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藥典》:木鱉子 拼音注音 Mu Biē Zǐ 來源 本品為葫蘆科植物木鱉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 (Lour.)Spreng. 的乾燥成熟種子。冬季采收成熟果實,剖開,曬至半干,除
()
別名 假荔枝、鴨腳蓮、土牛籐、七葉蓮[廣東、廣西] 來源 為木通科野木瓜屬植物鴨腳蓮(尾葉野木瓜)Stauntonia hexaphylla (Thunb.) Decne. var. urophylla Hand.-Mazz.
()
《中國藥典》:木賊 拼音注音 Mu Zei 別名 銼草、筆頭草、筆筒草、節骨草 英文名 HERBA EQUISETI HIEMALIS 來源 本品為木賊科植物木賊Equisetum hiemale L
()
《全國中草藥彙編》:木耳 拼音注音 Mu ěr 別名 黑木耳 來源 真菌類擔子菌綱木耳科木耳屬植物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 (L.)Underw.,以子實體入藥。夏秋采收,曬乾
()
《中國藥典》:木蝴蝶 拼音注音 Mu Hu Die 來源 本品為紫葳科植物木蝴蝶Oroxylum indicum (L.)Vent.的乾燥成熟種子。秋、冬二季采收成熟果實,曝曬至果實開裂,取出種子
()
《全國中草藥彙編》:木蝦公 別名 上樹蝦、蝦公脊、雞背石斛、金黃澤 來源 蘭科石斛屬植物蝦脊石斛Dendrobium jenkinsii Wall. ex Lindl.[D. aggregatum Roxb.],以全
()
《全國中草藥彙編》:木槿花 拼音注音 Mu Jǐn Huā 別名 籬障花、清明籬、白飯花、雞肉花、豬油花、朝開暮落花 來源 為錦葵科木槿屬植物木槿Hibiscus syriacus
()
《全國中草藥彙編》:木槿皮 拼音注音 Mu Jǐn Pi 別名 川槿皮 來源 為錦葵科木槿屬植物木槿Hibiscus syriacus L.的莖皮或根皮。春、夏砍伐莖枝,剝皮曬乾;秋季挖
()
拼音注音 Mu Běn Yuǎn Zhi 別名 山桂花、華石蘭、木本瓜子金、西南遠志、山楂花、烏棒子、大毛籽黃山桂。 來源 藥材基源:為遠志科植物長毛遠志的根或葉。
()
拼音注音 Mu Jǐn 別名 櫬、日及、朝開暮落花、藩籬草、花奴玉蒸 性味 甘、平、滑、無毒。 功能主治 1、赤白逅眄。用槿皮二兩,切細,用白酒一碗半,煎成一碗,空
()
拼音注音 Mu Lan Ji Shēnɡ 別名 楓木寄生、廣東寄生 來源 藥材基源:為桑寄生科植物木蘭寄生的帶時莖枝。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Taxillus limprichtii (Grunin
()
《中國藥典》:密蒙花 拼音注音 Mi Menɡ Huā 別名 蒙花、蒙花珠、老蒙花、羊耳朵朵尖、水錦花、黃花醉魚草 英文名 FLOS BUDDLEJAE 來源 本品為馬錢科植
()
拼音注音 Mu Ban Xia Ye 來源 藥材基源:為胡頹子科植物木半夏Elaeagnus multiflora Thunb.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laeagnus multiflora Thunb. 采收和儲藏:夏
()
拼音注音 Mi Huā Jiǎo Hāo 別名 密毛角蒿、紅花角蒿、角蒿 英文名 root of Compact Incarvillea 出處 始載於《青藏高原藥物圖鑒》。 來源 藥材基
