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Zhuī Li Guǒ Ke 出處 《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 來源 為殼斗科植物桂林栲的果實外殼。 原形態 植物形態詳"錐粟"條。 性味 苦澀,平。 功
()
《中藥大辭典》:孩兒茶 拼音注音 Hai er Cha 別名 烏爹泥、烏壘泥、烏丁泥(《綱目》),西謝(《中藥形性經驗鑒別法》)。 出處 《飲膳正要》 來源 為豆科植物兒
()
《中藥大辭典》:鬼點燈 拼音注音 Guǐ Diǎn Dēnɡ 別名 小馬耳朵(《民間常用草藥彙編》)。 出處 《民間常用草藥彙編》 來源 為紫草科植物柔弱斑種草的全草
()
《中藥大辭典》:當歸籐 拼音注音 Dānɡ Guī Tenɡ 別名 大力王、篩其蔃(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虎尾草(《雲南思茅中草藥選》)。 出處 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
()
拼音注音 Da Fēi Yanɡ 別名 馬鞍葉羊蹄甲(《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蝴蝶風、羊蹄籐(《廣西中藥志》),夜合葉(《貴州藥植目錄》)。 出處 《廣西中藥志》 來源
()
《中藥大辭典》:地瓜根 拼音注音 Di Guā Gēn 出處 《草木便方》 來源 為桑科植物地瓜的根。 性味 苦澀,涼。 1《滇南本草》:"性涼,味苦澀。" 2《草木便方
()
《中藥大辭典》:地八角 拼音注音 Di Bā Jiǎo 出處 《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 為豆科植物地八角的全草。秋季采收,洗淨曬乾備用。 生境分佈 生於山坡、路
()
《中藥大辭典》:凍青葉 拼音注音 Donɡ Qīnɡ Ye 出處 《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 為樟科植物滇楨楠的葉。冬、春采。 生境分佈 生於陰濕之山箐中。分佈
()
《中藥大辭典》:凍綠刺 拼音注音 Donɡ Lǜ Ci 別名 鴨屎樹、野苦楝子、洞皮樹、臭李子、老鶴眼 出處 《湖南藥物誌》 來源 為鼠李科植物圓葉鼠李的莖葉、
()
《中藥大辭典》:赤地榆 拼音注音 Chi Di Yu 別名 隔山消(《昆明藥植調查報告》),紫地榆(《中藥形性經驗鑒別法》)。 出處 《滇南本草》 來源 為牻牛兒苗科植物
()
《中藥大辭典》:赤楊 拼音注音 Chi Yanɡ 別名 木撥樹、木瓜樹、水冬果 出處 《中草藥土方土法戰備專輯》 來源 為樺木科植物赤楊的嫩枝葉及樹皮。春、秋
()
《中藥大辭典》:穿魚籐 拼音注音 Chuān Yu Tenɡ 別名 大穿魚草、水楊柳、疏脈山茱萸 出處 《紅河中草藥》 來源 為山茱萸科植物小棶木的全株。全年可采,
()
《中藥大辭典》:樗白皮 拼音注音 Chū Bai Pi 別名 樗皮(《日華子本草》),臭椿皮(《滇南本草》),苦椿皮(《陝西中藥志》)。 出處 《藥性論》 來源 為苦木科植物臭
()
《中藥大辭典》:椿白皮 拼音注音 Chūn Bai Pi 別名 香椿皮(《經驗方》),春顛皮(《分類草藥性》)。 出處 《食療本草》 來源 為楝科植物香椿樹皮或根皮的韌皮部
()
拼音注音 Honɡ Hou Ke 別名 瓊崖海棠。 英文名 Kalofilum Kathing,root of Kalofium 出處 始載於《唐本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籐黃科植物紅厚殼的
