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蘇散

杏蘇散朗讀

杏蘇散中藥材詳解

《溫病條辨》卷一:杏蘇散

處方

蘇葉 半夏 茯苓 前胡 苦桔梗 枳殼 甘草 生薑 大棗(去核)橘皮 杏仁

功能主治

輕宣涼燥,化痰止咳。治外感涼燥,頭微痛,惡寒無汗,咳嗽痰稀,鼻塞嗌塞,苔白脈弦。

用法用量

無汗,脈弦甚或緊,加羌活,微透汗;汗後咳不止,去蘇葉、羌活,加蘇梗;,兼泄瀉腹滿者,加蒼術、厚樸;頭痛兼眉棱骨痛者,加白芷;熱甚,加黃芩,泄瀉腹滿者不用。

備註

方中杏仁苦辛溫潤,宣肺降氣,蘇葉辛苦芳香,解肌發表,並為君藥;桔梗、枳殼一升一降,調理氣機,前胡降氣化痰,宜肺散風,同為臣藥;半夏、橘皮、茯苓健脾燥濕、理氣化痰為佐;生薑、大棗調和營衛,甘草調和諸藥,是為使藥。合用共奏輕宜涼燥,化痰止咳之功。

摘錄
《溫病條辨》卷一

《溫病條辨》:杏蘇散

配方組成

蘇葉、杏仁、半夏、茯苓、前胡各9克,陳皮、桔梗、枳殼各6克,甘草3克,生薑3片,大棗3枚(原書未註用量)。

用法用量

水煎溫服,一日一劑。

功效

輕宣溫潤,止咳化痰。

主治

外感涼燥證。惡寒無汗,頭微痛,咳嗽痰稀,鼻塞咽幹,苔薄白,脈浮弦。

方解

杏蘇散證為涼燥外襲,肺氣不宣,痰濕內阻所致。肺合皮毛,涼燥襲表,故惡寒無汗,頭微痛;涼燥傷肺,肺氣不宣,津液不佈,聚濕生痰,故咳嗽痰稀;鼻為肺竅,咽為肺系,肺氣失宣,津液不佈,故鼻塞咽幹;舌苔薄白,脈浮弦,均為外感涼燥之征。此證類似風寒感冒,但又有幹燥之象,且在秋季發病,故為涼燥證。治宜輕宣涼燥,宣肺化痰。方中蘇葉辛溫不燥,發表宣肺,使涼燥之邪從表而解;杏仁性降而潤,降利肺氣以止咳,共為君藥。前胡既助蘇葉疏散外邪,又助杏仁降氣化痰;桔梗、枳殼一升一降,宣降肺氣,止咳化痰,共為臣藥。半夏、茯苓、陳皮化痰理氣,共為佐藥。生薑、大棗調和營衛;甘草調和諸藥,共為使藥。諸藥合用,辛散宣肺而使涼燥得解,化痰理氣而使咳嗽得愈。

臨床應用

1.用方要點:杏蘇散為治涼燥的常用方,以微惡風寒,無汗,頭微痛,咳嗽痰稀,咽幹,舌苔薄白,脈浮弦為辨證要點。

2.現代運用:杏蘇散常用於治療流行性感冒、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屬外感涼燥者。

方歌

杏蘇散內陳夏前,甘桔枳苓薑棗研,輕宣溫潤治涼燥,服後微汗病自安。

摘錄
《溫病條辨》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