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小毒

拼音注音 ān Tāi Yao 別名 骨筋草、嚇唬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酢漿草科植物無柄感應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iophytum sessile(Buch.Ham.)K.Kunth 采收
()
《中藥大辭典》:入地金牛 拼音注音 Ru Di Jīn Niu 別名 蔓椒、豕椒(《本經》),豬椒、彘椒、狗椒(《別錄》),豨椒(陶弘景),金椒(《本草圖經》),金牛公、兩邊針(《嶺南採藥錄》),
()
《中藥大辭典》:蚺蛇肉 拼音注音 Ran She Rou 出處 《食療本草》 來源 為蟒蛇科動物蟒蛇的肉。 生境分佈 分佈廣東、廣西、雲南、福建等地。 原形態
()
《中藥大辭典》:蚺蛇膏 拼音注音 Ran She Gāo 別名 蟒油(《綱目拾遺》)。 出處 《別錄》 來源 為蟒蛇科動物蟒蛇的脂肪。 性味 1《別錄》:"平,有小毒。"
()
《中藥大辭典》:四葉細辛 拼音注音 Si Ye Xi Xīn 別名 四葉對、四塊瓦(《江西草藥》)。 出處 《江西草藥》 來源 為金粟蘭科植物多穗金粟蘭的根及全草。夏
()
《中藥大辭典》:山芭蕉子 拼音注音 Shān Bā Jiāo Zǐ 出處 《南寧市藥物誌》 來源 為芭蕉科植物野蕉的種子。果實成熟時,采收種子曬乾。 生境分佈 生於山
()
拼音注音 Shu Sān Jiǎo Fēnɡ 來源 藥材基源:為槭樹科植物金沙槭的根皮及枝、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cer paxii Franch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根、枝葉,洗淨,曬
()
《中藥大辭典》:桑柴灰 拼音注音 Sānɡ Chai Huī 別名 桑灰(《補缺肘後方》)。 出處 《唐本草》 來源 為桑科植物桑的木材所燒成的灰。 性味 《唐本草
()
《中藥大辭典》:水胡滿根 拼音注音 Shuǐ Hu Mǎn Gēn 出處 《廣東中草藥》 來源 為馬鞭草科植物苦朗樹的根。全年可采。洗淨,去青皮,蒸過曬乾,切片備用。 原
()
《中國藥典》:水蛭 拼音注音 Shuǐ Zhi 別名 螞蝗、馬鱉、肉鑽子 英文名 HIRUDO 來源 本品為水蛭科動物螞蟥Whitmania pigra Whitman、水蛭Hirudo nipponic
()
拼音注音 Shuǐ Guan Zhonɡ 別名 貫眾、小貫眾 來源 藥材基源:為鱗毛蕨科植物陝西耳蕨的根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olystichum shensiense Christ 采收和儲
()
拼音注音 Shi Nan Ye 別名 石眼樹葉、老少年葉、鑿樹、石綱 英文名 Folium Photiniae 來源 為薔薇科植物石楠Photinia serrulata Lindl.的葉。全年可采
()
拼音注音 Shi Chanɡ Shēnɡ 別名 丹草、長生草、丹沙草、生肌草、石中珠、巖浮萍、豬毛七、水豬毛七、豬鬃草、豬毛腳筋草 出處 石長生,始載於《本經》,一名
()
《中藥大辭典》:石鮅魚 拼音注音 Shi Bi Yu 別名 桃花魚(《脊椎動物分類學》),寬鰭鱲魚(《魚類分類學》)。 出處 《本草抬遺》 來源 為鯉科動物寬鰭鱲魚的全體
()
