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胃湯

補胃湯朗讀

補胃湯中藥材詳解

《千金》卷十六:補胃湯

別名

補胃煮散

處方

防風2兩,柏子仁2兩,細辛2兩,桂心2兩,橘皮2兩,芎3兩,吳茱萸3兩,人參3兩,甘草1兩。

功能主治

胃中虛寒,腹痛腸鳴,面目浮腫,少氣口苦,身無光澤,失眠,惡寒。

用法用量

補胃煮散(《聖濟總錄》卷四十七)。

摘錄
《千金》卷十六

《壽世保元》卷二:補胃湯

處方

黃耆(蜜炒)2錢,人參5分,甘草(炙)2錢,當歸5分,神曲(炒)7分,柴胡3分,升麻2分,蒼術(米泔浸)1錢,青皮(去瓤)5分,黃柏(酒炒)3分。

制法

上銼。

功能主治

脾胃虛弱,元氣不足,四肢沉重,食後昏沉,怠於動作,嗜臥無力。

用法用量

水煎,食後服。

摘錄
《壽世保元》卷二

《明醫指掌》卷八:補胃湯

處方

黃耆湯減黃耆、陳皮1半,加酒柏1兩。

功能主治

養陽。主渾身及手足麻木不仁,兩目緊急羞明,視物無力,久服涼藥過多,目轉昏者。

摘錄
《明醫指掌》卷八

《證因方論集要》卷二引黃錦芳方:補胃湯

處方

山藥(炒)、扁豆(炒)、甘草(炙)、飴糖。

功能主治

除中。

各傢論述

胃陰空虛,仲景謂其胃虛本不能食,反能食者,為除中,此即中氣將除之謂。若復進用苦寒,則胃已虛而成莫治之癥。此方重進山藥、扁豆,能養胃陰;炙草、飴糖能復脾陽,但用稼穡作甘之旨,如是則中氣健矣。

摘錄
《證因方論集要》卷二引黃錦芳方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