()
《中國藥典》:明黨參 拼音注音 Minɡ Dǎnɡ Shēn 別名 明沙參、粉沙參、山花 英文名 RADIX CHANGII 來源 本品為傘形科植物明黨參Changium smyrnioides W
()
《全國中草藥彙編》:密花草 別名 田繁縷 來源 溝繁縷科密花草Bergia ammanioides Roxb.,以全草入藥。 生境分佈 台灣、湖南、廣東、廣西、雲南。 性味 甘,涼。
()
別名 鬼蓋、鬼傘、鬼屋、鬼菌、地蓋、地苓、一夜茸 來源 真菌類擔子菌綱傘菌目傘菌科墨汁鬼傘Coprinus atramentarius (Bull.) Fr.,以子實體入藥。 生境分佈 生於
()
《中國藥典》:墨旱蓮 拼音注音 Mo Han Lian 別名 旱蓮草、水旱蓮、蓮子草、白花蟛蜞草、墨斗草、野向日葵、墨菜、黑墨草、墨汁草、墨水草、烏心草 英文名 HE
()
拼音注音 Mi Zhī Wen Jīnɡ 別名 小筆筒草、小木賊、筆筒草、馬浮草、馬尾草、眉毛草、接續草、別合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木賊科植物散生問荊的全草。 拉丁植
()
《全國中草藥彙編》:龍齒 拼音注音 Lonɡ Chǐ 來源 為古代哺乳動物如象類、犀牛類、三趾馬等的牙齒化石。 性狀 呈完整的齒狀或破碎成不規則的塊狀。主要為犬
()
別名 毛石辣草、大葉火焰草、光板貓葉草 來源 景天科龍鱗草Sedum drymarioides Hance,以全草入藥。 生境分佈 浙江、福建、台灣、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
()
拼音注音 Lonɡ Jiǎo 出處 《別錄》 來源 為古代大型哺乳動物的角骨化石。 化學成分 與龍骨、龍齒相似,主要為碳酸鈣、磷酸鈣。 性味 甘,平。 1《藥對
()
別名 竹木參、山竹蔗 來源 龍舌蘭科龍血樹Pleomele angustifolia (Roxb.) N. E. Brown,以塊根入藥。 生境分佈 廣西。 性味 甘,涼。 功能主治 潤肝止咳,清熱
()
《全國中草藥彙編》:龍骨 拼音注音 Lonɡ Gǔ 別名 五花龍骨 來源 為古代哺乳動物如象類、犀牛類、三趾馬等的骨骼化石。 性狀 藥材可分為五花龍骨與龍骨兩
()
《全國中草藥彙編》:龍舌草 拼音注音 Lonɡ She Cǎo 別名 塘底菜、水白菜、水芥菜、水萵苣、龍爪草、海菜 來源 水鱉科水車前屬植物水車前Ottelia alismoides
()
拼音注音 Long Li Ye 別名 龍舌葉、龍味葉、牛耳葉 來源 大戟科守宮木屬植物龍舌葉Sauropus rostrata Miq.的葉。全年可采,或夏秋採集,曬乾。 性味 甘、淡
()
拼音注音 Lonɡ Yǎn 別名 桂圓 來源 見"龍眼肉"。 歸經 入心、脾、胃。 性味 甘、平溫、無毒。 注意 患有外感實邪,痰飲脹滿者勿食龍眼肉。 功
()
《中藥大辭典》:龍眼花 拼音注音 Lonɡ Yǎn Huā 出處 《泉州本草》 來源 無患子科植物龍眼的花蕾。 功能主治 《泉州本草》:"諸種淋症,龍眼花煎湯服;下消、
()
《全國中草藥彙編》:龍珠果 拼音注音 Lonɡ Zhū Guǒ 別名 龍鬚果、大種毛葫蘆 來源 西番蓮科龍珠果Passiflora foetida L.,以全草入藥。 生境分佈 廣東。
()
《中國藥典》:龍眼肉 拼音注音 Lonɡ Yǎn Rou 別名 龍眼、桂圓、圓眼 英文名 ARILLUS LONGAN 來源 本品為無患子科龍眼屬植物龍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