《中國藥典》:蛇床子 拼音注音 She Chuanɡ Zǐ 別名 野茴香、野胡蘿蔔子、蛇米、蛇栗 英文名 FRUCTUS CNIDII 來源 本品為傘形科植物蛇床Cnidium monnier
()
《中藥大辭典》:黍根 拼音注音 Shǔ Gēn 出處 《綱目》 來源 為禾本科植物黍的根。 原形態 植物形態詳"黍米"條。 性味 《綱目》:"辛,熱,有小毒。" 功
()
《中藥大辭典》:黍莖 拼音注音 Shǔ Jīnɡ 別名 黍穰(《補缺肘後方》)。 出處 《食療本草》 來源 為禾本科植物黍的莖。 原形態 植物形態詳"黍米"條。
()
《中國藥典》:土鱉蟲 拼音注音 Tǔ Biē Chonɡ 來源 本品為鱉蠊科昆蟲地鱉Eupolyphaga sinensis Walker 或冀地鱉Steleophaga plancyi(Boleny)的雌蟲乾燥體。捕捉後,
()
《全國中草藥彙編》:銅鑼七 別名 烏龜七 來源 防己科銅鑼七Stephanin herbacea Gagnep.,以塊根入藥。 生境分佈 湖北。 功能主治 主治勞傷。 用法用量 3~5
()
《中藥大辭典》:鼉肉 拼音注音 Tuo Rou 出處 《別錄》 來源 為鼉科動物揚子鱷的肉。 原形態 動物形態詳"鼉甲"條。 性味 1《綱目》:"甘,有小毒。" 2《
()
拼音注音 Wū Jiu Gēn Pi 別名 木樟樹、卷子樹、白蠟樹、蠟燭樹 英文名 Chinese Tallowtree Root-bark 來源 為大戟科植物烏桕Sapium sebiferum (L.)Roxb.
()
拼音注音 Wa er Tenɡ 別名 七層樓、一見香、小尾伸根、三十六蕩(《江西草藥》),老君須、籐老君須、白龍鬚、黃茅細辛、三十六根(《湖南藥物誌》)。 出處 《江西
()
《中國藥典》:吳茱萸 拼音注音 Wu Zhū Yu 別名 吳萸、茶辣、辣子、臭辣子、吳椒、臭泡子 英文名 FRUCTUS EVODIAE 來源 本品為芸香科植物吳茱萸Evodia ru
()
《中藥大辭典》:無花果葉 拼音注音 Wu Huā Guǒ Ye 出處 《救荒本草》 來源 桑科植物無花果的葉,夏、秋采收。 原形態 詳"無花果"條。 性味 1《綱目
()
拼音注音 Wēn Quan 別名 溫湯、沸泉 出處 1.溫泉入藥始見於《本草拾遺》,謂之「溫湯」。 2.《綱目》云:「溫泉有處甚多。按《胡仔漁隱叢話》云:湯泉多作硫黃氣,浴之
()
拼音注音 Wu Gōnɡ Cǎo Gēn 出處 《雲南中草藥》 來源 鳳尾蕨科植物蜈蚣草的根。 原形態 詳"蜈蚣草"條。 性味 澀,溫,有小毒。 功能主治 防治流
()
拼音注音 Xiǎo Ye Lian 英文名 FRUCTUS SINO PODOPHYLLI 來源 本品系藏族習用藥材。為小檗科植物鬼臼Sinopodophyllum emodi (Wall.)的乾燥成熟果實。秋季果實
()
拼音注音 Xiǎo Huā Yuān Wěi Gēn 別名 六稜麻根 來源 藥材基源:為鳶尾科植物小花鳶尾的根莖及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Iris speculatrix Hance 采收和儲藏:
()
拼音注音 Xiǎo Jīn Gǒu 別名 金絲矮陀陀、黃鼠狼、金毛狗、活血草、青蕨、金毛獅子草、石豬鬃、小爬巖姜 出處 本品始載於《植物名實圖考》,以金絲矮陀陀為名
()
《全國中草藥彙編》:小貫眾 拼音注音 Xiǎo Guan Zhonɡ 別名 貫眾、昏雞頭、雞腦殼、雞公頭、乳痛草 來源 為鱗毛蕨科貫眾屬植物貫眾Cyrtomium fortunei J.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