()
《中藥大辭典》:紅榔木 拼音注音 Honɡ Lanɡ Mu 別名 棉榔樹 出處 《文山中草藥》 來源 為榆科植物毛白榆的樹皮。全年可采。削除外皮,取第2層皮,曬乾研粉
()
《中藥大辭典》:紅花綠絨蒿 拼音注音 Honɡ Huā Lǜ Ronɡ Hāo 別名 阿柏幾麻魯(藏名) 出處 《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 來源 為罌粟科植物紅花綠絨蒿的花莖
()
《中藥大辭典》:薔薇根 拼音注音 Qianɡ Wēi Gēn 出處 《綱目》 來源 為薔薇科植物多花薔薇的根。全年可采,挖取後,洗淨曬乾。 化學成分 根含委陵菜酸。根
()
《全國中草藥彙編》:普洱茶 拼音注音 Pǔ ěr Cha 來源 山茶科普洱茶1.Camellia cochinchinensis Lour.;2.C. sinensis var. assamica,以嫩葉加工品入藥。 生境分
()
《中藥大辭典》:馬蹄根 拼音注音 Mǎ Ti Gēn 別名 馬蹄蕨 出處 《雲南思茅中草藥選》 來源 為蓮座蕨科植物大蓮座蕨的根狀莖。全年可采,洗淨、切片曬乾。
()
《中藥大辭典》:蘆薈葉 拼音注音 Lu Hui Ye 出處 《嶺南採藥錄》 來源 為百合科植物斑紋蘆薈或庫拉索蘆薈的葉。全年可采,鮮用或曬乾用。 原形態 1斑紋蘆
()
《中藥大辭典》:庫頁懸鉤子根 拼音注音 Ku Ye Xuan Gōu Zi Gēn 出處 《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 來源 為薔薇科植物庫頁懸鉤子的根。 性味 苦澀,平。 功
()
《中藥大辭典》:庫頁懸鉤子 拼音注音 Ku Ye Xuan Gōu Zi 出處 《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 來源 薔薇科植物庫頁懸鉤子的莖葉。7~8月采割,曬乾。 生境分佈 生
()
拼音注音 Kuān Ye Du Xinɡ Cai 別名 大辣辣、止痢草 出處 《中國沙漠地區藥用植物》 來源 為十字花科植物寬葉獨行菜的全草。夏季采收,洗淨,曬乾或鮮用
()
《中藥大辭典》:金線草根 拼音注音 Jīn Xian Cǎo Gēn 別名 海根(《本草拾遺》),鐵稜角三七、鐵箍散(《浙江天日山藥植志》),蓼子七(《四川常用中草藥》),土三七、鐵拳頭(江
()
《中藥大辭典》:黑葡萄液汁 拼音注音 Hēi Pu Tɑo Ye Zhī 別名 野葡萄 出處 《陝西草藥》 來源 為葡萄科植物復葉葡萄幼枝所流出之液汁。除冬季外均可采
()
拼音注音 Huanɡ Lian Ya 別名 黃楝頭、回味(《物理小識》),黃褳頭、藍香(《食物考》),黃連芽(《綱目拾遺》),黃鸝芽(《植物名實圖考》),黃兒茶、黃連茶(《中國樹木分類學》)。
()
《中藥大辭典》:黃堇 拼音注音 Huanɡ Jǐn 別名 斷腸草(《四川中藥志》),黃花魚燈草、糞桶草(《浙江天目山藥植志》),石蓮(《河南中草藥手冊》)。 出處 《浙江天目山藥
()
拼音注音 Hai Hun Cǎo 別名 打不死 出處 《陝西草藥》 來源 為景天科植物輪葉景天的全草。夏、秋季采,洗淨鮮用。 生境分佈 生於高山坡草叢中或溝邊
()
拼音注音 Huā Hu Die Gēn 別名 皂藥根(《分類草藥性》),拐棗七、雞腳七(《貴州民間藥物》),血當歸(《雲南中草藥》)。 出處 《貴州民間方藥集》 來源 為蓼科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