癰疽

拼音注音 Mǎ Lin Ye 出處 《綱目》 來源 駕尾科植物馬藺的葉片。 性味 《植物名實圖考長編》:"味酸鹹。" 注意 《別錄》:"多服令人溏洩。" 功能主
()
拼音注音 Māo Tou 出處 《綱目》 來源 為貓科動物貓的頭或頭骨。 性味 1《綱目》:"甘,溫,無毒。" 2《陸川本草》:"甘酸,微溫。" 功能主治 治瘰疬,癰疽,惡
()
拼音注音 Mu Lan Pi 別名 姜樸(《中藥志》) 出處 《別錄》·《本經》原作木蘭 來源 為木蘭科植物辛夷的樹皮。 性味 1《本經》:"味苦,寒。" 2《別錄》
()
《中藥大辭典》:胡頹子葉 拼音注音 Hu Tui Zǐ Ye 別名 蒲頹葉(《中藏經》)。 出處 《本草拾遺》 來源 為胡頹子科植物胡頹子的葉片。 性味 《綱目》:"
()
《中藥大辭典》:甘蔗滓 拼音注音 Gān Zhe Zǐ 出處 《綱目》 來源 為禾本科植物甘蔗的莖桿經搾去蔗漿後的渣滓。 功能主治 治禿瘡,癰疽,疔腫。 用法用量
()
《中藥大辭典》:蒼耳根 拼音注音 Cānɡ ěr Gēn 出處 《食療本草》 來源 為菊科植物蒼耳的根。 化學成分 含糖甙,有抗癌作用。 藥理作用 根的水或甲醇
()
《中藥大辭典》:桃莖白皮 拼音注音 Tao Jīnɡ Bai Pi 別名 桃皮(《本草經集注》),桃樹皮(孫思邀),桃白皮(《本草圖經》)。 出處 《別錄》 來源 為薔薇科植物桃或
()
《中藥大辭典》:紫玉簪根 拼音注音 Zǐ Yu Zān Gēn 別名 紅玉簪花頭(《重慶草藥》)。 出處 《品彙精要》 來源 為百合科植物紫玉簪的根莖。全年可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