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肝湯

補肝湯朗讀

補肝湯中藥材詳解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八:補肝湯

處方

山茱萸 甘草(炙)桂心各30克 細辛(去苗)茯苓 桃仁(麩炒,去皮、尖)柏子仁 防風各60克 川烏頭(炮,去皮、臍)15克

制法

上藥銼散。

功能主治

暖肝補虛。主肝經虛寒,脅滿筋急,不得太息,寒熱腹滿,不欲飲食,悒悒不樂,肢冷腹痛,目視琉琉,或左脅偏痛,筋痿腳弱。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加生薑5片,大棗3枚,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時服。

摘錄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八

《蘭室秘藏》卷下:補肝湯

處方

黃耆2.1克 炙甘草1.5克 升麻 豬苓各1.2克 白茯苓 葛根 人參各0.9克 柴胡 羌活 陳皮 連翹 當歸身,黃柏(炒)澤瀉 蒼術 曲末 知母 防風各0.6克

制法

上藥銼如麻豆大,都作一服。

功能主治

主前陰冰冷,陰汗,兩腳軟弱無力。

用法用量

用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滓,空腹時稍熱服。

註意

服藥期間,忌酒、濕面。

摘錄
《蘭室秘藏》卷下

《醫學六要》卷七:補肝湯

處方

生地 當歸 白芍 棗仁 川芎 木瓜 炙甘草

功能主治

養血滋陰,柔肝舒筋。主虛勞肝血不足,筋緩不能行走,眼目昏暗;或頭痛,眩暈,耳鳴,目幹畏光,視物昏花,急躁易怒;或肢體麻木,筋惕肉瞤,舌幹紅,脈弦細數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備註

本方由四物湯加味而成。方中四物湯滋養陰血;酸棗仁、木瓜、甘草酸甘化陰,柔肝舒筋。合用共奏養血滋陰,柔肝舒筋之功。

摘錄
《醫學六要》卷七

柴國劍方:補肝湯

處方

附子9克,白術9克,白芍9克,桂枝6克,炙甘草4.5克,青皮4.5克,陳皮4.5克,當歸12克,雞血藤15克。

功能主治

溫陽補氣養血。主肝氣虛,脾陽弱,氣血兩虧。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摘錄
柴國劍方

《聖濟總錄》卷十九:補肝湯

處方

白茯苓(去黑皮)1兩2錢,烏頭4枚(炮裂,去皮臍),薏苡仁1兩,獨活1兩,附子2枚(炮裂,去皮臍),柏子仁(研)2兩,防風(去叉)2兩,細辛(去苗葉)2兩,山茱萸3分,桂(去粗皮)3分,甘草(炙,銼)半兩。

制法

上銼,如麻豆大,入研藥拌勻。

功能主治

肝痹。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大棗2枚(擘開),同煎數沸,去滓,取1盞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濟總錄》卷十九

《聖濟總錄》卷一○二:補肝湯

處方

防風(去叉)、細辛(去苗葉)、白茯苓(去黑皮)、柏子仁、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桂(去粗皮)、甘草(微炙,銼)、山茱萸、蔓荊實(去浮皮)各等分。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肝虛,兩脅滿痛,筋脈拘急,不得喘息,眼目昏暗,面多青色。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大棗3枚(擘破),同煎至8分,去滓溫服,1日2次,不拘時候。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二

《聖濟總錄》卷八十六:補肝湯

處方

天門冬(去心,焙)、酸棗仁(微炒)、柴胡(去苗)、當歸(切,焙)、羌活(去蘆頭)、防風(去叉)、桂(去粗皮)、細辛(去苗葉)、赤茯苓(去黑皮)、升麻、秦艽(去苗土)、黃耆(銼)、杜仲(去粗皮,炙,銼)、鱉甲(去裙襴,醋炙,銼)、鹿茸(去毛,酥炙)、牛膝(酒浸,切,焙)、天麻、黃明膠(炙燥)、山茱萸各等分。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肝勞。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加生薑2片,大棗1枚(擘),煎至7分,去滓,食前溫服。

摘錄
《聖濟總錄》卷八十六

《脈癥正宗》卷一:補肝湯

處方

生地2錢,當歸1錢,白芍8分,柴胡6分,杜仲8分,棗仁1錢,車前8分,牛膝8分。

功能主治

補肝。主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
《脈癥正宗》卷一

《千金》卷十一:補肝湯

處方

甘草1兩,桂心1兩,山茱萸1兩,細辛2兩,桃仁2兩,柏子仁2兩,茯苓2兩,防風2兩,大棗24枚。

功能主治

肝氣不足,兩脅下滿,筋急不得太息,四肢厥冷,搶心腹痛,目不明瞭;及婦人心痛,乳癰,膝熱消渴,爪甲枯,口面青者。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9升,煮取5升,去滓,分3次服。

