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大辭典》:鯉魚齒 拼音注音 Lǐ Yu Chǐ 出處 《別錄》 來源 為鯉科動物鯉魚的牙齒。 功能主治 《別錄》:"主石淋。" 復方 1治卒淋:鯉魚齒燒灰,酒服
()
《全國中草藥彙編》:龍骨 拼音注音 Lonɡ Gǔ 別名 五花龍骨 來源 為古代哺乳動物如象類、犀牛類、三趾馬等的骨骼化石。 性狀 藥材可分為五花龍骨與龍骨兩
()
拼音注音 Mi Huā Shu 別名 狗骨頭、打鐵樹、大明橘 出處 始載於《新華本草綱要》。 來源 藥材基源:為紫金牛科植物密花樹的葉或根皮。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
()
拼音注音 Mǔ Shǔ Fen 別名 鼠矢(《本草經集注》),兩頭尖(陶弘景),雄鼠糞(《日華子本草》),豭鼠糞(《類證活人書》)。 出處 《別錄》 來源 為鼠科動物雄性褐家鼠等的
()
拼音注音 Ma Yu Gǔ 英文名 cheilo-fish bone 出處 始載於《中國藥用動物誌》。 來源 藥材基源:為鯉科動物厚唇重唇魚的骨骼。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Dipty
()
《中國藥典》:炮姜 拼音注音 Pao Jiānɡ 來源 本品為乾薑的炮製加工品。 性狀 本品呈不規則膨脹的塊狀,具指狀分枝。表面棕黑色或棕褐色。質輕泡,斷面邊緣處顯棕
()
拼音注音 Qiān Jīn Zi Shuānɡ 英文名 SEMEN EUPHORBIAE PULVERATUM 來源 本品為千金子的炮製加工品。 性狀 本品為均勻、疏鬆的淡黃色粉末,微顯油性。味
()
《中國藥典》:千金子 拼音注音 Qiān Jīn Zi 別名 續隨子、打鼓子、一把傘、小巴豆、看園老 英文名 SEMEN EUPHORBIAE 來源 本品為大戟科植物續隨子Euphorb
()
《中國藥典》:牽牛子 拼音注音 Qiān Niu Zǐ 別名 牽牛、黑丑、白丑、二丑、喇叭花子 英文名 SEMEN PHARBITIDIS 來源 本品為旋花科植物裂葉牽牛Pharbitis
()
《中國藥典》:蓮子 拼音注音 Lian Zǐ 別名 蓮肉、蓮米 英文名 SEMEN NELUMBINIS 來源 本品為睡蓮科植物蓮Nelumbo nucifera Gaertn. 的乾燥成熟種子。除去
()
《中國藥典》:老鸛草 拼音注音 Lǎo Guan Cǎo 別名 老鸛嘴、老鴉嘴、貫筋、老貫筋、老牛筋 英文名 HERBA ERODII/HERBA GERANII 來源 本品為牻牛兒苗科植
()
《全國中草藥彙編》:甘遂 拼音注音 Gān Sui 別名 貓兒眼[西北]、化骨丹、甘澤、腫手花、萱根子 英文名 RADIX KANSUI 來源 本品為大戟科植物甘遂Euphorbia
()
拼音注音 Guī Jiǎ Jiāo 來源 為龜甲經煎煮、濃縮製成的固體膠。 性狀 為長方形或方形的扁塊,深褐色。質硬而脆,斷面光亮,對光照視時呈透明狀;氣微腥,味淡。 貯
()
拼音注音 Guī Jiǎ 別名 龜板、烏龜殼、烏龜板、下甲、血板、燙板 英文名 CARAPAX ET PLASTRUM TESTUDINIS 來源 本品為龜科動物烏龜Chinemys reevesii (Gr
()
拼音注音 Huai Shān 別名 山藥 來源 為薯蕷科植物薯蕷Dioscorea opposita Thunb.的乾燥根莖。 歸經 入肺、脾、腎、胃。 性味 平、甘、無毒。 注
()
《中藥大辭典》:花拐籐根 拼音注音 Huā Guǎi Tenɡ Gēn 出處 《泉州本草》 來源 為夾竹桃科植物簾子籐的根。隨時可乘,洗淨,切段曬乾。 生境分佈 生於低山
()
《中藥大辭典》:虎尾輪根 拼音注音 Hǔ Wěi Lun Gēn 出處 《閩南民間草藥》 來源 為豆科植物貓尾射的根。 歸經 入肺、胃、腎三經。 1《廣西中藥志》:"入
()
《中國藥典》:蛤殼 拼音注音 Ha Ke 別名 文蛤、海蛤殼、蛤蜊皮 英文名 CONCHA MERETRICIS SEU CYCLINAE 來源 本品為簾蛤科動物文蛤Meretrix meretrix Lin
()
拼音注音 Hēi Shuǐ Jī 別名 鷭、江雞、紅骨頂 英文名 Gallinule 出處 始載於《中國藥用動物誌》。 來源 藥材基源:為秧雞科動物黑水雞的肉。 拉丁植
()
《中國藥典》:黑芝麻 拼音注音 Hēi Zhī Mɑ 別名 胡麻、油麻、巨勝、脂麻 英文名 SEMEN SESAMI NIGRUM 來源 本品為脂麻科(胡麻科)脂麻屬植物脂麻Sesamum in
()
《中國藥典》:金錢草 拼音注音 Jīn Qian Cǎo 別名 大金錢草、對座草、路邊黃、遍地黃、銅錢草、一串錢、寸骨七 英文名 HERBA LYSIMACHIAE 來源 本品為報
()
來源 老鶴草Geraniumwilfordii Maxim的乾燥帶果地上部份。 炮製 洗淨,曬乾,切碎用。 歸經 歸肝、腎、大腸經。 性味 苦、為辛,平。 功能主治 祛除風濕。用
()
拼音注音 Qionɡ Yue Xian Jue 別名 石韋 英文名 Bon Colysis 出處 始載於《海南植物誌》。 來源 藥材基源:為水龍骨科植物瓊越線蕨的全草。 拉丁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