脈沉數。

用法用量

上藥加生薑3片,水煎,空腹時溫服。

若咳嗽甚,加桑白皮、馬兜鈴、瓜蔞仁各2.1克;若痰盛,加薑制半夏、貝母、瓜蔞仁各3克;若潮熱盛,加桑白皮、沙參、地骨皮各2.1克;若夢遺、精滑,加牡蠣、龍骨、山茱萸各2.1克;若盜汗多,加牡蠣、酸棗仁各2.1克,浮小麥1撮;若赤白濁,加白茯苓3克,黃連0.9克(炒)。

摘錄
《明醫雜著》卷一

《醫便》卷二:滋陰降火湯

處方

當歸3克 川芎1.5克 白芍藥(薄荷汁炒)黃芩各2.1克 生地黃(薑汁炒)黃柏(蜜水炒)知母(酒炒)各2.4克 柴胡2.1克 熟地黃2.4克 麥門冬2.4克

功能主治

治陰虛火動,起於九泉者。

用法用量

上藥,加生薑1片,大棗1枚,水煎服。別以附子為末,唾津調貼湧泉穴。

氣虛,加人參、黃耆各2.4克;咳嗽,加阿膠、杏仁各2.1克,五味子0.9克;咯唾衄血,加牡丹皮2.4克,藕節自然汁10毫升,犀角末1.5克。

摘錄
《醫便》卷二

《醫學入門》卷八:滋陰降火湯

處方

當歸 生地 白芍 白術各3克 麥門冬 天門冬 甘草各1.5克 知母 黃柏 遠志 陳皮 川芎各1.8克

功能主治

治潮咳汗血,遺精無泄者。

用法用量

上藥加生薑,水煎,溫服。

如有痰,加瓜蔞仁、貝母;咳嗽,加五味子、阿膠;夢遺,加芡實、石蓮肉;有熱,加秦艽、地骨皮;唾吐咯血,加茜根、藕汁、玄參;氣虛血少,加人參、黃耆;久病者,去川芎。

摘錄
《醫學入門》卷八

《赤水玄珠》卷十五:滋陰降火湯

處方

當歸 黃柏(鹽水炒)各4.5克 知母 牛膝 生地各3克 白芍3.6克 甘草梢 木通各2.4克

功能主治

治火燥血少,氣不得降致淋。

用法用量

水煎,空腹時服。

摘錄
《赤水玄珠》卷十五

《幼幼集成》卷三:滋陰降火湯

處方

大生地 當歸身 杭白芍 凈知母 建蓮肉 潤玄參 大杭冬各3克 正雅連 天花粉 炙甘草各1.5克

功能主治

滋陰降火。治小兒咳嗽見血。

用法用量

上藥用凈水濃煎。清晨空腹時溫服。

摘錄
《幼幼集成》卷三

《雜病源流犀燭》卷十七:滋陰降火湯

處方

白芍3.9克 當歸3.6克 熟地 麥冬 m 白術各3克 酒生地2.4克 陳皮2.1克 鹽知母 鹽黃柏各1.5克 生薑3片 大棗2枚

功能主治

滋陰降火。治陰虛火旺,唾血鮮紅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
《雜病源流犀燭》卷十七

徐鴻慶方:滋陰降火湯

處方

熟地12克,玄參12克,黃柏10克,射幹10克,丹皮10克,青果10克,牛膝6克,山慈茹10克,地骨皮10克。

功能主治

滋陰降火,清咽解毒。主虛火上炎。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摘錄
徐鴻慶方

明·《壽世保元》:滋陰降火湯

組成

白芍一錢二分(3.5克),當歸、川芎、黃柏、生知母、天花粉、生甘草各一錢(各3克),熟地黃—錢半(4.5克),玄參二錢(6克),桔梗三錢(9克),竹瀝(沖入)半兩(15克)。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滋陰降火。

主治

主治虛火上升,喉內生瘡,喉閉熱毒,舌紅,脈數。

臨床應用

臨床主要用於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圍絕經期綜合征等病癥。

1.復發性口腔潰瘍:131例陰虛火旺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39例每日予口服醋酸潑尼松、復合維生素B,並含服華素片;治療組93例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服用滋陰降火湯治療。療程5日,以口腔潰瘍的愈合等癥狀判斷療效:結果:治療組治愈42例,好轉39例,無效12例,總有效率87.1%;對照組治愈8例,好轉21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74.36%。(《長沙醫學院學報》2006年第16期)

2.圍絕經期綜合征:以本方治療40例,療程為18周。以臨床癥狀的消失判斷療效。結果:治愈17例,好轉19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90%。(《河南中醫》2011年第2期)

方解

本方主要用於陰虛火旺,咽喉腫痛。方用四物湯養血,配以黃柏、知母養陰清熱,桔梗利咽。如見血熱證明顯者加牡丹皮、黃芩、黃連、山梔;陰虛明顯,加天門冬、麥門冬、沙參;咽紅腫,加金銀花、射幹、板藍根、大青葉;口唇齒齦腫脹者,加石膏、牛膝、升麻。

方歌

滋陰降火湯麥冬,生熟地黃歸芍芎,柴芩知柏甘草梢,專治目病虛火動。

摘錄
明·《壽世保元》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