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草藥彙編》:大豆黃卷 拼音注音 Da Dou Huanɡ Juǎn 別名 大豆卷 來源 豆科大豆屬植物大豆Glycine max (L.) Merr.的種子發芽後曬乾而得。 炮製 通
()
別名 葫蘆殼 來源 葫蘆科大葫蘆Lagenaria siceraria (Molina) Standl. var. gourda Ser.,以果皮入藥。 生境分佈 華東。 性味 甘,平。 功能主治 利濕消腫。
()
拼音注音 Da Bāo Ji Shēnɡ 別名 榔榆寄生、柑寄生、野梨樹寄生、油茶寄生、豬糠木寄生、柿樹寄生、桐油寄生 來源 藥材基源:為桑寄生科植物大苞寄生、黔桂
()
拼音注音 Da Huā Lie Dānɡ 來源 藥材基源:為列當科植物四川列當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Orobanche megalantha H. Smith [O.aximia H.Smith;O.sinensis H.S
()
《全國中草藥彙編》:大芒萁 別名 大羽芒萁 來源 蕨類裡白科大芒萁Dicranopteris ampla Ching et Chiu,以髓心、嫩苗入藥。 生境分佈 廣東、海南、廣西、雲南。
()
來源 木犀科茉莉花屬植物大花素馨花Jasminum officinale L. var. grandiflorum (L.) Kobuski (J. grandiflorum L.),以花蕾入藥。春夏采,於清晨日出前花尚未開發時採摘,隔水蒸
()
拼音注音 Da Fei Jīnɡ Cǎo 別名 肺經草、烏豆草、反背紅 來源 為傘形科變豆菜屬植物大肺經草Sanicula lamelligera Hance及尖葉肺經草S. stapfiana Wolff,
()
拼音注音 Da Huā Jiǎn Qiū Luo 別名 山紅花、剪秋羅、小尖葉參 來源 藥材基源:為石竹科植物大花剪秋羅的根及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ychnis fulgens Fi
()
拼音注音 Da Zhǒnɡ Ban Biān Lian 別名 大半邊蓮、野靛、穿耳草、偏桿草、江南大將軍、白莧菜 來源 藥材基源:為桔梗科植物江南山梗菜的根或全草。 拉丁植
()
拼音注音 Da Hua Mei Cǎo 別名 星星草、西連畫眉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大畫眉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ragrostis cilianensis(All.)Link ex Vi
()
拼音注音 Da Lǐ Ju 別名 天竺牡丹、大理花、西番蓮、洋芍葯 來源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大麗花的塊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Dahlia pinnata Cav. [D. uariabili
()
拼音注音 Da Du Jiǎo Jīn 別名 小白花蘇、乾草 來源 玄參科獨腳金屬植物大獨腳金Striga masuria (Buch.-Ham.)Benth.以全草入藥。夏秋採集,切碎,曬乾。 性味
()
《全國中草藥彙編》:大狗尾草 拼音注音 Da Gǒu Wěi Cǎo 別名 狗尾巴 來源 禾本科狗尾草屬植物大狗尾草Setaria faberii Herrm.的全草,其根及果穗亦入藥。秋末
()
別名 橫紋獨須、金葉樹 來源 山欖科大橫紋Chrysophyllum roxburghii G. Don,以根、葉入藥。 生境分佈 廣東。 性味 甘、澀,溫。 功能主治 活血祛瘀,消腫止
()
拼音注音 Da Yu Mo 別名 榆側耳、榆耳、榆蘑 出處 始載於《新華本草綱要》。 來源 藥材基源:為白蘑科真榆干側耳、白黃側耳、灰白側耳的子實體。 拉丁植
()
拼音注音 Da Guǒ Wei Mao 別名 白雞槿、青得方。 英文名 root of Denseflower Euonymus 出處 始載於《中國高等植物圖鑒》。 來源 藥材基源:為衛矛
()
拼音注音 Da Shu Gān Cǎo 別名 當娜、樹甘草、白頭將軍、木辣 來源 藥材基源:為茜草科植物裂果金花的根、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chizomrssaenda dehisces
()
別名 野黃豆、順氣藥 來源 豆科大山豆Clitoria mariana L.,以根、葉、花入藥。 生境分佈 雲南。 性味 甘,溫。 功能主治 補腎,止血,舒筋。主治感冒,腎虛頭暈
()
《中國藥典》:大棗 拼音注音 Da Zǎo 來源 本品為鼠李科棗屬植物棗Ziziphus jujuba Mill. var. inermis (Bunge) Rehd. 的乾燥成熟果實。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曬乾。其
()
拼音注音 Da San Xue 來源 藥材基源:為報春花科植物小前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ysimachia japonica Thunb.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田埂上,落葉、常綠闊
()
別名 水芥子 來源 十字花科大頭菜子Brassica napobrassica Mill.,以種子入藥。 生境分佈 全國各地栽培。 性味 辛、甘、苦,溫。 功能主治 瀉濕熱,散熱毒。
()
《全國中草藥彙編》:大夜關門 拼音注音 Da Ye Guān Men 別名 羊蹄風、豬腰籐 來源 為豆科羊蹄甲屬植物多脈羊蹄甲Bauhinia pernervosa L. Chen,以根和葉入藥
()
《全國中草藥彙編》:大葉藜 拼音注音 Da Ye Li 別名 血見愁[東北] 來源 為藜科藜屬植物雜配藜Chenopodium hybridum L.,以地上部分入藥。夏季割取地上全草,切段
()
拼音注音 Da Ye Xiānɡ Ji Cai 別名 北美獨行菜、土荊芥穗、辣菜。 來源 藥材基源:為十字花科植物琴葉葶疬LepidiumvirginicumL.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
()
拼音注音 Da Ye Suān Tenɡ Zǐ 別名 大葉十八症、大雞母酸 出處 始載於《雲南植物誌》。 來源 藥材基源:為紫金牛科植物大葉酸籐子的果實。 拉丁植物動
()
拼音注音 Da Ye She Pao Le 別名 狗頭泡、老虎泡、八月泡 來源 薔薇科懸鉤子屬植物粗葉懸鉤子Rubus alceaefolius Poir.,以根和葉入藥。全年可采,洗淨切片,曬
()
拼音注音 Da Ye Bai Huā Dēnɡ Lonɡ 別名 獅子球、山茉莉、白蜻蜓、紅頂風、紅將軍、毛赬桐、九連燈 來源 藥材基源:為馬鞭草科植物灰毛大青帶根的全株。
()
拼音注音 Da Ye Bai Zhǐ Shan 別名 黐花、大葉靛青、山膏藥、驚風草、雞母樵、鐵尺樹、白紙扇、臭葉樹、合葉通草 出處 《植物名實圖考》第二十九卷群芳類
()
拼音注音 Da Ye Na Shēn Cǎo 別名 路螞蝗、粘衣草、山螞蝗、野毛豆、羊帶歸、白花餓螞蝗、餓螞蝗、水倒提 英文名 all grass of Lax-flower Tickclover
()
拼音注音 Da Ye Shān Gui 別名 大山桂、三條筋、膠桂、鴨母桂、土肉桂 來源 為樟科樟屬植物鈍葉桂Cinnamomum obtusifolium (roxb.) Nees,以樹皮入藥。四季可
()