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大辭典》:黃桷皮 拼音注音 Huanɡ Jue Pi 出處 《草木便方》 來源 為桑科植物黃葛樹的樹皮。 性味 《草木便方》:"苦酸,溫。" 功能主治 治風濕痺
()
《中藥大辭典》:黃果茄 拼音注音 Huanɡ Guǒ Qie 別名 黃水茄、黃打破碗、刺茄(福建晉江《中草藥手冊》),野茄果、大苦果(《雲南經濟植物》)。 出處 福建晉江《中
()
《全國中草藥彙編》:黃櫟 拼音注音 Huanɡ Li 別名 黃栗樹、黃椆 來源 殼斗科黃櫟Quercus delavayi Franch.,以樹皮入藥。 生境分佈 雲南。 性味 微苦
()
別名 管仲、小地榆、黃地榆 來源 薔薇科黃總花草Spenceria ramalana Trim.,以根入藥。 生境分佈 四川、雲南、西藏。 性味 苦、澀,溫。 功能主治 解毒消
()
別名 雜蘑 來源 真菌類擔子菌綱多孔菌目多孔菌科黃多孔菌Polyporus elegans (Bull.) Fr.,以子實體入藥。 生境分佈 生長在闊葉樹朽木及枯樹上,偶爾生長於針葉樹的腐
()
來源 蘭科杓蘭屬植物黃囊杓蘭Cypripedium Sp.以根入藥。8~9月挖根,洗淨,曬乾。 性味 甘,溫。 功能主治 強心利尿,活血調經。用於心力衰竭,月經不調。 用法用量 3~5
()
《全國中草藥彙編》:鶴頂蘭 別名 大白及[廣西南寧] 來源 蘭科鶴頂蘭Phaius tankervilliae (Aiton) Blume,以假鱗莖入藥。 生境分佈 廣西、廣東、台灣、雲南。 性
()
《全國中草藥彙編》:還亮草 拼音注音 Hai Lianɡ Cǎo 別名 飛燕草、魚燈蘇、蛇啣草、車子野芫荽 來源 毛茛科翠雀花屬植物還亮草Delphinium anthriscifolium
()
拼音注音 Hou 別名 三刺鱟、鱟魚、中國鱟、三葉蟲、王蟹 來源 肢口綱劍尾目鱟科動物鱟Tachypleus tridentatus Leach,以尾狀刺及其腹內鱟珠入藥。洗淨曬乾。
()
《全國中草藥彙編》:輝蔥 別名 宗娃[藏名] 來源 百合科輝蔥Allium splendens Willd.,以全草、籽入藥。 生境分佈 四川。 性味 辛,溫。 功能主治 全草:發散
()
《全國中草藥彙編》:蝴蝶樹 拼音注音 Hu Die Shu 別名 毛莢蒾、苦酸湯、繡球 來源 忍冬科蝴蝶樹Viburnum plicatum Thunb. f. tomentosum (Thunb.) Rehd.[V. to
()
《全國中草藥彙編》:蝴蝶暗消 別名 黃木香、青籐香 來源 馬兜鈴科馬兜鈴屬植物細尖馬兜鈴Aristolochia transsecta (Chatt.) C. Y. Wu [Isotrema transsecta Chatt.],以
()
拼音注音 Ha Lou 別名 假蔞、假蒟、臭蔞、山蔞、大柄蔞、馬蹄蔞、鑽骨風 來源 胡椒科胡椒屬植物假蔞Piper sarmentosum Roxb.,以全株、根、葉或果實入藥。全株
()
《中藥大辭典》:蚶 拼音注音 Hān 別名 魁陸(《爾雅》),魁蛤、復累、瓦屋子(《說文》),蚶子(《嶺表錄異》),伏老(《本草圖經》),血蚶、毛蛤(《山東中藥》)。 出處 《本草拾遺》
()
拼音注音 Hǔ Rou 出處 《別錄》 來源 為貓科動物虎的肉。 性味 甘酸,溫。 1《千金·食治》:"味酸,溫,無毒。" 2《本草衍義》:"微鹹。" 3《醫林纂要》:"甘酸,