註意

忌海藻、菘菜、豬肉、生蔥、菜、酢物。

各傢論述

《千金方衍義》:肝為風木之臟,動則生火,靜則生風,動者實而靜則慮也。山萸、桂心專補肝虛下脫,防風、細辛、柏仁專散虛風內動,然非山萸不能斂固於下,非桂心不能鼓運於中。故欲杜虛風,須培疆土,苓、甘、大棗意在培土。尤賴防風、桂心之風力運動,則土膏發育,木澤敷榮。桃仁一味協濟桂心,流通血脈,調適婦人經候之要著也。

摘錄
《千金》卷十一

《證治寶鑒》卷十一:補肝湯

處方

四物湯加陳皮、甘菊。

功能主治

眩暈,血虛微熱者。

摘錄
《證治寶鑒》卷十一

《千金翼》卷十一:補肝湯

處方

甘草(炙)2兩,黃芩2兩,人參2兩,桂心2兩。

功能主治

肝氣不足。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6升,煮取2升,去滓,分3次服。

註意

忌生蔥;忌海藻,菘菜。

摘錄
《千金翼》卷十一

《千金翼》卷十五:補肝湯

處方

蕤仁1兩,柏子仁1兩,茯苓2兩半,烏頭(炮,去皮)4枚,大棗30枚(擘),牛黃1兩,石膽1兩,桂心1兩,細辛3兩,防風3兩,白術3兩,甘草(炙)3兩。

功能主治

肝氣不足,兩脅滿,筋急不得太息,四肢厥,寒熱偏痛,淋溺石沙,腰尻少腹痛;婦人心腹四肢痛,乳癰,膝脛熱,轉筋,遺溺消渴,爪甲青枯,口噤面青太息,疝瘕上搶心,腹中痛,兩眼不明。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1鬥,煮取2升8合,分3次服。

摘錄
《千金翼》卷十五

《醫學六要·治法匯》卷七:補肝湯

處方

當歸、生地、芍藥、川芎、酸棗仁、木瓜、甘草。

功能主治

養血柔肝,活血調經。主肝血不足,頭目眩暈,少寐,月經量少,以及血不養筋,肢體麻木,小腿轉筋。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
《醫學六要·治法匯》卷七

《聖濟總錄》卷一一二:補肝湯

處方

人參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玄參1兩,黃芩(去黑心)1兩,防風(去叉)2兩,知母2兩,桔梗(炒)2兩,茺蔚子2兩。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內障滑翳。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6分,去滓,食後、臨臥溫服。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一二

《醫方類聚》卷二一二引《仙傳濟陰方》:補肝湯

處方

肉豆蔻(生)、陳皮半兩,白術半兩,京介3錢,旋覆花3錢,良薑3錢,茯苓3錢。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脾虛牙疼頰腫。

用法用量

米湯調下。

摘錄
《醫方類聚》卷二一二引《仙傳濟陰方》

《秘傳眼科龍木論》卷二:補肝湯

處方

芍藥1兩,細辛1兩,桔梗1兩,車前子1兩,人參1兩,茯苓1兩,羌活2兩,防風2兩。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烏風內障。

用法用量

每服1錢,以水1盞,煎至5分,去滓,食前溫服。

摘錄
《秘傳眼科龍木論》卷二

《秘傳眼科龍木論》卷一:補肝湯

處方

細辛1兩,防風1兩,茺蔚子1兩,五味子1兩,桔梗1兩,黑參1兩半。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散翳內障。

用法用量

原書治上證,宜先用金針拔之,然後服本方。

摘錄
《秘傳眼科龍木論》卷一

《金匱翼》卷六:補肝湯

處方

幹地黃3錢,白芍1錢半,當歸1錢,陳皮1錢,川芎7分,甘草5分。

功能主治

肝虛脅痛。

用法用量

上作1服。水煎服。

摘錄
《金匱翼》卷六

《蘭室秘藏》卷中:補肝湯

別名

柴胡半夏湯、半夏蒼術湯

處方

柴胡5分,升麻5分,藁本5分,白茯苓7分,炒神曲1錢,蒼術1錢,半夏2錢,生薑10片。

制法

上為粗末,作一服。

功能主治

素有風證,不敢見風,眼澀,頭痛眼黑,胸中有痰,惡心,兀兀欲吐,遇風但覺皮肉緊,手足難舉重物;如居暖室,少出微汗,其證乃減,再或遇風,病即復。

用法用量

柴胡半夏湯(原書同卷)、半夏蒼術湯(《張氏醫通》卷十四)。

摘錄
《蘭室秘藏》卷中

《古今醫鑒》卷十三:補肝湯

處方

生地1兩,熟地1兩,川芎2錢半,赤茯苓2錢半,枳殼(炒)2錢半,黃連2錢半,杏仁(水泡,去皮)2錢半,半夏曲2錢半,天麻2錢半,地骨皮2錢半,甘草(炙)2錢半。

制法

上銼。

功能主治

肝疳,眼閉不開,內有(??)霧。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加生薑3片,黑豆15粒,水煎,臨臥服。

