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湯

石膏湯朗讀

石膏湯中藥材詳解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石膏湯

處方

石膏(研.三分) 白茅根(三分) 扁蓄(三分) 滑石(半兩)

功能主治

治中風頭疼,煩熱口幹,小便赤。

用法用量

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食遠熱服。

摘錄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外臺秘要》卷一引《深師方》:石膏湯

別名

三黃石膏湯(《傷寒總病論》卷五)

處方

石膏30克 黃連 黃柏 黃芩各6克 香豉9克(綿裹)梔子9克(擘)麻黃9克(去節)

功能主治

清熱瀉火,發汗解表。治傷寒病已八九日,壯熱無汗,身體沉重拘攣,鼻幹口渴,煩躁不眠,神志昏憒,或時呼呻,脈滑數。

用法用量

上七味,切。以水2升,煮取600毫升,一日分三次服。初服一劑小汗,其後更合一劑,分兩日服。常令微汗出,拘攣煩憒即愈。得數行利,心開令語,毒折也。

註意

服藥期間,忌豬肉、冷水。

備註

本方主治為傷寒表證未解,裡熱熾盛,故解表與清裡兼顧。方中石膏清熱除煩為君,麻黃、豆豉發汗解表為臣,黃連、黃柏、黃芩、梔子以瀉三焦之火為佐。配合成方,發表而不助裡熱,清熱而不失治表,洵為表裡雙解之良劑。

按:陶華《傷寒六書》卷一"三黃石膏湯",即本方加薑、棗、細茶。治療傷寒汗吐下誤治後,三焦俱熱,身目俱痛之證。

摘錄
《外臺秘要》卷一引《深師方》

《喉科秘訣》卷下:石膏湯

處方

石膏30克 知母9克 甘草3克 元參15克 花粉9克

功能主治

清熱養陰。治肺胃熱盛,咽喉腫痛。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
《喉科秘訣》卷下

《外臺》卷一引《深師方》:石膏湯

別名

三黃石膏湯

處方

石膏2兩,黃連2兩,黃柏2兩,黃芩2兩,香豉1升(綿裹),梔子10枚(擘),麻黃3兩(去節)。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傷寒病己8-9日,邪攻內而表未解,三焦熱,其脈滑數,昏憒,身體壯熱,沉重拘攣,或時呼呻,體猶沉重拘攣;傷寒發汗或下或誤吐後,譫語不休,晝夜喘息,鼻中屢衄而疾勢不解,身目如發黃,狂躁欲走。

用法用量

三黃石膏湯(《傷寒總病論》卷五)。

註意

忌豬肉、冷水。

各傢論述

1.《外臺》引《深師方》:今直用解毒湯,則攣急不愈;直用汗藥,則毒因加劇。而方無表裡療者,意思以三黃湯以救其內,有所增加以解其外,故名石膏湯。

2.《醫方集解》:此足太陽、手少陽藥也。表裡之邪俱盛,欲治內則表不除,欲發表則裡又急,故以黃芩瀉上焦之火,黃連瀉中焦之火,黃柏瀉下焦之火,梔子通瀉三焦之火,而以麻黃、淡豉發散表邪,石膏瀉胃火,能解肌,亦表裡分消之藥也。

摘錄
《外臺》卷一引《深師方》

唐·《外臺秘要》:石膏湯

組成

生石膏二兩(30克)、黃連二兩(3克)、黃柏二兩(9克)、黃芩二兩(9克)、香豉一升(9克)、麻黃三兩(9克)。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解表除煩,清熱解毒。

主治

傷寒表證未解,裡熱已熾,壯熱無汗,沉重拘攣,面紅目赤,煩躁不眠,神昏譫語,脈滑。

臨床應用

臨床主要用於治療病毒性感冒等病癥。

病毒性感冒:以三黃石膏湯治療53例流行性感冒持續高熱患者,每奏良效。以皮損消退,無新皮疹出現為痊愈。治療14日後,總有效率為96%。(《福建中醫藥》1997年第1期)

方解

方用生石膏清熱除煩,麻黃、豆豉發汗解表,使在表之邪從外而解;更佐以黃連、黃柏、黃芩、梔子(黃連解毒湯)瀉火解毒,黃芩善清上焦心肺之火,黃連善清中焦胃火,黃柏善清下焦腎火,梔子通瀉三焦之火。本方用治表證未解,裡熱熾盛,表裡俱熱之證,“今直用解毒湯則攣急不瘥,直用汗藥則毒因加劇,而方無表裡療者,意思以三黃湯以救其內,有所增加以解其外”(《外臺秘要》引《深師方》)。

臨床應用以壯熱無汗、煩躁不眠、煩渴昏譫、脈滑數為辨證要點。凡表證發熱、裡熱未盛者,不宜應用。

方歌

外臺秘要石膏湯,麻黃香豉芩柏連,發汗解表清熱毒,壯熱神昏此方煎。

摘錄
唐·《外臺秘要》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