()
拼音注音 Hǔ Gǔ Jiāo 別名 虎膠(《醫林纂要》)。 出處 《四川中藥志》 來源 為貓科動物虎的骨胳煎熬而成的膠。 歸經 《四川中藥志》:"入肝、腎二經。"
()
《全國中草藥彙編》:虎骨 拼音注音 Hǔ Gǔ 來源 貓科動物虎Panthera tigris L.的骨骼。 歸經 歸肝、腎經。 性味 甘、辛,溫。 功能主治 祛風通絡,強筋健
()
《中藥大辭典》:虎尾輪根 拼音注音 Hǔ Wěi Lun Gēn 出處 《閩南民間草藥》 來源 為豆科植物貓尾射的根。 歸經 入肺、胃、腎三經。 1《廣西中藥志》:"入
()
《中藥大辭典》:藿香 拼音注音 Huo Xiānɡ 出處 《別錄》 來源 為唇形科植物廣藿香或藿香的全草。廣藿香於6~7月間生長繁茂時采收,海南地區每年收2次,第1次在5~6月
()
拼音注音 Hui Lan 別名 化氣蘭、土百部[陝西]、線蘭、九子蘭、九節蘭 來源 蘭科蕙蘭Cymbidium faberi Rolfe,以根皮入藥。 生境分佈 陝西、華東、中南、西
()
《全國中草藥彙編》:蒿雀 拼音注音 Hāo Que 別名 青頭鹀、青頭雀 來源 雀形目雀科青頭鹀Emberiza spodocephala personata Temm.[E. personata Temm.],以肉入藥
()
《全國中草藥彙編》:蒿枝七 來源 罌粟科綠絨蒿屬植物黃花綠絨蒿Meconopsis chelidonifolia Bur. et Franch.,以根入藥。夏秋采根,洗淨切片曬乾。 性味 淡,溫。有小毒。
()
《全國中草藥彙編》:葒草 拼音注音 Honɡ Cǎo 來源 為蓼科植物紅蓼Polygonum orientale L.的地上部分。夏、秋割取地上部分,或將打下水紅花子後剩下的地上部分收集
()
《中國藥典》:葫蘆巴 拼音注音 Hu Lu Bā 英文名 SEMEN TRIGONELLAE 來源 本品為豆科植物胡蘆巴Trigonella foenum-graecum L. 的乾燥成熟種子。夏季果實成熟
()
拼音注音 He Huā 別名 蓮花 來源 本品為睡蓮科植物蓮Nelumbo nucifera Gaertn. 的大花蕾。6~7月采含苞未放的大花蕾或將開發的花,陰乾。 性味 苦、甘,溫。
()
別名 水葫蘆、水馬蹄草、和尚菜 來源 菊科和尚菜屬植物腺梗菜Adenocaulon himalaicum Edgew.[A. adhaerescens Maxim.;A. bicolor Hook. var. adhaerescens (Maxim.)
()
拼音注音 Hu Lu Qī 別名 大救駕、荷葉七(《陝西中草藥》),山紫菀(《山西中草藥》)。 出處 《陝西中草藥》 來源 為菊科植物腎葉橐吾的根及根莖。夏、秋採挖,曬
()
《中藥大辭典》:茴香根 拼音注音 Hui Xiānɡ Gēn 出處 《本草圖經》 來源 為傘形科植物茴香的根。7月間採挖。 化學成分 根含揮發油。油含蒔蘿油腦、α-
()
拼音注音 Hui Xiānɡ 別名 蘹香(《藥性論》),小茴香(《千金方》),土茴香(《本草圖經》),野茴香(《履巉巖本草》),大茴香(《朱氏集驗醫方》),谷茴香、谷香(《現代實用中藥》),香子(《
()
《中藥大辭典》:花臉細辛 拼音注音 Huā Liǎn Xi Xīn 別名 花葉細辛、花臉貓、翻天印(《四川中藥志》),水馬蹄(《中國藥植圖鑒》),土細辛(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