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腳刺

雞腳刺朗讀

雞腳刺中藥材詳解

《中藥大辭典》:雞腳刺

拼音注音
Jī Jiǎo Ci
別名

刺黃芩、刺小檗、三顆針、壓妹刺(《貴州民間方藥集》),刺黃連(《貴陽民間藥草》)。

出處

《貴陽民間藥草》

來源

為小檗科植物安徽小檗。全年均可採挖。洗淨,曬乾。

生境分佈

分佈安徽、江西、貴州等地。

原形態

常綠或落葉灌木,高約2米左右。小枝有凹陷的溝,黃色或幼時為紅黃色,有疣狀突起;第二年後變為灰色,老莖栓皮灰黃色,有縱紋理,內部呈黃色;棘計呈三叉狀,粗壯,長約1~2厘米,基部粗約1~2毫米。葉堅硬,橢圓狀倒卵形,長2~5.5厘米,寬0.8~1.5厘米,先端尖或鈍,有刺,邊緣有2~8個刺狀細齒牙,上面略有光澤,下面白色或灰黃色,有白粉,基部逐漸狹縮成長約8毫米的葉柄,或幾乎無柄。總狀花序腋生,下垂,花梗長5~12毫米;萼片6,下部有2~3片小苞;花瓣6,鮮黃色,較萼片為小,基部具有2蜜腺;雄蕊6,有敏感性,藥二瓣開裂;雌蕊1,子房卵圓形,柱頭無柄。漿果橢圓形,或長圓狀卵形,長約6~10毫米,有白粉,花柱宿存。花期春季。

性狀

乾燥根,甚粗壯,圓柱形,微彎曲,外表土褐色,有細密縱皺,四周叢生多數硬質的鬚根。斷面白黃色,木質堅硬。

性味

《貴陽民間藥草》:"苦,寒,無毒。"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治洩瀉,痢疾,濕熱黃疸,眼赤腫痛,瘡毒。

1《貴州民間方藥集》:"解熱,健胃,消炎。去眼熱,明目。"

2《貴陽民間藥草》:"清火,解毒,健胃,明目。治濕熱黃疸。"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鮮者0.5~1兩)。外用:煎水洗、研末撒或調敷。

復方

1治痢疾:三顆針五錢,委陵菜五錢,青籐香一錢。煎水,每天三次分服。(貴州《常用民間草藥手冊》)

2治急性胃腸炎:三顆針根或莖一至二兩,水煎服或代茶飲。(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

3治肝炎:三顆針三錢,地星宿一兩,石菖蒲三錢,小木邁三錢。煎水內服。(貴州《常用民間草藥手冊》)

4治濕熱黃疸:三顆針一兩,煎水吃。

5治火眼:三顆針用人乳磨,或用它蒸人乳,點眼。

6治風火眼赤腫痛:三顆針一兩,鐵掃帚尖葉一兩,十大功勞一兩,黃連一錢,硼砂一錢,上冰片二分。將前四味藥放入素砂鍋中,加清水三斤,煎一小時,再將硼砂加入,文武火煎半小時後,用白細布濾除藥渣,加冰片入藥水中,用玻璃瓶封裝,一星期後取用。用白燈草一條,調藥水點眼。

7治毒瘡發癢:三顆針五錢,千里光五錢,薄荷五錢,食鹽三錢,一級青茶五錢。開水浸,蓋緊,取浸液溫洗傷處。

8治黃水瘡:三顆針葉,乾燥研末,撒於瘡上能收黃水,如發庠,可加麻油或菜油調敷。(4方以下出《貴陽民間藥草》)

9治腫毒,丹毒,濕疹,燙傷,跌打損傷:三顆針根莖適量,去粗皮,焙乾為末,用水或麻油、凡士林調敷。(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雞腳刺