摘錄
《古今醫鑒》卷十三

《聖濟總錄》卷一一○:補肝湯

別名

補肝散

處方

人參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車前子1兩,黃芩(去黑心)1兩,大黃(濕紙裹煨)1兩,五味子1兩,防風(去叉)1兩,玄參1兩半。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雀目。

用法用量

補肝散(《秘傳眼科龍木論》卷二)。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一○

方出《臨證指南醫案》卷八,名見《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二:補肝湯

處方

冬桑葉1錢,炒枸杞1錢半,小胡麻1錢半,望月砂3錢,制首烏3錢,石決明1具,黃菊花1錢,穞豆皮3錢。

功能主治

脈澀細,左目痛,淚熱翳膜。

摘錄
方出《臨證指南醫案》卷八,名見《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二

《金鑒》卷七十七:補肝湯

處方

茯苓1錢,桔梗1錢,茺蔚子2錢,黃芩1錢,防風2錢,川芎1錢,知母1錢,黑參1錢,當歸身2錢,人參1錢。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清散虛熱。主滑翳內障。

用法用量

以水2盞,煎至1盞,去滓,食後溫服。

摘錄
《金鑒》卷七十七

清·《醫宗金鑒》:補肝湯

組成

當歸、白芍、熟地黃、炙甘草、川芎、木瓜、酸棗仁。

用法

原方未註明用量,各藥劑量可按湯劑常用量,水煎服,每日2次。

功效

補肝養筋明目。

主治

肝血不足,筋緩手足不能收持,目暗視物不清,舌質淡,脈弦細。

臨床應用

臨床主要用於治療視疲勞綜合征、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骨性膝關節炎等病癥。

1.視疲勞綜合征:本方加枸杞子治療30例,與西藥(珍視明滴眼液滴眼)治療30例對照,療程10日。以臨床癥狀、眼科檢查及隨訪3個月有無復發為療效評價指標。結果:總有效率治療組86.7%、對照組63.3%。(《湖南中醫雜志》2008年第6期)

2.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本方加味並聯合西藥治療30例,與西藥(口服降糖藥或註射胰島素空腹血糖控制在7.0mmol/L以下,餐後加糖控制在11.1mmol/L以下,加甲鈷胺、維生素B₁)治療30例對照,療程8周。以自覺肢體麻木疼痛癥狀及神經運動傳導速度為療效評價指標。結果:總有效率治療組80%、對照組63.3%。(《陜西中醫》2010年第4期)

3.骨性膝關節炎:本方加減,治療76例,療程3個月。療效評價以臨床癥狀消失,關節功能基本恢復正常,能正常工作及生活為顯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或明顯減輕,能基本勝任工作及獨立生活,但久行或過勞後仍有隱痛或遇天氣變化時有不適感為有效。結果:顯效32例,有效39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93.4%。(《廣西中醫藥》1995年第2期)

方解

補肝湯主要為治“筋緩不能自收持,目暗盳盳無所見”而設:方用四物湯大補肝血,意在治本,合以木瓜舒筋活絡緩急。如見血虛,加阿膠、枸杞子;氣虛,加人參、黃芪;肢體抽動,加全蠍、地龍;瘀血,加雞血藤、水蛭;兼風寒濕,加制川烏、制草烏、獨活;兼風濕熱,加忍冬藤、石膏、知母等。

現代研究

早期文獻報道本方可治療腓踹轉筋(腓腸肌痙攣)、不安腿綜合征、面肌痙攣、夜間磨牙、小兒夜啼及頑固性骨骼肌痙攣疼痛等病癥。實驗研究表明,補肝湯加雞血藤、水蛭等活血化瘀藥能改善血管神經病變,增加周圍神經的供血和營養,達到消除或減輕患者疼痛及麻木的目的。

方歌

補肝湯中木酸棗,當歸芍地不能少,補肝養筋既明目,再加川芎炙甘草。

摘錄
清·《醫宗金鑒》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