拼音注音
Jī Jiǎo Ci
別名

三顆針、九蓮小檗、雞足黃連。

英文名
Root of Anhwei Barberry
出處

出自《貴陽民間藥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雙子葉植物藥小檗科植物安徽小檗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erberis julianae Schneid

采收和儲藏:栽後5-6年即可收穫,一般全年可采,秋季為佳。全根挖起,洗淨,砍下莖幹,鮮用或干用。干用時先把新鮮粗根或莖幹斜切成約0.5cm厚的薄片,細根則切成約3cm長的短節,炕干、烤乾或太陽上曬乾,但不宜於烈日下曝曬。干品用篾包包裝運輸或貯藏,放置於乾燥處,防止受潮而發霉變質。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100-1700m的向陽雜木林中。

資源分佈:分佈於江西、狹西、湖北、四川。

原形態

常綠灌木,高2-3m。多分枝,幼枝淡黃色,具顯著的稜,老枝灰黃色,表面散佈黑色細小疣點,刺粗壯,3分叉,長1-4cm。葉常5片簇生,革質;葉柄長1-4mm;葉片橢圓形或廣倒披針形,長3-8cm,寬2-3cm,先端包尖,基部楔形,邊緣具10-20個細長的針狀鋸齒,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灰白色。花約15朵簇生於葉腋,花梗長18-15mm;小苞片3,卵圓形或披針形;萼片6,花瓣狀,排成2輪;花黃色,直徑6-7mm,花瓣6,先端微缺,近基部具2個圓形腺體;雄蕊6,熟時瓣裂;雌蕊1,內含1-2個胚珠,柱頭頭狀,扁平。漿果橢圓形,長8-9cm,熟時藍黑色,表面被淡藍色粉,柱頭宿存,具明顯的短花柱。種子通常1顆。花期5-6月,果期8-10月。

栽培

生物學特性 野生於山坡丘陵地帶,生境為草坡、雜木林林緣及林下灌木叢中。能耐旱、耐寒。適宜肥沃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

栽培技術 用種子繁殖,育苗移栽。8-10月采收成熟果實,用濕沙混合貯藏,至次年2-3月播種。播前適當翻耕土地,耙細整平,開約1.3m的高畦,按行距25cm開橫溝,溝深約6cm播幅10-13cm每溝播種子100-150粒,施人畜烘水後蓋細土約1cm厚。培苗2年後在春天雨季移栽。先深耕整平,按行株距各66mm開穴,每穴栽苗1株,填土壓緊,蓋土至與地面平齊,澆水定根。

田間管理 種子出苗後要勤除雜草、淺松土並適當間苗,每年春、夏、秋季各追施人畜糞水或氮肥1次。移栽後每年春、夏、秋季各中耕除草1次,並在春季中耕除草後追施人畜糞水,冬季追施土雜肥,中除時翻入土中。移栽後1-2年內植株較小,行間可間種蔬菜或豆類作物。

性狀

乾燥根,甚粗壯,圓柱形,微彎曲,外表土褐色,有細密縱皺,四周叢生多數硬質的鬚根。斷面白黃色,木質堅硬。

化學成分

根含水量小檗鹼(berberine)3%,小檗胺(berbamine)0.1%,掌葉防己鹼(palmatine)0.6%,藥根鹼,還含水量九蓮鹼(julianine),海罌粟鹼(glaucine)。種子含帕奇斯坦鹼(pakistanamine)。

歸經

肝;脾;胃經

性味

苦;性寒;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主濕熱瀉痢;熱淋;目赤腫痛;牙齦紅腫;咽喉腫痛;痄腮;丹毒;濕疹;熱毒瘡瘍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9g。外用:適量,乳汁泡點眼;或研末調敷。

各家論述

1.《貴州民間方藥集》:解熱,健胃,消炎。去眼熱,明目。

2.《貴陽民間藥草》:清火,解毒,健胃,明目。治濕熱黃疸。

摘錄
《中華本草》

猜你喜歡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